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9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HCV)发病人群分布特点、时空聚集性及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HCV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HCV发病病例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2008-2013年的数据。空间扫描单位为全国2886个区(县),时间扫描单位为月,时间跨度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时空Kulldorff扫描统计量,用SaTScanTM9.1软件完成分析;地图绘制和结果可视化展示由ArcGIS 10.1软件实现。结果描述分析显示,HCV发病有随时间上升趋势和季节趋势,每年3月为报告发病高峰;HCV发病病例多发生在≥30岁人群,构成比占到60%以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1.16~1.35;发病多以农民为主,占全部发病人群的近40%。SaTScan分析显示,HCV发病有时空聚集性,从时间维度看,聚集时间依聚集区类别不同,全年有聚集现象;从空间维度看,HCV发病多聚集在我国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从变化趋势分析,1类聚集区域始终位于中部地区,只在2011年扩大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类聚集区亦比较稳定,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3类聚集区总处于我国东北地区,但2013年范围有所缩小。4、5类聚集区位于华南地区,且范围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结论中国大陆地区HCV发病有随时间上升趋势,每年3月为报告发病高峰;进一步时空分析发现HCV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聚集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卫生行政部门预防丙肝发病、引导卫生资源合理储备和分配以及制定HCV发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4.
郭莹 《当代护士》2000,(5):34-35
通过在急诊科以和发热实验整体护理,评估有关患儿及家长的学习需要和特点,诊断与健康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就诊和留观及出院的整个过程,从而充分发挥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能,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有关医学、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持能教育,达到科学治疗中成功护理发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了解初级职别人员职业暴露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职业暴露防范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31名初级职别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回顾性调查.结果 50.38%初级职别工作人员在执行不同项目中,均发生职业暴露危害,其中护生在调查人员中有48.28%发生锐器伤,保洁员有40.00%出现氯制剂不良反应,58.33%临时工人出现高温烫伤和52.08%发生扭伤跌伤.结论 初级职别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也是安全防范的重点人群,完善操作规程、规范职业防护管理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旨在探讨全国手足口病“三间分布”(人群、时间、空间)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对2008-2011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人群研究表明,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下年龄段,占所有患者的89.5%;2008-2011年男性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人群(均有P<0.001);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基于时间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率前3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开始下降,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基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发病强度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高发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地区,总体态势是从北方向南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趋势,而西南地区仍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结论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和人群分布特征,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左室功能情况。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技术。结果正常构型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略减低。向心性重构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低。向心性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明显减低。离心性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舒张功能明显减低。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障碍先于收缩障碍,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 TDI)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更敏感及准确。  相似文献   
118.
心血管疾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尤其心力衰竭,因此寻找新的诊疗手段必将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如今仍有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无特效及根治的方法和药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预后差[1],这种严峻的现状急需扭转。在各种基础学科研究的发展背景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代谢组学,因其关注的主要是代谢物,让原本微小改变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都会在代谢物上得到放大,且代谢物的数量级又远小于基因和蛋白的数目,更全方位地填补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微观研究中的缺陷。现就代谢组学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研究与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天治疗组鞘内注射rMSCs,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或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造模后24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移植后1、4、7、14、21、28天分别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经5-溴-2-脱氧嘧啶(BrdU)标记rMSCs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第3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rMSCs治疗组(P<0.05)。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加黄芪治疗组较rMSCs治疗组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减轻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后1天就出现在脑组织,并表达NSE与GFAP。rMSCs加黄芪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多于rMSCs治疗组(P<0.05),NSE阳性率移植后1、7、14天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GFAP阳性率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结论:鞘内移植rMSCs是治疗大鼠HIBD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HIBD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研究国外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经验,为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与结论 通过借鉴WHO、澳大利亚、泰国的成功经验,应从细化遴选原则、提高遴选透明度和建立科学的遴选体系3个方面来不断完善我国的遴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