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1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与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997/1998我校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患者.通过临床和内镜镜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病(DU)24例,胃溃疡病(GU)19例,慢性胃窦胃炎(GI)39例,无明显病变者20例.年龄21岁~69岁,男女比例相当.1.2方法①H...  相似文献   
42.
胃窦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引起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包括B型(胃窦)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临床上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治疗方案,虽可在一定程度治愈Hp感染,但不能预防Hp再感染,同时抗生素的使用可导致Hp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带来许多严重的副作用.而Hp疫苗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使得Hp疫苗接种成为了根治Hp感染和预防再感染的唯一方法.目前,Hp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粘膜疫苗以其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成为这一研究的热点.我们对Hp粘膜疫苗的组成、接种途径、免疫效果及保护性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HP感染呈上升趋势,有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HP的最简单、经济、快捷的手段。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诸如灭活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DNA疫苗及缓释疫苗等相继问世,其优、缺点也比较明显。本文对以上几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均是有效的抗原成分。由于Hp属微需氧菌,培养条件要求高,难以获得大量天然来源的UreB,HspA,VacA等成分。我们运用PCR技术克隆HphspA基因,并构建载体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质粒PinPointTMXa3购自Promega公司。大肠杆菌JM109及Hp菌株系本室保存菌种。EcoRV、HindⅢ(宝灵曼公司),T4连接酶,TaqDNA聚合酶和PCR分子量标准(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4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粒载体控释投递抗原在佐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蒙古沙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在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淋巴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Hp的动物感染模型一直未获成功。国内外虽有报道建立了小鼠及大鼠感染模型〔1,2〕,但或者是稳定性较差 ,或者是都采用特定的Hp菌株 Syd neystrain 1(SS1) ,对于进一步研究Hp的致病机理和疫苗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1996年起 ,国外陆续有学者〔3 ,4〕报道用沙土鼠建立Hp感染模型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实验研究。为此 ,我们采用临床分离的Hp菌株对蒙古沙鼠 (Mongoliangerbil)进行…  相似文献   
47.
单克隆体技术为二十一世纪生物研究的三大实验技术之一(另两项为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检验医学专业也把单克隆抗体技术作为免疫学检验课程的重要内容。此技术操作一个流程需数月时间,不适地安排此内容的教学实习,一般仅限于理论课讲授,这给学生掌握此技术带来了一定困难。作通过以下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易于掌握这部内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构建表达O157:H7 EspA 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方法 构建表达EspA的重组质粒,再将其转入终宿主菌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 株中构建成口服活疫苗株,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n-blot检测Esp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重组菌体外培养的稳定性.结果 利用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构建了表达O157:H7 EspA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经Tricine-SDS-PAGE电泳出现了1条Mr约21 000的蛋白条带,Westen-blot检测能与抗EspA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条件下体外能稳定地繁殖、生长和传代.结论 表达O157:H7 EspA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构建成功,为发展口服抗EHEC O157:H7的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3种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突变体在辅佐幽门螺杆菌候选疫苗尿素酶B亚单位(rUreB)中的佐剂效应.方法 各组Balb/c小鼠分别用PBS、rUreB、rUreB LTK63、rUreB LTR72、rUreB LTKR及rUreB CT进行4次口服免疫.ELISA检测胃、肠、气管冲洗液sIgA以及血清IgG亚类(IgG1,IgGa);RT-PCR差异显示T淋巴细胞IFN-γ、IL-4 mRNA;ELISPOT检测肠派伊尔氏结IgA、IgG抗体分泌细胞.结果 ①各rUREB加突变体佐剂组在胃、肠、气管的sIgA和血清IgG1、IgG2a水平显著高于PBS组和单独rUreB组(P<0.01);②抗原刺激后取自各rUreB加突变体佐剂组T淋巴细胞表达的IFN-γ、IL-4 mRNA显著高于PBS组和rUreB组(P<0.01);③各rUreB加突变体佐剂组小肠派伊尔氏结抗体分泌细胞数都显著高于PBS组和单独rUreB组(P<0.01).结论 3种突变体都能辅佐rUreB在小鼠上产生特异的抗rUreB的抗体,且3种突变体诱导的免疫应答可能都是Th1/Th2型.LTR72的佐剂效应强于LTK63及LTKR.LTKR无毒,其稳定性高于LTR72,佐剂活性高于LTK63,是一个有希望的新型黏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0.
为了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就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检验医学专业的临床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探索.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