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1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O157:H7大肠杆菌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菌型。其被确认为一种新型肠道致病菌。是近年来食品卫生及肠道感染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进展之一。感染该菌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严重并发症。O157:H7被发现以来的20余年,该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如2000年5月份,江苏省丰县由O157:H7引起的Hc占腹泻病患者0.98%。6月份铜山县由O157:H7引起的HC患者占腹泻病患者5.89%。该菌长期驻留于牛、羊、猪、鸡等家  相似文献   
152.
口服幽门螺杆菌苗免疫小鼠后胃粘膜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测Hp全菌抗原和粘膜佐剂LT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的胃肠粘膜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ELISPOT法检测了胃粘膜、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PP结抗原特异性形成细胞(AFC)。结果 抗原免疫组、抗原 佐剂组胃肠粘膜抗原特异性sIgA-AFC、IgG-AFC数量明显增加,尤以sIgA-AFC为甚。并且抗原 佐剂组明显高于单纯抗原组和对照组。结论 口服菌苗可有效诱导胃肠道粘膜免疫应答。局部sIgA可能在抗Hp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3.
人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获取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热休克蛋白A基因(hsqA)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HspA的DNA,并将其定向插入PinPoint^TMXa-3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大气层克隆的HspADNA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序列有15个碱基存在差异。同源95.8%。结论 所克隆的HspA基因可用于重组表达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4.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 不同大小(5、7和9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成3组,先以链霉素处理3d ,再分别以不同剂量(1×10 10 CFU和1×10 9CFU)经口感染具链霉素抗性的0 15 7:H7 SMR2菌株,进行临床观察和微生物学、病理学检查。结果 5和7周龄实验组小鼠在感染后2~5d有33%~83%死亡,肾、肝、肺和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所有实验组未死小鼠粪便排菌时间在13~2 2d以上。结论 小鼠感染O15 7后可表现出人类感染O15 7所出现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研究EHEC的致病机制和疫苗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建立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基因诊断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双重PCR(femA和mecA)鉴定,再将鉴定为MRSA的临床菌株和3株标准株用多重PCR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针对MRSA的8个基因)中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临床分离株中有6株鉴定为MRSA,对其和MRSA标准株的多重PC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两株临床株为SCCmecⅡ型,4株为Ⅲ型,标准株SA-w2为Ⅰ型,MRSA252为Ⅱ型。结论该研究可以很好地对临床MRSA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对MRSA的诊断和分型、耐药研究以及分子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分析miR-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鉴定其新的靶基因。   方法   选取1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 用qRT-PCR法检测miR-25的表达水平。利用mi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miR-25的靶基因。构建荧光素酶载体(pMIR-TOB1)及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MIR-GFP-TOB1)(含有miR-25结合位点的TOB1的3'UTR片段), 利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和GFP荧光强度报告实验鉴定miR-25的预测靶基因(TOB1)。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OB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结果   miR-25在80%(8/10)的胃癌组织样本中表达上调。miR-25模拟物显著抑制了荧光素酶的活性(P < 0.01)和GFP荧光强度。miR-25模拟物显著下调了AGS细胞中TOB1的mRNA(P < 0.05)和蛋白质的表达。   结论   miR-25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miR-25能结合TOB1的3'UTR并下调TOB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7.
生物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乃至科学研究的桥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要走上基础和运用研究的道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打牢理论基础,加深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过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无裨益.实验教学在生物技术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随着生物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对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质量监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通过近几年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实践,作者对上好生物技术实验课的认识积累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8.
γδ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细胞免疫应答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抗感染和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作用.根据TCR两条肽链构成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αβT细胞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γδT细胞由于其分布特点和应答的非MHC限制性,在固有性免疫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也逐渐被揭示.γδT细胞是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线防御细胞和进程效应细胞,它在微生物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就γδT细胞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9.
160.
光滑念珠菌 (Candida glabrata,CG)为新生儿和实体瘤患者条件致病的病原体 ,在念珠菌属中居第四 ,而致死率与白色念珠菌相同。主要引起尿路感染 ,同时也是阴道炎的病因。由于 CG在临床中常见且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的敏感性降低 ,建立一种快速的诊断方法对于治疗的选择 ,尤其是对念珠菌血症 ,具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针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 ,并采用 API2 0 C酵母鉴别系统检测准确性。四种方法 (Mayo临床快速吸收海藻糖发酵肉汤、Remel快速海藻糖吸收肉汤 ,Remel酵母发酵肉汤 ,海藻糖发酵肉汤 )的敏感性分别为96 .6 %、91.5 %、95 .0 %、96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