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精是一种常被人们饮用的化学物质,它能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入血,并到达全身各处。如果酒精在血液中大量积聚,将严重损伤细胞和组织,尤其是脑和肝〔1〕。近年来,众多学者对酒精中毒方面的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进一步探讨酒精代谢的机理、影响酒精代谢的因素以及酒精代谢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作者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及综述。1 酒精的吸收和影响吸收的因素11 酒精的吸收 人们饮酒后,洒精很快便被吸收,即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一次标准饮酒后,饮酒者血液中酒精的浓度(bloodalcoholconcen…  相似文献   
92.
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 2 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上 ,对枕大神经的行径、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以及易发生卡压的部位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1)枕大神经在枕外隆凸下方 (2 8± 0 2 )cm ,旁开 (2 6± 0 1)cm处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至皮下 ;(2 )穿斜方肌腱膜和深筋膜的部位约位于枕外隆凸至乳突尖连线的中、上 1/ 3交界点 ;(3)穿出点有大量腱纤维和筋膜束缠绕枕大神经及枕动静脉 ,是发生卡压的部位。结论 :用针刀在枕大神经穿腱膜和筋膜点的稍内侧进针 ,从外上向内下 ,与后正中线约呈 40°夹角 ,作分离松解 ,便可解除其卡压。  相似文献   
93.
大鼠附睾脂肪垫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潜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相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脂肪源性下细胞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干细胞丰度高,极易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以及基因转染良好的源细胞,但目前对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拟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并探讨其分化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6/2009-01在南方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和南方医院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1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双侧附睾尾脂肪垫,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扩增.取第4代脂肪源性干细胞接种到96孔板,5×104个细胞/皿,待细胞贴壁后分成3组:成骨诱导组加入成骨培养基,成脂诱导组加入成脂培养基,对照组仍用基础培养基,培养14 d.主要观察指标: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形态变化、体外增殖能力、细胞免疫化学鉴定结果.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易扩增,传代后以长梭形细胞为主,呈旋涡状排列,克隆样生长;经多次传代仍能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细胞生长曲线争"S"形;细胞表面标志CD44和CD49d呈阳性表达,CDl06呈阴性表达.脂肪源性干细胞经成骨诱导7 d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3 d后,油红O染色示胞浆内有脂滴出现;对照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阴性,无脂滴存在.结论:从大鼠附睾脂肪垫内分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易于培养和传代扩增,在特殊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94.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分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ADSCs分离自雄性SD大鼠附睾脂肪垫,差速贴壁法纯化ADSCs,传至第3代培养细胞行流式细胞术行表型鉴定(CD106,CD11b,CD45,CD90,CD29,CD49d),并进行成脂诱导。取鉴定后的ADSCs用分步诱导法,即先用含1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B27的DMEM/F12培养基I培养,诱导其向神经干细胞转分化,再用含10 ng/m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10 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μmol/L维甲酸(RA)的培养基II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NL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微管相关蛋白(MAP2),神经元核蛋白(NeuN)。结果分离纯化的ADSCs CD90、CD29表达强阳性;成脂诱导分化后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ADSCs经培养基I培养7 d后聚集成球样细胞团悬浮于培养液中,表达nestin;继而用培养基II诱导分化4 h后细胞球逐渐贴壁,球周边少数细胞向外发出突起,形似神经元,MAP2、NeuN均呈阳性。结论特定条件下,ADSCs在体外可被逐步诱导分化为NLCs。  相似文献   
95.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形态科学。它要求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计算机多媒体是继书本、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后出现的另一种新的教学媒体[1]。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识,进行示范与练习,以及提供一种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式,具有高趣味性与启发性,能较好地解决解剖学理论课教学中形象、直观的问题。我们在1999年秋季学期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件全部都由我们自己根据教学需要所创作。现将我们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简介如下:1 课件制作在课件的制作…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成年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并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的潜能.方法 分离、培养成年SD大鼠AD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9d和CDl06.传6~8代的ADSCs接种在多聚赖氨酸铺板的培养板内.用含5 ng/n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10 ng/ml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 μmol/L Forskolin,200ng/ml Heregnlin及10%FBS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分化12 d,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GFAP,S-100和P75.结果 分离纯化的ADSCs呈CD44和CD49d阳性,而CD106表达为阴性;诱导后的细胞呈梭形,并表达施万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GFAP,S-100和P75.结论 从大鼠脂肪组织能获得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这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施万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施万细胞(SCs)对植入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处的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将NSCs单独移植或与NT-3基因修饰SCs、LacZ基因修饰SCs和SCs联合移植到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处,67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NSCs的分化,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结果NSCs在损伤脊髓内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与未基因修饰的SCs的作用相比,NT-3基因修饰的SCs能更有效地提高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率,而LacZ基因修饰的SCs与未修饰SCs没有明显区别。结论NT-3基因修饰SCs能促进NSCs在损伤脊髓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8.
神经营养因子是促进神经元发育、维持神经元特殊形态与功能的一类分泌性多肽.现在有大量证据表明NTFs在神经系统老化、创伤、神经退行性变等情况下能调节神经元的可塑性和神经再生.本文对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与受损伤脊髓的分布,以及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构建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基因转染的施万细胞。方法:NT-3基因重组腺病毒(AdvNT-3)扩增、纯化和测定后,转染体外培养的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Cs)。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NT-3基因转染SCs的NT-3表达及培养液中NT-3的含量。结果:实验中获得得AdvNT-3中外源基因序列与大鼠NT-3的DNA序列完全一致,与未基因转染SCs相比,NT-3基因转染SCs的NT-3阳性增强,培养液中NT-3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许旺细胞(NT-3-SCs)与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移植对大鼠因脊髓全横断而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将NT-3-SCs及LacZ报告基因修饰SCs(LacZ-SCs)与NSCs联合移植到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处,60d后在脊髓横断处尾侧注射荧光金(FG)进行逆行标记。第67天,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大脑皮质体感区、红核及脊髓横断处头侧FG标记神经元;大脑皮质体感区、红核和脊髓背核内存活的神经元以及脊髓损伤处再生的轴突。结果大脑皮质体感区、红核及脊髓L1背核内存活的神经元由多到少依次为NT-3-SCs与NSCs联合组、LacZ—SCs与NSCs联合组和实验对照组。NT-3-SCs与NSCs联合组和LacZ—SCs与NSCs联合组的大脑皮质体感区、红核和脊髓横断处头侧有FG标记神经元;脊髓横断处及其附近组织有5-HT、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结论NT-3-SCs与NSCs联合移植能够促进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元的存活以及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