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广泛,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双联抗 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与愈合,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 死亡。联合用药时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选内镜下止血治疗, 平衡获益和风险。为预防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筛选,规范抗 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早期识别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 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创伤病人呼吸道急救护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病人快速有效的伤情评估、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103例多发性创伤病人采用“五、三、三、九”系列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初步伤情评估和急救护理。[结果]利用“五、三、三、九”系列急救护理模式可迅速、准确地判断多发伤病人的伤情,及时、有效地解除威胁多发伤病人生命的呼吸道问题。[结论]“五、三、三、九”系列救护方法可保证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给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调整及专科的进一步处理创造了有利时机,为提高救治率、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员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其中呼吸机管道脱开或阻塞(积水、扭曲、连接不当、单向活瓣装反等)为常见故障。须及时识别并处理,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呼吸机报警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呼吸机使用的质量。不同的呼吸机具备的报警功能不尽相同,为了确保患者使用顺利及效果满意,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呼吸机应用情况,及时发现报警情况并给予对症处理。1气道压力过高报警的原因分析及处置气道压力过高报警(简称高压报警),是指患者呼吸回路的气道压力>3.43kPa。当患者呼吸回路的气道压力高于所设的压力高限时,报警发生。1.1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分为两组,全部病例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予以纠正酸中毒、控制高血压等对症处理,其中实验组采用北京晟威电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IMS-100A型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结肠途径灌洗治疗,每13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均为3个疗程,同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样灌洗液,常规保留灌肠,时间60min,每13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均为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便秘、纳差、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手足麻木、淡漠、嗜睡、贫血及营养状况)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h尿蛋白定量(TP),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常见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纳差、乏力等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BUN、S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cr、Alb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克服了传统灌肠方式只能达直肠段的缺点,充分扩大了滤过面积,能更充分彻底地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并促进肠黏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灌肠法;护理上应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和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对帕金森病(PD)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PD的患者38例作为PD组,另招募同时期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作为对照(HC)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QSM和APT序列扫描,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取所有受试者黑质区域的磁化率值(MSV)及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利用Logistic回归建模两种参数联合诊断时的预测概率,采用ROC曲线比较分析单一成像技术及两种成像技术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比HC组,PD组双侧黑质的平均MSV值升高,平均MTRasym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运动症状受影响较重侧黑质的MSV值高于受影响较轻侧(P < 0.001),运动症状受影响较重侧黑质的MTRasym值低于受影响较轻侧(P < 0.05)。使用双侧黑质MSV和MTRasym的平均值,APT、QSM以及QSM联合AP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873、0.897,使用运动症状受影响较重侧黑质的MSV和MTRasym值,QSM联合AP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结论  QSM和APT对PD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单独使用QSM或APT相比,QSM联合APT对PD的诊断效能更高,能够为PD的准确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高凝、高黏、高聚状态,其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较常见。纤维蛋白原升高为形成血栓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2]。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其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并与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比  相似文献   
17.
卞宏  王莉君  李慧婷  郝璐  朱述阳  宋琳  刘敏 《山东医药》2012,52(40):37-39,105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情况,及给予瘦素干预后IRF-1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肥胖及哮喘模型建立后取各组大鼠气道,体外培养ASMC,逆转录酶PCR(RT-PCR)测各组OB-R mRNA的表达,然后分别用生理盐水(NS)和瘦素干预A、B、C、D组细胞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IRF-1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电泳结果示在500 bp处有明显条带,其大小与OB-R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说明AMSC上有OB-R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细胞IRF-1蛋白表达量在NS干预的情况下,B、C组均较A组细胞IRF-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但均比D组减弱(P<0.05),而B、C两组蛋白表达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瘦素干预的情况下,各组细胞IRF-1蛋白表达量均分别较相应的NS干预组的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且B、C组细胞GRβ蛋白表达量均较A组增加(P<0.05),较D组减弱(P<0.05),而B、C组蛋白表达量之间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瘦素通过OB-R促进IRF-1在肥胖哮喘大鼠ASMC中的表达可能是导致肥胖哮喘发生激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医学技术价值评估和医疗失误关注的日益增加,临床决策(clinical decision making,CDM)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以经验医学为主导的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已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后者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提升了临床决策的科学性.但在将科学研究证据转换为临床实践却经历了很多波折,人们失望于医学研究的低转化率,在“我们知道什么”与“我们在做什么”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于是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应运而生,对知识转化(knowledge translation,KT)的迫切要求使之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急诊医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临床决策应用最频繁的学科之一,在临床决策转变的同时,对知识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 临床决策转变 1.1什么是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urgs,NSAIDs)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将使患者获益。小剂量NSAIDs(如阿司匹林75-150mg/d)广泛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脑缺血、外周动脉疾病、房颤等;对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74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对侧潜行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组,A组],对比同期行双侧经椎间孔减压患者129例(双侧小切口TLIF组,B组),比较两组之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参数,行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检查评估肌肉破坏情况,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疗效,并比较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和融合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两侧切口平均长度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A组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PK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d、3d时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5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d、1个月、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术后3d、1个月、3个月、12个月时VAS评分和ODI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A组ODI和VAS评分均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硬膜撕裂、切口脂肪液化、脑脊液漏、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出现下肢麻木加重,和臀部/下肢症状反跳的患者比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组均小于双侧小切口TL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组有12例尚未融合,双侧小切口TLIF组有8例未融合,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侧小切口TLIF手术相比,超声骨刀辅助下单侧入路对侧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重度腰椎管狭窄症亦可取得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