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尿灵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予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对照组23例予硫唑嘌呤片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 CRP)、免疫球蛋白( Ig) A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RP及IgA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化痰祛瘀方加减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白塞病疗效显著,可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23.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温州市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预防接种的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温州市3个县(市、区)的15个乡(镇、街道)1 543名流动儿童和监护人的人口学特征,NIP疫苗预防接种,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预防接种服务及利用情况,分析影响流动儿童NIP疫苗接种率的因素。 【结果】 1 198名居住时间≥3个月的1岁以上流动儿童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5种NIP疫苗的基础免疫(初种)接种率分别为86.8%、84.9%、81.5%、82.1%、80.5%,五苗覆盖率为66.4%,OPV、MV 、DTP加强免疫(复种)接种率分别为38.1%、33.3%、36.0%。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居住时间、接生地点、家庭经济状况、付费意愿、持预防接种证情况为影响五苗覆盖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水平较低,影响因素诸多,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其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无肝期后的再灌注对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血气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和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大鼠肝门阻断和假手术组再灌注6 h、12 h和24 h后门静脉电解质和pH、脑组织Glu、Asp含量以及大脑皮层中NMDAR mRNA的相对含量表达的差异,观察无肝期后再灌注损伤对肝外远隔脏器脑EAAs及NMDA受体mRNA表达的的影响。结果:肝门阻断期间门静脉pH显著降低,[K+]升幅超过1倍,但开放后逐渐恢复;[Ca2+]于再灌注后持续下降至12 h;脑皮层中的Glu和Asp再灌注后分别在6 h、24 h出现2个高峰[Glu:(349±145) μg·g-1wt,(456±203) μg·g-1wt vs (238±24) μg·g-1wt,(225±59) μg·g-1wt;Asp: (134±50) μg·g-1wt,(166±50) μg·g-1wt vs (99±24) μg·g-1wt,(71±20) μg·g-1wt];NMDAR亚单位NR1mRNA的表达在再灌注后显著升高后逐渐下降[(1.63±0.06) μg·g-1wt vs (1.18±0.05) μg·g-1wt;(1.73±0.06) μg·g-1wt vs (1.17±0.03) μg·g-1wt],而NR2B mRNA在12 h升高(1.75±0.04 vs 1.18±0.05),2者24 h时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肝门阻断后肝和肠道再灌注过程可启动神经突触前Glu大量释放和重吸收抑制,引起脑皮层EAAs的堆积,同时刺激NMDARmRNA的表达,通过Glu - NMDAR途径可能引发脑损伤。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剖宫产麻醉产妇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产妇均在硬膜外麻醉下顺利完成剖宫产术,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状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麻醉产妇围术期积极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显著降低了并发症风险,有助于提升产妇术后恢复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小肠三叶因子-3(TFF3)的生理特性与功能,明确TFF3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其对人甲状腺癌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靶向TFF3基因的TFF3-shRNA瞬时转染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使相应的基因沉默.采用逆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TFF3-shRNA后K1细胞中TFF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改变、细胞划痕试验检测K1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TFF3基因沉默后可引起mRNA的降解、蛋白翻译水平下降,并抑制K1细胞的侵袭与增殖能力.结论:TFF3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TFF3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7.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是男性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文分析总结老年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分期准确性,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8.
汉坦病毒在温州市人与动物间的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分析,掌握温州市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HFRS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1981-2008年HFRS人间疫情进行分析;用鼠笼捕捉小动物调查宿主动物种群构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动物肺中的汉坦病毒(HV)抗原,用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981-2008年全市共发病383例,平均发病率为0.20/10万,死亡13例,病死率为3.39%。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发病,尤以瑞安市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53.78%。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占总病例数的41.25%。病例以20~50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4.76%。宿主动物监测发现野外捕获率7.16%,室内捕获率7.88%。野外以北社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黄毛鼠;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黄胸鼠。检测422份小动物肺,HV抗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2.13%。提取HV抗原阳性鼠肺组织中的病毒RNA,基因分型全部为汉城病毒(SEOV)。结论调查结果提示应采取加强监测、防鼠灭鼠、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预防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寻治疗偏头痛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A组),尺肤针疗法组(B组),普通针刺加尺肤针疗法组(C组),分别对三组患者施以相应的针刺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3种治疗方法对偏头痛均有疗效,普通针刺加尺肤针疗法治疗总有效率88.89%(32/36),优于普通针刺组的61.11%(22/36)、尺肤针组的63.89%(23/36)(均P0.01)。结论:普通针刺加尺肤针疗法治疗偏头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0.
作者对胎盘植入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做了概括总结,并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及胎盘植入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