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PDCA视频宣教在咳痰标本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7年3月13日—4月2日某院感染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作为改善前);实施PDCA对策(对策1:建立咳痰标本采集流程图;对策2:建立咳痰标本采集的考核标准;对策3:制作咳痰标本采集视频),以2017年5—7月作为改善中资料;2017年8—12月作为改善后资料,比较各阶段痰标本合格情况等。结果 改善前,146例住院患者咳痰标本,其中45例合格,合格率为30.82%。"不能正确理解宣教内容"是痰标本不合格的首要原因,占79.21%(80/101)。通过PDCA循环,实施3个对策后,咳痰标本合格率均有提高,由改善前的31.51%(45/146)提高至67.33%(101/150),改善幅度达54.23%。其中采集视频播放后的咳痰标本,合格率从58.14%(25/43)提高至81.82%(54/66),升幅达23.68%,效果最明显。改善后连续5个月咳痰标本合格率波动在65%上下,较改善前明显提高,较改善中稍有回落,成效良好。结论 应用视频宣教能有效改进住院患者咳痰标本留取质量,提高咳痰标本合格率,同时节省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予XELOX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两组均治疗9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  相似文献   
93.
颈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是颈动脉血流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形成壁内血肿,造成内膜与内膜下结构分离,导致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94.
经尿道选择性KTP激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选择性KTP激光汽化术,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结果11例患者全部治愈,1~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认为经尿道选择性KTP激光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确切,与经尿道电气化切除术比较,具有微创、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有无肌肉减少症的患者之间人 体成分、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数据。 方法 收集 321 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利用多频生物电阻 抗分析仪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测量,依据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进行肌肉减少症诊断,并分为肌肉减少症 组和无肌肉减少症组;营养状况评估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 PG-SGA),全身炎症反应评价采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mGPS),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QLQ-C30)。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 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因素。 采用 t 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体成分、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的组间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有 102 例患者诊断为肌肉减少症,发病率为 31. 78%;结果显示患者在不同 PG-SGA、体质指数(BMI)、mGPS 分组中肌肉减少症 的发病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且 BMI 是影响其发病率的独立因素。 肌肉减少症患者各体成分量及血红蛋白、白蛋白、 甘油三酯低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而细胞外水分比率高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在生活质量中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低于无 肌肉减少症患者,便秘、食欲减退评分高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肌肉减 少症的发生率与 PG-SGA、BMI、mGPS 有关,其中 BMI 是影响发生率的独立因素;肌肉减少症导致患者各体成分量降低、营养 状况差、全身炎症反应评分高、相位角水平低、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联合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将125例PCI患者分为脑梗死组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73例,同时行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同期设立健康对照组54例。比较脑梗死组和TIA组颈内动脉颅外段斑块的稳定性、狭窄程度,评估颈动脉狭窄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颈内动脉颅外段所检出的斑块中,易损斑块占66.3%(61/92),高于TIA组39.7%(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脑梗死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5.4%(34/52),高于TIA组的42.5%(3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脑梗死组颈内动脉颅外段≥50%狭窄的发生率为32.7%(17/52),高于TIA组16.4%(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发现前循环盗血的PCI患者11例,其大脑后动脉P1段、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峰值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有助于发现PCI患者合并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易损斑块,评估前后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7.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脑氧代谢变化的规律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重症组[2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和非重症组(13例,GCS>8分),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测定两组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颈内静脉氧含量差(AVDO2)和脑氧摄取率(OEF),并分别以SjvO270%、AVDO24ml/dl、OEF25%为界将患者分组,比较其预后。结果重症组SjvO2高于非重症组(P<0.01),OEF则低于非重症组(P<0.01)。SjvO2≥70%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高于SjvO2<70%组(P<0.01);OEF≤25%组高于OEF>25%组(P<0.01);而AVDO2≤4ml/dl组与AVDO2>4ml/dl组预后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SjvO2和OEF可以客观地反映急性脑梗死后全脑氧代谢和脑血流状况,对预测其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比较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在输液后和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分别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封管的效果,推荐合适的封管方式。方法 将12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每天输液后采用10ml肝素钠生理盐水(100U/ml)脉冲式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先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用5ml肝素钠生理盐水(100U/ml)正压封管。对照组每天输液后采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1个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的堵管发生情况。结果 在每次输液后和输液周期结束拔针时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封管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港的封管方法,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物有绒毛组织的相关因素,探讨人工流产术后组织残留行二次清宫的手术指征。方法选择65例因人工流产术后组织残留行二次清宫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有绒毛组和无绒毛组,比较两组血HCG水平、超声测得的残留物大小、首次清宫孕周和两次清宫间隔时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绘制HCG预测残留物有无绒毛的ROC曲线。结果有绒毛组的HCG明显高于无绒毛组(p=0.009)。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诊断阈值为173UI/L,对应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81.6%。有绒毛组残留物大小平均为4.08cm^2,高于无绒毛组(p=0.002)。结论HCG测量和超声能有效判断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组织有无绒毛,HCG大于173UI/L或残留物大于4cm^2是二次清宫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胎龄小于等于32周早产儿102例和胎龄大于32周早产儿36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某些高危因素(母体异常、胎盘脐带异常、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围生期感染、呼吸暂停、机械通气等)与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结果小于等于32周组早产儿与大于32周组早产儿中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41.18%和22.38%,两者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小于等于32周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有: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呼吸暂停、机械通气;大于32周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有:胎膜早破、围生期感染、呼吸暂停。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临床防治工作中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