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4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81.
目的利用因果分析方法对癫痫发作间期的头皮脑电信号进行致痫灶定侧。方法在频域因果分析方法——自适应直接传递函数(ADTF)的基础上提出功率谱加权ADTF(psADTF)法,以给定频段内信号的功率谱对ADTF的标准化做加权,以适应不同癫痫波频域信息不同的特点。利用该方法对2组共30例患者的头皮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含组1癫痫手术患者15例,组2门诊癫痫患者15例。其中组1患者共截取癫痫波样本数104个,组2患者共截取癫痫波样本数98个。结果组1患者通过psADTF分析对致痫灶定侧与手术侧一致的有96个,平均单个癫痫波致痫灶定侧准确率可达92%;组2患者通过psADTF分析对致痫灶定侧与专家判读结果一致的有94个,平均单个癫痫波致痫灶定侧准确率达96%。结论发作间期头皮脑电癫痫波信号的psADTF分析能够很好地辅助临床致痫灶定侧。 相似文献
82.
脑是如何选择和调整分布于全脑的神经活动以实现其功能的?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人们将推测变量间信息因果流向的Granger因果分析引入脑功能研究.首先介绍了Granger因果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处理脑功能信号时的拓展算法——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综述了在对脑功能信号进行Granger因果分析时的技术问题;最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内质网氧化还原蛋白(ERO1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qRT-PCR技术检测ERO1L mRNA在82例胰腺癌组织以及12例胰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RO1L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以及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ERO1L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63vs.1.12,P0.01);ERO1LmRNA表达与胰腺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示ERO1LmRNA高表达患者1、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ERO1LmRNA低表达患者(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ERO1LmRNA表达量为胰腺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ERO1L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胰腺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小波变换与形态学运算的ECG综合检测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心电波形检测中小波变换算法的缺点 ,在 ECG特征点检测中 ,将原始信号在 3尺度上的 haar小波分解的细节信号模极大值对检测法与数学形态学峰谷检测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波形特征点综合检测算法 ,该算法弥补了小波变换算法对信号振幅检测上的不足 ,有效地提高了心电信号特征点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6.
87.
数字人体肠道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中国数字人肠道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利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CVH-2),分割出肠道的轮廓数据,并进行表面三维重建.结果 分割并三维重建出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肠道结构.模型能够实现缩放、旋转、任意角度切割,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等不同段单独或者整体显示,能够方便地观察人体肠道的走向和形态.结论 数字人肠道消化道的可视化模型为教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数字化的工具,为虚拟内镜以及CT/MRI影像的消化道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郑小林|李明杰|王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9):1135-1137
目的:评价术前运用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D)对高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伴有高危因素的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采用PTGD改善一般情况后再行PD。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GD,无胆瘘、气胸或内出血等并发症。引流均通畅,引流量800~2 500 mL/d。减黄效果满意,经引流10~14 d后血胆红素均低于200 μmol/L。随后PD均成功实施。全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顺利。结论:对于术前合并重度黄疸、严重胆系感染、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营养不良的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患者,先采用PTGD后再行PD,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89.
郑小林|李明杰|郑英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7):779-782
目的:探讨单侧入肝血流联合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巨块型肝癌通过预先解剖、控制患侧入肝血流联合阻断出肝血流行切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6例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肿瘤平均直径8.3 cm(6~15 cm),肿瘤侵犯1根主肝静脉20例,侵犯2根主肝静脉14例。行右半肝切除16例,右后叶肝切除14例,左半肝切除16例。平均患侧入肝血流阻断时间30 min(10~45 min),平均肝静脉阻断时间20 min(10~30 min)。行肝静脉修补5例。平均术中出血量540 mL(300~1 500 mL)。全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次,均经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
结论:单侧入肝血流联合肝静脉阻断技术在复杂肝切除术中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行实用的血流阻断技术。
90.
将经颅磁刺激(TMS)用于研究手指配合的神经肌肉活动模式。10位健康自愿者参与了测试,受试者被要求用食指(I)、食指+中指(IM)、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IMRL)的不同手指配合模式跟踪目标力量,目标力量由6秒上升、20秒恒定、6秒下降的变化力量组成;实验中,阈上单脉冲经颅磁刺激(120%MT)无提示地施加到受试者的初级运动皮层M1,在目标力量上升、保持、下降过程中分别施加一次刺激,磁刺激所诱发的指力变化被实时记录。实验结果表明,对上升、保持、下降等不同的目标力量模式下,磁刺激所诱发的指力变化随参与任务手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个食指活动时磁刺激所诱发的指力变化小于IM、IMRL在相应目标力量模式下指力的变化,而磁刺激对IM所诱发的指力变化小于IMRL,即指力变化I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