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静  夏天  郭艺  向凤娇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8):1343-1346

目的:分析532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PRP)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眼底微循环及黄斑厚度的影响,为DR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试验数据。

方法:将我院2017-01/2019-01期间收治的DR患者174例239眼按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两组,对照组采用532nm激光P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RP术后3mo时)的BCVA(LogMAR)、临床疗效、眼底微循环、黄斑厚度,并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CVA(LogMAR)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下降(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观察组RI低于对照组,EDV、PSV高于对照组(P<0.001); 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厚度及其他临床指标(血管瘤、出血斑、视野灰度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0.8% vs 2.6%)无差异(χ2=0.344,P=0.557)。

结论:较单纯532nm激光PRP治疗DR,联合羟苯磺酸钙疗效更佳,对眼底微循环、黄斑厚度等的改善更显著,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眼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近视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LASIK手术,实验组患者采用波前引导LASIK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总体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五阶像差;术前不同各相差成分均方根(RMS)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高阶像差;手术前后屈光度、视力。结果瞳孔直径为6 mm时,术后4、12、24周,两组总体高阶像差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但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实验组彗差较本组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周,常规组彗差较本组术前升高,且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周,两组球差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但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周,两组五阶像差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但实验组术后12周升高幅度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同一RMS值患者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周,两组RMS值0.3~0.5、>0.5患者高阶像差均较本组RMS值<0.3患者升高,但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经测量后显示屈光度均呈轻微过矫,术后12周后,两组均出现一定的回退,对照组呈轻微欠矫状态,实验组回退幅度比较小,仍呈轻度过矫。术后24周时,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0.5,实验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1.0占比为94%(47/50),与常规组的88%(44/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占比为54%(27/50),高于常规组的28%(1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占比为38%(19/50),高于常规组的18%(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结论波前引导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的疗效优于常规LASIK手术,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亚型2(Oatp2)及P-糖蛋白(P-gp)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导的慢性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发Wistar大鼠慢性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脑内Oatp2、P-gp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Oatp2及P-gp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脉络丛上皮细胞膜及脑血管内皮细胞膜,神经细胞膜也可见染色;性大鼠脑内Oatp2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P<0.05);而P-gp的表达高于正常大鼠(P<0.05)。结论慢性癫大鼠脑内同时存在药物转运体Oatp2及P-gp的表达,两者表达变化相反。在癫病理过程中,Oatp2可能具有与P-gp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基于MRI特征构建的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MR检查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Ki-67表达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n=8)与高表达组(n=54);比较组间计数资料,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以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患者年龄、乳腺癌病灶最大径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构建多元线性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乳腺癌病灶位置及分叶征均为预测其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据此构建单独及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回归模型位置、回归模型分叶及回归模型位置+分叶。Ki-6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灶最大径呈正相关(r=0.347,P<0.05),与其ADC值呈负相关(r=-0.300,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r=-0.048,P>0.05);故基于病灶最大径及ADC值构建线性模型。回归模型位置+分叶  相似文献   
35.
<正>线粒体是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细胞器,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此外,线粒体也参与钙信号传导、细胞代谢调节、血红素及类固醇合成以及细胞凋亡调控[1]。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disease,MD)是由于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缺陷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引发的一组疾病,发病率约1/5 000,是最常见的先天性代谢缺陷,其临床表现及遗传方式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2]。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均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线粒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脑、肌肉到内分泌、消化、肾脏、心脏、耳与眼,全身均可受累,对能量需求高的器官,如脑、肌肉受累尤为突出[3]。此外,线粒体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往往需综合临床、病理、生化、分子检测及酶学结果。若能早期识别及进行系统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4]。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对下牙槽神经前袢(anterior loop of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AL)进行测量分析,以降低颏孔区种植手术风险。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种植科就诊的拟行种植手术的415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性别、年龄(20~<45岁组、45~<60岁组、60~75岁组)和下颌前磨牙缺失情况(下颌前磨牙完整组、下颌前磨牙缺失组)进行分组,采用CBCT斜横截面重建法分析不同组间AL发生率及长度差异。结果 415例患者中有338例患者存在AL,AL发生率为81.4%;AL长度为0.25~5.40 mm,平均(2.07±0.95)mm;左侧下颌骨AL长度[(2.24±1.10)mm]大于右侧[(1.98±1.0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0,P=0.002)。下颌前磨牙完整组AL发生率(83.8%)明显高于下颌前磨牙缺失组(59.0%),且20~<45岁组、45~<60岁组、60~75岁组AL发生率依...  相似文献   
37.
儿童线粒体病最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T、MRI和磁共振波谱(MRS)等影像学检查常可见基底节区病变、白质脑病、脑卒中样改变、小脑或大脑萎缩、钙化和乳酸峰等特征性改变;此外,部分或某些临床少见的线粒体综合征也具有典型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对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提示意义。本文从线粒体病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改变、部分线粒体综合征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等角度进行阐述,从神经影像学角度助力线粒体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常规横断位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探讨MPR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对其16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9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MPR在显示肿瘤大小、密度差异、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毗邻组织界限等方面明显优于横断位,盆腔转移的显示率不如薄层横断位.结论 16层螺旋CT前列腺癌后处理图像更能显示其细微的影像学特征,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为了满足临床新冠肺炎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人工神经网络的新冠肺炎CT新型识别技术。方法:首先,选取目前公开的所有新冠肺炎CT图像数据集,经过图像亮度规范化和数据集清洗后作为训练数据,通过大样本提高深度学习的泛化能力;其次,采用GhostNet轻量级网络简化网络参数,使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医用计算机上运行,提高新冠肺炎CT诊断的效率;再次,在网络输入中加入肺部区域分割图像,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CT诊断的准确性;最后,提出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减小漏诊率。结果:在本研究构建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所提出方法的精确率、召回率、准确率和F1值分别为83%、96%、90%和88%,且在医用计算机上耗时为236 ms。结论:本研究提出方法的效率和准确性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能较好地适应新冠肺炎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