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降压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在治疗上比单纯高血压病明显复杂。本实验对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降血压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3种,可诱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目前常用的西药制剂有干扰素、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抗病毒剂,其不良反应较大,复发率高,且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与经食管超声(TEE)对照,探讨非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对卵圆孔未闭(PFO)及房间隔动脉瘤(AS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先天性心血管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EBCT诊断并有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心血管憩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连续容积增强扫描,1例行单层容积增强扫描.结果 9例中包括1例心室憩室、3例心房憩室和5例主动脉憩室.EBCT三维重组能准确显示憩室来源、大小、形态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并显示其他重要伴发异常,如2例右心房憩室伴发房间隔缺损,4例主动脉憩室伴发单发右位心、右室双出口、共同动脉干、室间隔缺损等畸形.结论 EBC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诊断先天性心血管憩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UA和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后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虽然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仅超敏C反应蛋白有差异(P<0.01)。hs-CRP、血清UA和LDL-C水平与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联合检测hs-CRP、UA和LDL-C有助于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MMPs前体结合,抑制MMPs及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等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作用[1-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FPI-2、TMPRSS4和MMP-1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010年1~12月335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为92.24%。围手术期抗生素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为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为89.76%。二联用药应用率为1.62%,以单用为主。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为9.71%,术后用药时间普遍偏长且给药方式不尽合理。结论乳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具备大血管或微血管危险因素的5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分为强化降糖组(n=33)和标准降糖组(n=28),相应给予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血压和肌酐(Scr)的变化,对大血管并发症复合终点及微血管并发症复合终点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后2组间差值相比.HbA1c、FBG、A/C、PSB、PDB和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165、7.775、20.383、9.236、3.802和5.971,P均<0.001).大血管终点事件:标准组4例,强化组0例,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标准组死亡3例,强化组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2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强化降糖可降低微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法(MSⅡ)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CSⅡ)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法(MSⅡ)治疗,依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达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CSⅡ组和MSⅡ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5.50±1.54)d、(7.56±1.54)d,P<0.01;胰岛素用量(33.38±5.00)U、(36.88±4.75)U,P<0.01;低血糖发生率(0.03±0.01)%、(0.13±0.02),P<0.01。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CSⅡ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CSⅡ可以更快地控制血糖,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吸烟对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psychopathologic symptoms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in chronic and first-episode,drug-nalve schizophrenics.then it was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there is higher rate of smok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a.Methods In all.427 male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332 smokers and 95 non-smokers)and 63 male first-episode drug-naiv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22 smokers and 41 non-smokers)were collected.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Results In chronic patients.the item scores of poor rapport and 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3.9 ±1.5 vs.4.4±1.7;3.6±1.6 vs.4.0±1.7.respectively,P<0.05),and so was the total scores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24.0±8.2 vs.26.3±9.5).In first-episode.drug-ndive patients.the itern scores of emotional withdrawal and 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 of PANSS negative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 low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2.7±1.3 vs.3.5±1.3:2.7±1.3 vs.3.5±1.4,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ere are positive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the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which misht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for higher rates of smok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