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8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669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297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987篇
口腔科学   183篇
临床医学   3312篇
内科学   1726篇
皮肤病学   226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6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165篇
综合类   6525篇
预防医学   2930篇
眼科学   286篇
药学   2837篇
  36篇
中国医学   2515篇
肿瘤学   556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515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944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267篇
  2010年   1275篇
  2009年   1268篇
  2008年   1148篇
  2007年   1243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939篇
  2002年   796篇
  2001年   798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553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417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60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103篇
  1982年   89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7篇
  196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构建反义TGFβ1基因,探讨阻断肿瘤细胞TGFβ1自分泌环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获取人TGFβ1 cDNA后,构建反义TGFβ1表达载体pcDNA3-TGFβ1(-).将pcDNA3-TGFβ1(-)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阻断TGFβ1自分泌环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pcDNA3-TGFβ1(-)转染骨肉瘤细胞后,反义基因转染细胞MG-TGFβ1(-)的G0/G1期细胞从56.2%和60.1%增至71.6%,S期细胞从19.1%和17.8%降至12.9%,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结论:通过阻断TGFβ1自分泌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表达的TGFβ1,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必将为骨肉瘤疗效的提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2.
目的:认识重症臀肌挛缩症的特殊性和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自定的臀肌挛缩症的分度方法和重症诊断标准,确诊的318例重症患者采用手术及术后功能锻炼结合物理因子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18个月,有效率100%,治愈率93.8%,并发症少,无复发.结论:手术彻底松解挛缩组织、术后结合有效的功能锻炼和物理因子的治疗、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可以明显提高重症臀肌挛缩症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该类患者康复和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9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1 998年 2月~ 2 0 0 3年 6月本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病人 ,收集手术、术后病理学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的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共有 76例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 1 78.6± 4 9.9min(90~ 35 0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77.4ml(1 0~ 6 0 0ml)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 1 7.7± 1 2 .0d(6~ 6 7d) ,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平均为2 .8d。肿块距下切端平均为 3.35 2± 1 .0 6 2cm(2 .0~ 5 .0cm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 8.4 %。无手术死亡率。中转开腹手术 7例 (9.2 1 % )。总保肛率为 6 3.1 6 %。结论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够达到和符合TME的原则 ,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4.
内窥镜下经横突间入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探讨经横突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松解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平均46.7岁。俯卧位,棘突中线旁开2.5~3.0cm作一个1.6cm纵行皮肤切口。工作导管置于横突间,由浅入深逐渐分离显露横突间韧带,锐性剥离横突间韧带,找到神经根将其向外侧牵开,显露突出椎间盘并予以摘除。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术中出血60ml,平均住院时间13d,全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16个月。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6例,良2,可1例。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楚、操作精细、术后效果优良,是治疗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935.
前路减压植骨及VentroFix系统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例陈旧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不同程度截瘫的病例,采取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问植骨并行VentroFix系统固定,术后后凸畸形和椎体压缩均有明显改善,植骨均获愈合。  相似文献   
936.
探讨Z-plate^TM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作用及价值,其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生物相容性好、复位固定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7.
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比、好发部位、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手段、病理特点。结果:碰撞癌罕见,好发年龄大于58岁,男性发病多见,好发部位为食管-贲门,食管-胃底等。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影像学检查多不能明确诊断,术后病理诊断是唯一的确诊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或放疗。病理特点为同一宿主同一部位或器官2个不同类型肿瘤的结合,瘤组织间没有移行和混合,有各自的转移途径,碰撞癌以鳞癌和腺癌的碰撞为主。结论:碰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结合,临床特点有待进一步总结,影像学综合诊断有助于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938.
川芎嗪对Ang Ⅱ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川芎嗪不同作用时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VSMCs增殖模型,用酶促反应定磷法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在不同作用时段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aN活性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原癌基因c-f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模型,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刺激后VSMCs增殖活度明显升高(P〈0.05);川芎嗪各组CaN活性和c-fos及FCNA表达水平随川芎嗪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结论AngⅡ能显著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川芎嗪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CNA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减弱,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39.
螺旋CT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14例患者中13例行增强扫描,1例为逆行性尿路造影后CT平扫,14例均行MPR/CPR重建,4例同时行MIP重建及VE检查.结果:CT增强轴位扫描及MPR/CPR重建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IP重建能很好地显示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管腔不规则狭窄或截断改变;VE检查则能够从管腔内观察肿瘤的形态.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病变,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更加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40.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CT表现特点,并找出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结核、结节病、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7例中央型SCLC、60例NSCLC,5例肺结核,2例结节病,3例纵隔淋巴病的胸部平片及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胸部平片和CT平扫、增强检查。结果:57例中央型SCLC,CT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长轴生长的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广泛淋巴结肿大,而肺不张相对少见。NSCLC60例主要表现为肺门肿块,支气管阻塞性改变相对多见。5例肺结核表现为肺内结节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同侧和/或对侧肺内结核病灶。2例结节病,表现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3例纵隔淋巴病表现为中前纵隔的弥漫性软组织肿块。结论:沿支气管长轴生长的肺内肿块、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阻塞改变少见,随访1~2个月,肿块体积增大1倍以上,是中央型SCLC的CT诊断要点,据此特征诊断正确率达80%。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方法可与NSCLC、肺结核、结节病、纵隔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