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新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这一新的内固定技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估。方法成年国人甲醛固定的枕颈(C0~C4)标本10具,对寰枢椎不稳模型分别行Gallie法内固定、双侧Magerl法内固定、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进行寰枢关节的强度、刚度测量,分析寰枢椎的载荷-位移、应力-应变、扭矩-扭角关系和扭转刚度指标。结果Gallie法内固定明显增强了寰枢椎不稳模型的稳定性,但其固定强度明显小于Magerl法和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P〈0.05),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强度大于双侧Magerl法,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能为失稳的寰枢关节提供坚强的生物力学环境,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2.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计算机导航辅助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11个膝关节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115°。HSS改良评分术前平均43分,术后平均90分。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能精确地控制假体选择、截骨量、假体角度,对软组织松解和平衡可以实行量化操作,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23.
股骨颈全长保留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颈全长保留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19髋进行股骨颈全氏保留的全髋置换术,随访时间术后2年-5年7个月,以Harris评分和关节的稳定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髋Harris评分术前58分,术后91分,术后无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对于股骨颈完好且无骨质疏松的患者,股骨颈全长保留的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降低[(5. 43±2. 48) pg/ml vs (20. 12±3. 44) pg/ml,P <0. 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IL-33水平较健康人显著降低,IL-33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骨保护细胞因子,对诊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5.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上下颈椎多发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性行颈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上下颈椎多发伤患者8例,均有不同程度颈脊髓损伤,行颈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手术前后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术后3~5个月上颈椎骨折愈合,去除Halo-vest架,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分别拍摄颈椎X线片,术后6个月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了解内固定位置、生理曲度、融合情况、上颈椎骨折位置及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3~5个月,上颈椎骨折愈合,位置良好,骨折术后6个月时钢板位置良好无折断、无断钉及退钉,植骨融合良好,神经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上下颈椎多发伤,选择合适的病例,掌握治疗适应证,采用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6.
[目的]回顾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僵硬膝与正常膝关节的临床疗效,探讨僵硬膝与正常膝关节置换术相比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的要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其中僵硬膝组11例16膝,非僵硬组11例16膝.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HSS评分和关节活动范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术前HSS评分、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僵硬组术前平均膝关节活动度(6±5)°、术后活动度(78±16)°及HSS评分(66±18)分、平均手术时间(143±21) min、总失血量(740±130) ml,非僵硬组术前平均膝关节活动度(72±18)°、术后活动度(109±16)°及HSS评分(84±19)分、平均手术时间(88±15) min、总失血量(576±107) 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相比存在显著差异(73±19)°vs (36 ±22)°(P<0.05).[结论]术中注意关节暴露、软组织松解、术后积极康复锻炼,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僵硬膝的患者虽然不能达到正常膝关节置换的评分和活动度,但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腰椎棘突间区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GE light 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患者46人,扫描条件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图像工作站中ADW4.2软件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T12至S1段脊柱三维图像,对图像进行整倍数放大,并使用图像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对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对腰椎三维图像任意角度旋转,选择最佳测量图像,对测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结果:腰椎棘突间距从上到下(L1~5)逐渐减小,L1~2为8.26mm,L4~5,为5.66mm。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中段大于上段和下段,T12~L1的棘突顶距为54.91mm,至L2~3,增大为59.35mm,L4~5减小为47.13mm。L3的棘突高度最大,为21.56mm,上一棘突下缘大于相邻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女性棘突较男性棘突短薄矮(P〈0.05~P〈0.01)。结论:本研究可模拟生理状态下腰椎棘突间区解剖,所测指标呈正态分布,能够反映国人腰椎棘突间区解剖,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的设计和临床的应用及计算机导航手术系统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28.
Pyramesh钛网配合Orion钛板在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yramesh钛网配合器配合Orion钛板在颈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yramesh钛网对11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原位/髂骨)融合,配合应用ACLPS(anterior cervical locking plate system)内固定(Orion钛板)。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9例≥6个月,2例≥3个月。9例巳获骨性愈合,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弯曲维持满意,无一例发生植入物并发症。结论 采用Pyramesh钛网配合Orion钛板行锥间融合内固定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愈合率高,有效地维持了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在颈脊髓损伤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29.
背景:人工智能三维规划系统能够自动建立三维模型并生成规划方案,但其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三维规划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前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规划准确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人工智能组(n=80)和传统模板组(n=79)。对比两组术中使用假体与术前规划假体的匹配情况,记录术后随访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脱位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人口统计学指标、术前诊断、Dorr分型对股骨柄规划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人工智能组髋臼侧、股骨侧假体完全符合率分别为50%(40/80)、55%(44/80),传统模板组为34%(27/79)、37%(29/7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人工智能组在髋臼、股骨侧假体相差1个尺寸内的准确率分别91%(73/80)、86%(69/80),传统模板组为82%(65/79)、72%(5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