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观察早期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0.5、1.0、2.0 cm组织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肾细胞癌标志物(renal cell carcinoma marker,RCC-Ma)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时的安全切除边距。方法:构建包含44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0.5、1.0、2.0 cm肾皮质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癌及癌旁(距肿瘤边缘0.5、1.0、2.0 cm)组织EMA、RCC-Ma的表达差异。结果:EMA、RCC-Ma在癌及癌旁组织均为细胞膜和(或)胞质染色。癌组织EMA和RCC-Ma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各组(15.91%/18.18% vs 84.09%/79.55%、86.36%/77.27%、79.55%/75.00%,P<0.01);而癌旁组织各组(距肿瘤边缘0.5、1.0、2.0 c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 cm可能是早期肾透明细胞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的切除边距。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代羟乙基淀粉’(2)用蔗糖替代木棉粮;(3)去掉UW液中添加成分;(4)添加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5)使PH值进一步偏碱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2 h血白细胞比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因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共2364例患者,男1613例,女751例。年龄(54.9±14.0)岁。体质指数(23.9±2.8)kg/m^2。结石最大径(10.9±6.2)mm。结石位于左侧1305例,右侧1018例,双侧41例。术前体温(36.8±0.4)℃。血糖(5.7±1.5)mmol/L。血WBC(7.4±4.6)×10^9/L,中性粒细胞0.62±0.11。C反应蛋白(20.1±59.3)mg/L,降钙素原(1.6±11.8)μg/L,白细胞介素-6(11.3±32.9)pg/ml。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465例。qSOFA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标准为:①呼吸频率≥22次/分;②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③精神状态改变。满足1项记1分,qSOFA≥2分为阳性,诊断为尿脓毒血症。结果本研究2364例的手术时间(39.3±23.0)min。术后2 h血WBC(6.7±2.9)×10^9/L,中性粒细胞0.70±0.12。qSOFA评分阳性69例,阴性2295例。15例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发生率为0.6%。尿脓毒血症组和非尿脓毒血症组qSOFA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和54例,术前/术后2 h血WBC比分别为2.5±1.6和0.7±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χ^2=16.20,P<0.001)、结石体积大(t=2.14,P=0.050)、术前血WBC(t=2.51,P=0.025)、中性粒细胞(t=2.90,P=0.012)、C反应蛋白(t=2.58,0.028)、降钙素原(t=16.09,P<0.001)、白细胞介素-6(t=7.88,P=0.032)升高、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χ^2=21.10,P<0.001)、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t=4.51,P=0.001)、qSOFA阳性(χ^2=502.10,P<0.001)与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有关。将qSOFA阳性且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的患者定义为尿脓毒血症高危患者。单独使用qSO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8,阳性预测值为21.7%;单独使用术前/术后2 h血WBC比的AUC为0.98,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38.5%;qSOFA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比的AUC为1.00,特异性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3.8%,与前两者相比其预测效力明显提高。结论qSOFA阳性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可以在术后2 h早期、快速、准确地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基因芯片技术在肾脏移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可以大规模、高度平行、小型化、自动化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的有力的分析检测手段。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在肾移植研究中移植免疫学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免疫抑制剂研究、器官移植配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自1992年开始研制成功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简称CZ-1液)在完成对兔心脏及肝脏的冷冻保存后的形态学变化观察后,又做了对兔肾脏冷冻保存的形态学改变观察,并与UW液和HC-A液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冷冻保存72小时以内CZ-1液组肾脏组织光镜和电镜下形态学改变与UW组相比无明显区别,而且CZ-1液组冷冻保存肾脏组织的变化以及细胞和细胞器的变性均缓于HC-A组,由于HC-A液已被证实能有效地保存犬肾在  相似文献   
66.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晚期肾癌预后差,主要依靠系统治疗。现行系统治疗方案主要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而新型靶向药物、靶向免疫联合新方案、HIF-2α抑制剂、益生菌联合治疗等为晚期肾癌系统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晚期肾癌系统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长征1 号(CZ1) 多器官保存液对肾脏低温保存的有效性及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 (1) 采用离体肾脏灌注模型,分别检测了低温延时保存后兔肾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Na+K+ATPase 活性、皮质线粒体Ca2 + 、皮质ATP等含量的变化。(2) 采用SD 大鼠肾脏移植模型,分别观察了低温延时保存48 、72 小时后再移植,大鼠存活以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CZ1 液组保存72 小时,其生化指标肾脏线粒体呼吸控制率、皮质线粒体Ca2+ 、皮质ATP含量的变化均优于UW 液组;(2)经UW 液和CZ1 液低温保存供肾48 小时,7 天之内肾功能恢复正常。保存供肾72 小时,14 天之内肾功能基本接近正常。 结论 长征1 号多器官保存液对肾脏低温保存效果基本类同于UW 液,且部分生化学结果优于UW 液。  相似文献   
68.
普乐可复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普乐可复(FK506)对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免疫抑制治疗82例,分为临床验证组42例和切换治疗组40例。结果 临床验证组有40例(95.2%)肾功能在14d内恢复正常,1例(2.4%)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逆转。切换治疗组有24例肝功能正常;3例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伴急性排斥反应,6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4例发生难治性排斥反应,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检测肾癌组织中pokemon的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7例肾细胞癌手术切除的癌、癌旁及临近正常组织,应用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标本中pokemon基因的表达,并对其与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Real—timePCR检测肾细胞癌、癌旁及正常对照组织中pokemon的mRNA表达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细胞癌组织中pokemon的mRNA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NM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okemon的mRNA表达和肾细胞癌的发病及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肾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70.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抑制性受体的免疫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作用前后某些免疫细胞表面抗体活化性受体(FcγRⅡa)和抑制性受体(FcγRⅡb)的表达,探讨IVIG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方法运用RTPCR、Western blot和FACS的方法来检测某些免疫效应细胞表面的FcγRⅡa和FcγRⅡb的表达,并观察IVIG作用前后两者的表达差异。结果FcγRⅡa主要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在B细胞和T细胞中没有表达。FcγRⅡb在检测的细胞中无表达。在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中FcγRⅡa的表达量比较高。U937细胞在经过IVIG作用后,抑制性FcγRⅡb的表达逐渐升高,24h时表达达到最高。在IVIG作用后,FcγRⅡb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也逐渐增高,与RT-PCR的结果一致;U937细胞表面的FcγRⅡb表达显著增高,表现为荧光强度峰值的增强和右移。用IVIG治疗的患者,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FcγRⅡb的表达比正常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明显增加。结论IVIG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部分归因于增加某些免疫效应细胞表面抗体抑制性受体FcγRⅡb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