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透析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患者住院时间及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的发生率,并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例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感染,感染率为4%,对照组8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2±1.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3.8±2.7)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关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E-cadherin表达丢失与Vimentin的表达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因其他原因切除的正常结直肠标本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标本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丢失率与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E-cadherin蛋白表达丢失率与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临床资料的关系;80例患者均术后通过电话随访2年,统计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及存活与否。结果结直肠癌组的E-cadherin表达丢失率(77.50%)和Vimentin表达阳性率(51.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10.00%)(P<0.05);E-cadherin的表达丢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DUCK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Vimentin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生存时间<2年、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E-cadherin的表达丢失率和Vimentin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2年、2年内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E-cadherin表达丢失与Vimentin的表达上调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DUCK分期、淋巴是否移关系密切,且对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和复发转移的预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正1病例患儿男,1天,系第2胎第2产,因重度子痫前期,孕33+6w行剖宫产。体重2000g,阿氏评分1min、5 min、10 min均10分,身长45cm,囟门正常,毛发、皮肤、手纹、五官、面容、肢体、外生殖器均未见异常,心肺无异常,腹软,四常,腹软,四肢活动自如。产后因研究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查,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分析30个分裂相,患儿核型为46,XX,inv(2)(pter→p13::q11.2→p13:q11.2→qter)(见图1)。  相似文献   
54.
消化系统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早期症状不明显及诊断和治疗的局限性使很多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人抗原R蛋白(human antigen R,HUR)是胎盘致死性异常视觉基因(embryonic lethal abnormal vision,ELAV)家族中四大成员之一,是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多项研究发现HUR在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细胞癌、胰腺癌及结直肠癌中过表达并与患者预后不良及患者对放化疗敏感性高密切相关。本文综述HUR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析食管癌患者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组氨酸/天冬氨酸残基双联体结构域包涵蛋白1(SAMHD1)水平表达及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患者(观察组)、同期8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Tim-3、CYFRA21-1、SAMHD1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食管癌诊断及病理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析Tim-3、CYFRA21-1、SAMHD1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Tim-3、CYFRA21-1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SAMHD1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Tim-3、CYFRA21-1检测值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SAMHD1检测值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  相似文献   
56.
57.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术前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以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采用真菌特异性六胺银染色方法,对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进行分型。结果 建立了以病程(x1)、涕血(x2)、头痛(x3)、钙化斑(x4)、年龄(x5)、单侧或双侧病变(x6)为变量的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y=-8.713+0.496x1+4.575x2+1.190x3+4.119x4+1.199x5+2.698x6,P=exp(y)/[1+exp(y)],并与慢性鼻-鼻窦炎组相比。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为女性患者、40岁以上、病程3年以内,以头痛、涕血为主要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单侧病变、有钙化斑出现(P〈0.05)。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34例为慢性侵袭性、76例为非侵袭性。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性明显,其发病可通过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检查术(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胸部CT提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或支气管周围肿物患者TBNA的细胞学结果。标本采用新柏氏细胞学检测。结果82例患者中TBNA阳性者43例,阳性率为52.4%。其中,小细胞癌18例,鳞癌11例,腺癌9例,未定型癌5例。39例表现为管壁外压伴黏膜改变的患者,TBNA、冲洗、刷检、钳检阳性率分别为64.1%、7.7%、25.6%、48.7%,总阳性率为76.9%。43例黏膜正常者单纯行TBNA检查,18例阳性,阳性率为41.9%。82例TBNA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TBNA扩大了支气管镜的检查范畴,提高了内镜诊断阳性率,是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阳性对照组、加味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MNNG复制CAG大鼠模型,运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运用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CNA、Cyclin E表达及其含量。结果:加味黄芪建中汤可有效治疗模型大鼠的CAG。与模型组、维酶素阳性对照组相比,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降低胃黏膜组织中PCNA、Cyclin E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通过降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中PCNA、Cyclin E的表达水平,抑制G1/S期的转换,能够调节胃黏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是治疗CAG的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与目前医疗发展和医改进程相适应的“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工作方法,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水平。方法:根据临床实践并结合医疗管理岗位工作,应用查阅文献以及学术交流等方法对医师“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工作进行探讨。结果:分析了医疗改革新形势下赋予“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的内涵与外延的扩展及现实意义,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临床“三基三严”能力的评价体系及加强“三严”医院文化建设新的对策和建议。结论:通过提高对“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的认识,完善计划、组织、实施、改进及评价制度,更好推进临床医师“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