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胃超高分化腺癌(very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VW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诊断的胃VWDA 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47~80岁)。胃上部6例,胃中部2例,胃下部4例。肿瘤中位直径17 mm(范围5~65 mm)。构成肿瘤的细胞类似吸收细胞、Paneth细胞、小凹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细胞单层排列,核轻度增大位于基底侧,核呈纺锤形至轻度不规则形,核极向紊乱。早期胃管状VWDA 9例,肿瘤腺管类似肠上皮化生的腺管,其中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黏膜深部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表现为腺管囊性扩张、弯曲、分支、尖角,以及流产型腺管。早期胃乳头状管状VWDA 1例,癌局限于黏膜层内,由小凹型上皮细胞构成。胃进展期乳头状管状VWDA 2例,由小凹型上皮、幽门腺或颈黏液细胞构成,且伴有淋巴管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背景黏膜均见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肠型1例,胃肠混合型9例,胃型2例。仅局限于黏膜内的8例胃VWDA Ki-67阳性指数40%~70%,2例浸润到黏膜下层的癌和2例进展期癌Ki-67阳性指数10%~25%。所有肿瘤均显示p53蛋白呈野生型表达模式、HER2阴性。在术前活检中被诊断为腺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7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范围12~72个月),10例早期癌未见复发;2例进展期癌中1例发生肺转移,另1例死亡。结论胃VWDA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腺癌的结构特征和极低度的细胞学异型性。结构异型性的诊断价值显著大于细胞学异型性,黏膜深部和黏膜下层的不规则腺管浸润性生长是诊断的可靠依据。黏膜内VWDA诊断具有挑战性,活检标本中的部分病例难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探讨肺腺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的表达与腺癌中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评价FAP α在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准确诊断为腺癌的肺癌患者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癌组织FAP α的表达,收集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FAPα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因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FAPα主要表达在肺腺癌间质中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正常对照肺组织及腺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FAP α表达.脉管浸润阳性组FAP 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脉管浸润组(U=512.500,P=0.004),伴淋巴结转移组FAP 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U=670.500,P=0.040),FAP α表达与肿瘤长径呈显著正相关(r =0.307,P=0.004),FAPα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33);FAP 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r=-0.139,P=0.204)、性别(P=0.419)、肿瘤位置(U=338.000,P=0.091)无关.结论:FAP α在肺腺癌早期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肺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乳腺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p53、c-erbB-2、Ki-67)的相关性,评价FAP在乳腺癌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2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FAP的表达。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FAP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预后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FAP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与FAP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与FAP表达呈正相关(r=0.922,P=0.000),病理分级与FAP表达呈弱正相关,r=0.360,P=0.001。FAP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t=11.003,P=0.00。FAP表达与p53(r=0.498,P=0.000)、c-erbB-2(r=0.326,P=0.004)、Ki-67(r=0.449,P=0.000)的表达呈正相关,FAP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FAP在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FAP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16例肿瘤中CD31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肾细胞癌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不伴肉瘤样分化的区域,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68.6±25.8 vs 38.7±16.0(t=3.931,P=0.000 5)和69.5±28.1 vs 40.1±18.4(t=3.506,P=0.00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肉瘤样区域PD-L1表达水平高于非肉瘤样区域,CPS分别为34.7±26.9和25.9±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肉瘤样区域微血管密度和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肉瘤样区域,提示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为此类肿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例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PLCH患者中4例合并PH(36%),PLCH-PH临床症状较无PH者重,表现为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增加,杵状指,心功能(NYHA)达Ⅲ~Ⅳ级,并出现右心衰竭体征.胸部HRCT以双上中肺野弥漫囊腔样损害为主,并可见肺动脉增宽,右心增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及动脉血氧分压也显著降低,并出现呼吸衰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肺活检病理除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及囊腔样改变外,还可见肺小血管管腔狭窄及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以氧疗、对症缓解症状为主,3例接受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未见明显效果;4例PLCH-PH,仅1例随访1年病情稳定.结论 PH是PLCH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PLCH病情进展、预后不良的标志;对于PLCH患者应注意PH的早期评估与预防. 相似文献
26.
多发性骨髓瘤是仅次于淋巴瘤的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目前仍无法治愈。长期以来, 骨髓穿刺检查是骨髓瘤患者诊断、预后和遗传评估的传统工具, 其因有创性则给患者带来痛苦的体验, 肿瘤分布的异型性还会造成结果的偏差。外周血循环浆细胞是指从骨髓肿瘤病灶脱离并播散到血液中的肿瘤细胞, 是恶性肿瘤患者复发、远处转移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循环浆细胞可通过流式细胞术标记其表面标志物检出, 因其有前景的预测评估价值和在血液诊断的微创性引起众多学者注意。本文将从循环浆细胞的起源、在骨髓瘤前体病变中的诊断、在骨髓瘤的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的应用及意义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28.
29.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物变化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相关性,进而确定肠道微生物变化是否是导致ROU的致病因素之一。 方法 选取8名经常发作ROU作为实验组(HR);1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N)。对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同时用ELISA检测粪便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2。结果 在门水平上,HR中厚壁菌门的丰度高于HN(P<0.05)。在属水平上,HN中Escherichia/Shigella和双歧杆菌的丰度高于HR(P<0.05)。HR组肠球菌的丰度高于HN组(P<0.05)。粪便中IL-10水平在HN、HR组中相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IL-22水平高于HN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22是ROU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丰度可能是ROU的保护因素,粪便中IL-22可能是危险因素。结论 ROU患者粪便中IL-22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及IL-22水平的升高参与了ROU的发生,且IL-22在ROU发生过程中促炎作用强于它自身及IL-10的抗炎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