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补锌对烫伤大鼠锌,生长激素及羟脯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补锌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正常饲料组(N组),创面补锌组(W组),口服补锌组(H组),后三组动物致烫伤,各组分别于伤后1,3,7天活杀8只大鼠,留取血清,烫伤皮肤,观察不同途径补锌对烫伤和血清锌、生长激素、皮肤锌、羟脯氨酸的影响。结果 N、W组血清、皮肤锌伤后第1天下降,而H组明显上升,分别为N组的2,4,2.0倍(P〈0.01),W组伤后3,7天皮  相似文献   
132.
颞筋膜岛状瓣转移植皮修复烧伤后颧骨外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筋膜岛状瓣转移植皮修复烧伤后颧骨外露1例高建川陈宝驹郭振荣关键词筋膜;皮肤移植;人类;外科皮瓣;颧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441临床病例男性,24岁。左面部热器烫伤4个月创面不愈,曾在当地医院先后2次植皮由于颧骨外露而失败,于1996年6月入...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休克期切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方法临床观察81例烧伤患者,根据切痂植皮的时间不同分成休克期切痂组(A组)及非休克期切痂组(B组)。结果B组术前及术后SIRS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1),且切痂前、后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含量居高不下,显著高于A组(P<0.05~0.01),A组SIRS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0.01),死亡率也明显降低。结论休克期切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早期主要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减少SIR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对预防MODS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运动康复疗法在烧伤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96例烧(烫)伤患儿,均为深Ⅱ度创面、均经非手术治疗创面愈合。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外用疤痕舒均匀涂布创面(每日2次)、佩戴弹力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创面愈合后采用肢体训练器械、指法按摩的方法进行主动、被动肢体运动康复治疗8周。康复治疗8周后,分析瘢痕增生指数、疼痛评分、瘙痒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以Barthel指数代替)、畸形发生率。结果:经过主动、被动肢体运动疗法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瘢痕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畸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疗法可以明显减轻儿童烧(烫)伤患者瘢痕增生程度,降低畸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5.
建国51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医学专科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烧伤专业虽起步较晚,于1958年方独立建科,但发展迅速,独具中国特色的烧伤治疗与研究已蜚声于国内外.  相似文献   
136.
烧伤病人血清和水泡液Zn,Cu,Ca,Mg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62例烧伤病人血清和水泡液中Zn,Cu,Ca,Mg的变化,其中大面积烧伤28例,小面积34例。结果发现大面积组伤后1d血Zn,Cu,Ca,Mg均显著降低,第三天Zn,Cu仍低,Ca在正常的低水平,Mg始终都低。小面积组无明显变化。水泡液中富含Zn,Cu,Ca,Mg,尤其Zn,Ca明显高于大面积组血Zn,Ca水平,说明创面渗出是丢失各种元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7.
138.
烧伤后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烧伤对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1例烧伤面积在64.5%±21.9%的病人及烧伤总面积在30%的小型香猪、大鼠的血浆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烧伤病人血浆DAO活性显著升高,伤后21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烧伤猪血浆DAO水平不同程度升高,伤后72小时显著升高;烫伤大鼠血浆DAO水平显著升高,小肠DAO显著降低。提示烧伤后小肠粘膜受损,DAO释放入血增加,动态测定血DAO活性的变化,可反映小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总结1991年1月至1995年11月银锌霜在48例TBSA大于30%的烧伤病人创面的应用。方法将同期应用碘络醚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烧伤面积、Ⅲ度面积无显著差别,用药方式均以半暴露为主。结果银锌霜组能显著增加细菌转阴率,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植皮手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结论银锌霜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是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良好外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