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鼻内镜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治疗,它具有疗效高、创伤小的特点,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术式。其麻醉也经历过局麻、强化麻醉,目前多采用全身麻醉。本文就2003年1~12月实施的全麻下鼻窦内窥镜手术麻醉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联合局部氧疗对压疮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的60例Ⅲ期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常规换药组、负压吸引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常规换药组与负压吸引组分别给予常规换药法、负压伤口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负压吸引结合创面局部氧疗。观察入院后即刻,治疗后第1、2、3、4、5、6、7、8周创面最大长度、宽度、深度,渗出情况,组织类型及创面缩小程度。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 结果负压吸引组在压疮的长度、宽度、深度上较常规换药组均明显减小,联合治疗组的减小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治疗后第8周常规换药组压疮的长、宽、深度分别为(3.04±0.43)、(3.63±0.88)、(1.55±0.77) cm,负压吸引组分别为(2.14±0.71)、(2.65±1.27)、(1.05±0.62) cm,而联合治疗组为(1.17±0.28)、(1.39±2.37)、(0.58±0.45) cm。负压吸引组压疮的渗出明显减少,压疮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增多,创面缩小程度更为显著,联合治疗组的以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负压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结论负压吸引联合局部氧疗治疗Ⅲ期压疮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渗出,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效果优于单独负压吸引治疗,将来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第3天起每天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4次/d),用药前及用药后1d、3d、7d、10d、14d,抽血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前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T时间显著延长;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1d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低,PT时间迅速恢复。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老年肺心病营养状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稳定期肺心病患者(分营养不良组A组20例,非营养不良组B组20例)和20例正常人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用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TNF-α和IL-6的浓度在各组均有升高,A组较B组及对照组均有增高,差异有显著性;B组较对照组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TNF—α和IL-6与营养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心功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肺心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心功能与血清TNF—α和IL-6水平有一定的关系,TNF—α和IL-6增高可导致肺心病患者营养状态恶化及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高危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热的发生率、感染及病原菌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04-07-2009-04我科高危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进行大剂量化疗病例共14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高危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97.2%(141/145).发热的发生率57.2%(83/145),持续(3.37±1.77)d.发热组和未发热组的中位最低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0.000×109L-1和0.026×109L-1,x2=4.563,P=0.033;平均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分别为4.75和3.26 d,t=4.409,P=0.000.微生物学证实的感染病例占8.4%(7/83),临床诊断的感染病例占56.6%(47/83),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占34.9%(29/83).常见感染部位咽、口腔和舌体病例占28.9%(24/83),胃肠道病例占24.1%(20/83).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42.9%,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效率为100.0%.结论:高危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大剂量化疗后具有极高的粒细胞缺乏症和发热的发病率,多于1周内出现,持续3~4 d.消化道是其常见感染部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96.
97.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NP方案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2005-2009年62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入组,先长春瑞滨(25 mg/m2)和顺铂(25 mg/m2)诱导化疗 2~4周期,然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 72~76 Gy分 36~38次(有局部残留则γ刀加量5 Gy),颈部淋巴结区预防照射50 Gy (肿大淋巴结则加量至 60~70 Gy)。
结果 随访率为100%。鼻咽原发灶有效率为89%,颈部淋巴结有效率为90%。1、2、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92%、82%,94%、73%、65%,97%、89%、87%和97%、84%、77%。3~4级急性反应发生率白细胞减少为37%、血小板减少为18%、黏膜炎为6%。无 3~4级远期颞颌关节损伤及口干症状。
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25 mg/m2长春瑞滨、顺铂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COPD为研究对象,按照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给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  相似文献   
99.
背景:研究表明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大鼠损伤脊髓后,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脊髓再生,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取家兔坐骨神经以双酶消化法制成许旺细胞悬液后,再用气体喷入法制成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同法制备不包被许旺细胞的空囊.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细胞组、空囊组、微囊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处植入明胶海绵吸附的10 μL许旺细胞悬液、10 μL空囊、10 μL海藻酸钡-许旺细胞微囊;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制作脊髓标本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即刻大鼠右后肢出现瘫痪;材料移植后7,14,28 d,微囊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优于细胞组、空囊组(P<0.05或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内.材料移植后第1,3,7天,胶质细胞主要在脊髓损伤附近处表达,其中第3天表达量最大;第14天在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可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微囊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细胞组、空囊组;之后各组表达程度均明显下降.提示微囊化兔许旺细胞移植于损伤大鼠脊髓后,可以抑制异种移植后免疫排斥,减轻炎症反应,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后肢功能恢复和脊髓再生.  相似文献   
100.
脑梗死后激素水平及血糖升高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脑卒中后常出现血糖升高 ,有血糖升高者病死率增高 ,神经功能缺损加重 ,但血糖升高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糖及多种激素水平进行动态测定 ,并把血糖和激素水平动态变化规律与脑中线移位和病灶部位进行相关研究 ,以探讨脑梗死后血糖升高的机制。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患病组 76例均为我科住院的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 ,并经CT确诊 ,病前均无糖尿病 ,且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检测正常 ( <6% ) ;住院期间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抽血前 4h不给予含糖液体注射。其中男3 4例 ,女 4 2例 ,平均年龄 ( 65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