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89篇 |
免费 | 1182篇 |
国内免费 | 5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3篇 |
儿科学 | 275篇 |
妇产科学 | 80篇 |
基础医学 | 992篇 |
口腔科学 | 191篇 |
临床医学 | 3080篇 |
内科学 | 1721篇 |
皮肤病学 | 227篇 |
神经病学 | 299篇 |
特种医学 | 64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167篇 |
综合类 | 6290篇 |
预防医学 | 2865篇 |
眼科学 | 286篇 |
药学 | 2679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2435篇 |
肿瘤学 | 5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2篇 |
2023年 | 481篇 |
2022年 | 590篇 |
2021年 | 735篇 |
2020年 | 677篇 |
2019年 | 497篇 |
2018年 | 514篇 |
2017年 | 355篇 |
2016年 | 425篇 |
2015年 | 442篇 |
2014年 | 1123篇 |
2013年 | 889篇 |
2012年 | 1169篇 |
2011年 | 1201篇 |
2010年 | 1220篇 |
2009年 | 1206篇 |
2008年 | 1095篇 |
2007年 | 1164篇 |
2006年 | 1124篇 |
2005年 | 1051篇 |
2004年 | 1006篇 |
2003年 | 902篇 |
2002年 | 758篇 |
2001年 | 777篇 |
2000年 | 657篇 |
1999年 | 544篇 |
1998年 | 465篇 |
1997年 | 397篇 |
1996年 | 403篇 |
1995年 | 413篇 |
1994年 | 371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215篇 |
1991年 | 185篇 |
1990年 | 179篇 |
1989年 | 192篇 |
1988年 | 159篇 |
1987年 | 133篇 |
1986年 | 117篇 |
1985年 | 113篇 |
1984年 | 105篇 |
1983年 | 103篇 |
1982年 | 89篇 |
1981年 | 73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43篇 |
1978年 | 19篇 |
1977年 | 19篇 |
1976年 | 17篇 |
196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流行性乙型脑炎药物治疗进展郑希林,宋少华272600山东省梁山县药品检验所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经蚊虫叮咬传播,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在7~9月份流行,儿童发病率较高。目前对乙脑尚缺乏特效疗法,仍有较... 相似文献
32.
肠瘘分为内瘘和外瘘,两者在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方面均有所不同,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治疗,但只要引流通畅均应保守治疗,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肠瘘病人的性质,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肠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颌面、眶、颅贯通伤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我院收治了1例颌面、眶、颅贯通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原发性胸腺癌15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胸腺癌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对15例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52.8岁。大多具有临床症状,6例有咳嗽咳痰,4例有胸闷或胸部隐痛。X线和CT显示前纵隔内肿块影,术前能确诊仅8例(53.3%)。行手术切除11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23.6个月,1年生存率为40.0%,3年生存率为13.3%,5年生存率为0,有2例复发,8例转移。结论: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术前确诊率较低,应早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5.
甲氧氯普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氧氯普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临床观察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肝胆外科(510080)郑朝旭,吴志棉恶心、呕吐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术后患者带来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国外文献报道用东莫著碱经皮...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猪龄20 d雄性乳猪18头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两组通过高脂饲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猪疾病模型,对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进行为时36 h的长期体外反搏治疗,取各组动物颈动脉血管环,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动物血管舒张率的差异.结果 在乙酰胆碱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在硝普钠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受损,长期体外反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长期体外反搏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T细胞因子1 (TCF1)调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平衡进行研究,探讨在HIV感染中Th1/Th2细胞漂移的机制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 (IL-4)的表达。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染TCF1-si RNA敲除TCF1的表达,检测CD4+、CD8+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情况。结果 HIV感染者CD4+T细胞IFN-γ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41),IL-4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 <0.001)。与未敲除TCF1的对照组(TCF1组)相比,敲除TCF1 (si-TCF1组)显著增加HIV感染者CD4+T细胞内Ⅰ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P=0.048),减少Ⅱ型细胞因子IL-4表达(P=0.004)。敲除TCF1后,HIV感染者CD8+T细胞内亦出现IFN-γ表达增加(P <0...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