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补体C5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2例,提取白细胞DNA,采用Taqman实时PCR法进行C5基因rs17611位点的多态性基因型检测。结果在182例患者中,基因型为GG型者83例(45.6%),AG型者79例(43.4%),AA型者20例(11.0%);肝硬化患者C5基因rs17611位点AA基因型检出率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基因型是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OR=5.1,P=0.008)。结论补体C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与血管新生抑制因子软骨调节素I(ChM-I)前体加工的前蛋白转化酶(PCs)的种类及其作用,探讨ChM-I蛋白的翻译后加工成熟机制。方法构建ChM-I前体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多种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和培养基上清中ChM-I的表达变化;将ChM-I前体蛋白表达质粒与5种不同前蛋白转化酶表达质粒在ChM-I前体加工缺陷型细胞COS7中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和培养上清中ChM-I蛋白的表达。结果 ChM-I前体荧光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可在多种细胞系中表达ChM-I前体蛋白;ChM-I前体蛋白在COS7细胞中无法被有效地剪切加工成成熟ChM-I蛋白,可作为ChM-I加工缺陷型细胞使用;除PACE4以外,Furin、ΔFurin、PC5A和PC7均能显著提高培养液上清中ChM-I的含量,并缓解过量表达的ChM-I前体在细胞中的堆积。结论PCs中的Furin、PC5A和PC7能将过表达的ChM-I前体酶切加工为成熟ChM-I,提示Furin、PC5A和PC7可能在ChM-I蛋白剪切加工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是临床研究相关的伦理学教育所占比重较小。随着研究型病房和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和建设,以及医学伦理学在临床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临床研究相关伦理学教育有重要意义。就临床研究相关伦理学知识及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育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针对研究者从事临床研究的需求,从教师和研究者角度分别提出改进临床研究相关伦理学教学的建议,并建议从管理机构角度增加伦理学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4 (BMP4) 是否具有诱导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s)向胆碱能细胞分化的效应。方法:将从两月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域分离的细胞培养于含EGF、bFGF的DMEM/F12培养液中,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并行Nestin细胞化学染色。24h后换成含有BMP4的培养液,培养7d、8d时,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和神经巢蛋白Nestin双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ChAT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分离出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的细胞约48%为nestin阳性的NSCs。培养7d、8d时,光镜下见加BMP4组约34%的细胞呈神经元形态特征;免疫双标细胞化学染色见ChAT阳性细胞与Nestin阳性细胞共存,其中ChAT阳性细胞占28%,Nestin阳性细胞占38%;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见呈较强绿色荧光的ChAT阳性细胞较多;FITC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到16%的细胞呈ChAT阳性。而未加BMP4组呈ChAT阳性的细胞约7%,明显少于加BMP4组,且荧光较弱。结论:BMP4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诱导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s)移植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的影响 ,探讨脊髓NO通路是否参与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镇痛机理。方法 SD大鼠分为四组 ,每组 5只 ,即对照组 (C组 ) ,正常大鼠 ;CCI组 ,右侧坐骨神经结扎 ;APA组 ,CCI模型后 1周 ,蛛网膜下隙移植 5 0 0~ 6 0 0个APA空囊 ;APA BCCs组 ,CCI模型后 1周蛛网膜下隙移植 5× 10 6个APA微囊化BCCs。测定各组移植后 1周的感觉异常和痛觉过敏阈值 ,感觉异常以VonFrey细丝触诱发痛阈值 (g)表示 ,痛觉过敏阈值用CO2 激光刺激痛阈值(ms)表示。动物处死后取脊髓冰冻切片 ,按照标准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脊髓中nNOS的表达变化。结果 CCI组、APA组脊髓中nNOS活性较C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但CCI组和APA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PA BCCs组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和CO2 痛阈值高于CCI组和APA组结扎侧 (P <0 0 1) ,同时脊髓中nNOS活性较CCI组和APA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与C组基本相同 (P >0 0 5 )。结论 CCI大鼠脊髓nNOS表达增加 ,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缓解CCI大鼠的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 ,同时降低CCI大鼠脊髓nNOS表达 ,提示脊髓NO通路参与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了医生的职业,就是选择了为患者活着,挽救患者生命,就是人生的意义。”——张澍田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医者之爱是超越普通感情的大爱。“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是外科学家裘法祖的一句名言,简要概括了良医的必箭条件——德才双优。张澍田教授作为中国消化医学专家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以人爱践行着“医乃仁术”的人生信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信息化工具即时、开放、智能、互联等技术优势,为新冠肺炎疫情下公立医院提升科研管理应急能力提供策略。方法 通过回顾文献,梳理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暴发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构建应急科研管理体系的需求,并基于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模型提出分析框架,对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人员、科管人员与科研人员进行关键知情人访谈,收集应用数据与用户反馈并进行统计描述,呈现院内常用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现状。结果 “Up ToDate”临床知识库、企业微信OA平台、医院图书馆网络平台与科研秘书微信群是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常用的信息化平台,其中企业微信OA平台与科研秘书微信群侧重于过程管理,“Up To Date”临床知识库与医院图书馆网络平台侧重于科研检索与信息获取功能。“Up To Date”临床知识库年点击量达到70 000余次,医院图书馆网络平台年点击量约60 000次,院内已普遍使用。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利用快速调动与优化分配资源,避免感染的智能管理模式再造,动态灵活的多部门协作机制,上传下达与充分动员等信息化工具,可提升公立医院科研管理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APA-BCC镇痛微囊在癌痛患者脑脊液中的生物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解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囊)植入癌痛患者脑脊液中的形态、活率及亮氨酸脑啡肽(L-EK)分泌的变化。将APA-BCC微囊按常规腰穿方法植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7或8天时采取脑脊液,观察APA-BCC的形态、细胞活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脊液中L—EK的含量。移植7天后,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值由移植前的8.8降为2.4;脑脊液中APA—BCC微囊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活率由平均91.2%降为89.1%;L-EK含量较移植前增加了1.65倍。将APA-BCC微囊植入癌痛病人脑脊液中能够保持细胞存活、分泌亮啡肽,并产生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培养的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s)的儿茶酚胺(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分泌状态。方法:在非囊化BCCs与囊化BCCs(APA-BCCs)的孵育液中加或不加尼古丁,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孵育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孵育液中L-EK的含量。结果:培养1,3,5,7,9和11d时,在非刺激条件下,APA-BCCs与BCCs均能稳定地分泌CA和L-EK;尼古丁刺激时可显著增加BCCs和APA-BCCs分泌CA和L-EK的水平(P&;lt;0.05);APA-BCCs与BCCs的基础及刺激分泌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体外培养的BCCs及APA微囊化BCCs均具有儿茶酚胺类和脑啡肽类的基础及刺激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