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为探讨内皮素在烧伤后肾脏损害中的作用,采用大鼠 TBSA30%Ⅲ度烧伤模型,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 A、B 拮抗剂 PD145065(1μmol/kg 体重),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结果表明,仅输注等量不含 PD145065的生理盐水组大鼠尽管复苏后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但肾脏血流量急剧下降,肾脏发生明显脂质过氧化损害及能量代谢紊乱,而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PD145065组大鼠肾脏血流量则明显回升,且 MDA 含量明显下降,SOD 活性明显回升,肾脏能量代谢紊乱有一定程度纠正。病理观察结果也表明 PD145065治疗组大鼠肾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程度减轻。上述结果表明内源性内皮素参与了烧伤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是通过收缩肾脏血管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82.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与主要并发症发生发展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与主要并发症发生发展关系的统计分析杨红明,郭振荣,盛志勇,朱兆明随着对创伤后内脏并发症病因学研究的深入,伤后早期休克复苏时间及其质量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影响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如何,尚缺乏详细的临床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83.
烧伤病房空气细菌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了解烧伤病房空气中一日间的菌量变化,以及探视和不同扫床方法对其影响,我们作了空气细菌学的初步调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4.
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相似文献   
85.
休克期切痂有助于控制或减轻感染并发症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大面积浓度烧伤患者29例,其中休克期切痂组14例,96小时后切痂组15例。两组分别于切痂前及切痂后3、7、14和21检测血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分析其脓毒症发生率与痂下组织细菌量,感染并发症。在没有休克的前提下,切痂愈早愈能减少感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烧伤病人伤后血清、尿和水泡液中Zn、Cu、Fe、Ca、Mg的含量,观察了106例烧伤病人(L组烧伤≥30%TBSA,57例;S组烧伤<30%TBSA,49例)伤后1,2,3,7,14,21,28天血清、尿和水泡液中Zn、Cu、Fe、Ca、Mg的动态变化。发现除血清Fe第1天高于正常值外,其它各元素都减低,L组比S组减低明显。尿Zn、Cu、Fe排出明显增多,尿Ca、Mg排出减少。水泡液Zn、Fe、Ca与血清正常值近似,Cu、Mg略低于血清正常值。说明烧伤后血Zn、Cu、Fe、Ca、Mg的降低与从尿液及创面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87.
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血脂及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烫伤后不同时期切痂对血脂及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的影响。 方法  32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 3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分为单纯烫伤对照组、伤后 8、2 4、96h切痂治疗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 (8只 )。于伤后 16 8h处死大鼠 ,测定大鼠血脂及FFA谱的改变。 结果  (1)大鼠伤后 16 8h ,血清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CHO)、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ApoB)、血清总FFA中除肉豆蔻酸外各FFA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2 ) 8、2 4h切痂组的TG、CHO、ApoB水平、总FFA、月桂酸、软脂酸、软油酸、油酸、亚油酸水平显著低于同时相点烫伤对照组 (P <0 .0 5 ) ;8h切痂组VLDL、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水平显著低于烫伤对照组 (P <0 .0 5 ) ;(3) 96h切痂组除ApoB、月桂酸水平显著低于同时相点烫伤对照组外 (P <0 .0 5 ) ,其他各指标均未降至伤前水平。 结论 严重烫伤后脂动员明显加强 ,休克期切痂植皮可降低脂动员 ,有利于正常脂代谢的恢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后肠,肺组织IL-18(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和相关介质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对脏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肠,肺组织IL-18,IFN-γ,FasL(Fas配体,Fas Ligand)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LISA法测定IFN-γ含量;同时检测肠,肺功能指标。结果:肠、肺组织IL-18,IFN-γ,FasLmRNA表达较伤前显著升高,烫伤后8小时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小时,给予SDD(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预后治疗后,不同程度抑制了IL-18,IFN-γ,FasLmRNA的表达。严重烫伤后,出现广泛的脏器功能损害,预防性SDD处理可不同程度地保护脏器。相关分析表明,循环内毒素与肠,肺IL-8,IFN-γ,FasL诱生有关,而后者与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肠,肺组织IL-8,IFN-γ,FasLmRNA的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后者对脏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内皮素在烧伤后肾脏损害中的作用,采用大鼠TBSA30%Ⅲ度烧伤模型,应用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B拮抗剂PD145065(1μmo1/kg体重),观察其对烧伤早期肾脏损害的作用,结果表明,仅输注等量不含PD145065的生理盐水组大鼠尽管复苏后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但肾脏血流量急剧下降,肾脏发生明显脂质过氧化损害及能量代谢紊乱,而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组大鼠肾脏血流量则明显回升,且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回升,肾脏能量代谢紊乱有一定程度纠正。病理观察结果也表明PD145065治疗组大鼠肾脏病变程度有一定程度减轻。上述结果表明内源性内皮素参与了烧伤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是通过收缩肾脏血管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