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筛骨整体组织制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骨结构复杂。有关筛骨整体的组织切片制作方法,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胚胎5第12周至出生时的106例筛骨标本进行了不同包埋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火棉胶包埋法,有制片周期长,切片厚、清晰度差及制作连续切片较为烦琐等弊端。石蜡包埋由于组织块大,石蜡不易透入深部组织和筛气房内,致切片皱缩,出现蜂窝状空泡,且由于脱水、加温等引起组织变硬、变脆,甚至变形等现象。一张好的筛骨切片应是筛气房变态不变形,粘膜等组织结构完整。按上述要求,我们对筛骨组织的取材、固定,脱钙和包埋过程进行了改进。火棉胶——石蜡双重包埋(简称双重包埋)可保证筛骨切片薄,组织结构完整和清晰。现就筛骨整体组织双重包埋制片法的过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用Wistar大鼠,自然光照,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及去松果体组。术后1,2,4,8周取材,取血作催产素(OT),血管加压素(VP)放免测定。下丘脑、垂体后叶Bouin's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间断取材,用S-P法相邻切片染抗VP,抗垂体后叶激素运载蛋白(NP)、抗OT,以HE、醛品红染色作对照,统计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阳性细胞数及其平均染色强度,神经垂体阳性反应末梢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其面积,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去松果体组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阳性细胞数自术后1周起持续增  相似文献   
23.
作者应用凝集素亲和组化法(九种凝集素)对43例13周至38周的髁状突软骨(CMC)进行研究,目的是观察胎儿CMC各部位的特异性糖基及其随胎龄增长的变化。结果显示:ConA、WGA、RCA、PSA、BSL对该组织有反应。ConA、WGA的反应见于整个胎儿期。RCA、PSA在18周出现反应。BSL在22周出现反应,后三者反应均较弱。随着胎龄增长,ConA、PNA、BSL等在CMC不同部位的凝集素结合指数具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29周后CMC最表面出现一连续的RCA阳性细胞带,其反应性质与血管内应相似。  相似文献   
24.
关于内脏神经的组成和经过,各国教科书和文献的记载均不统一,这种分歧一方面说明了内脏神经在组成上有较大的变异性,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这个问题上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性。为了阐明国人内脏神经的组成形式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为教学和应用上的参考,我们在70具尸体(成人15具,初生儿55具,共140侧)上进行肉眼解剖和观察。这些尸休均收集自福州市,其中男尸44具,女尸26具,由于统计过程中没有发现男女两性内脏神经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随后的各表中没有进行男女的区别。  相似文献   
25.
乙状构的位置,很接近乳窦及乳小房,所以在乳突炎及中耳炎的时候,可能波及经过乙状沟中的乙状窦引起栓塞,同时在施行乳突及中耳的手术时也应该注意到乙状窦,避免它的损伤,因之乙状沟在颅骨外侧面的投影,也就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一般文献上对於乙状窦表面解剖学的记载,并不十分统一,例如格氏系统解剖学(Gray’s Anatomy)一书中,对於横窦的表面解剖学,是用两条线来表示的,第一条线是从枕外隆突点(inion)开始,走向耳点后方约2.5厘米处;  相似文献   
26.
甲状旁腺的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的摘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均要熟悉甲状旁腺的位置。在100例颈部标本中共发现319个甲状旁腺,平均每例3.19个。80%的甲状旁腺位于正常的较为隐蔽的位置,即上一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中点以上到上1/4与下3/4交界处;下一对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的下1/3段。它们都在甲状腺固有囊与筋膜鞘之间。甲状腺次全切除一般是保留侧叶后部,这是保护甲状旁腺、防止损伤喉返神经的有效措施,更重要的是要严格紧靠甲状腺固有囊清理并完整保留固有囊外、侧叶上下端附近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这对占16%的变异位置的甲状旁腺免遭切除更有保证。即使是甲状腺侧叶全部切除,同此处理,也可保存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的摘除术要广泛探查,但应首先在甲状腺侧叶下端附近及其下方的气管两旁探查下一对甲状旁腺的情况,因为下一对甲状旁腺有的恰好是位于甲状腺侧叶下端;位于侧叶下端下方气管两旁者占4%。  相似文献   
27.
应用传统的组织学方法对43例13~38周的人类胎儿颞下颌关节髁状突骨上组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3周胎龄的人类髁状突骨上组织即可分为四带,19~28周胎龄时I、Ⅱ带的厚度明显增加,29~38周胎龄时I带继续增厚并分化为新I带和新Ⅱ带。所以,29周以后I带的分化使该组织呈现由关节带(新I带)、致密纤维带(新Ⅱ带)、增殖带、软骨母细胞带及肥大钙化带五带共存的结构。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70例(男48,女22)童尸上,观察和分析腹白线下段的纤维构筑。结果发现腹白线下段不仅由两侧腹部斜肌和腹横肌腱膜纤维交织而成,而且也有腹直肌、锥状肌和腹白线支座的腱纤维参与构成,并测量腹白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腹白线厚度在锥状肌顶点与耻骨联合上缘间有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29.
光镜和电镜观察43例胎儿侧脑室脉络丛的微血管。微血管内径大部分在<20μm,内径大小与胎龄无关;单位面积微血管数随胎儿发育而增多。微血管内皮细胞内可见到单个线粒体分别被粗面内质网包绕。在胎龄>24周的标本,见到内皮细胞有隔膜的孔。作者认为形成脑脊液、转运大分子物质主要依靠内皮细胞的胞饮作用。  相似文献   
30.
圆窗膜是中耳与内耳间联系的重要结构,但至今未见到有关胎儿圆窗膜超微结构及其胚胎发育规律的报道,本文旨在填补此项空白并探讨其生理功能。取水囊引产正常新鲜胎儿圆窗膜11例(16侧),胎龄为第四至第九个月。圆窗膜经4%戊二醛固定后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第五至第九个月胎儿圆窗膜分三层:1.外上皮层面对鼓室,有1~3层鳞状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细胞间以指状突相嵌合,桥粒丰富,基膜完整。随胎龄增加,上皮细胞变扁、变长呈卵圆形,核长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