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1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41.
白细胞介素1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10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本文介绍了白细胞介素10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家族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受体.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纯化复性,研究此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onA刺激培养,提取细胞总RNA,RT-PCR技术克隆人IL-24基因。将IL-24插入到pET32a( )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IL-24/pET32a,IPTG诱导在E.coli表达。Edman法N端测序,将鉴定正确的蛋白亲合层析纯化。MTT比色法体外分析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结果:获得人IL-24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公布一致。表达载体用双酶切和PCR鉴定正确。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5000的融合蛋白。N端测序正确,鉴定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涵体经洗涤、溶解后,亲合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5%的融合蛋白。复性后表达产物能显著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IL-24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获得高纯度、在体外明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重组蛋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3.
幽门螺杆菌UreB与大肠杆菌LTB基因融合及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构建和表达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 (UreB)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的重组融合蛋白 ,并对其基本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中扩增出 1713bp的ureB基因 ,并克隆至pFS2 .2载体中与ltB基因融合 ,将ltB ureB融合基因插入改造后的原核表达载体PinPointTMXa Ⅱ ,并在工程菌E .coliJM10 9中诱导表达。结果 经序列分析 ,ltB ureB融合基因由 2 10 3个碱基组成 ,为编码 70 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DS PAGE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 ,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75× 10 3 ,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ELISA检测显示 ,融合蛋白中存在LTB组分。同时发现所表达的融合蛋白无尿素酶活性 ,但保持与LT受体 神经节苷脂GM1结合的活性。结论 LTB UreB融合蛋白有可能用于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4.
LT质粒的新法提取及无毒突变体LTS63K的构建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获取野生型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构建LTS63K突变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改进的细菌基因组提取含野生型LT基因质粒,用PCR技术扩增LT的DNA,并亚克隆至pMD18-T中进行点突变和序列分析。结果:从野生型大肠杆菌提取大质粒的新法可行,所克隆的LT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点突变正确。结论:所克隆的基因和突变基因可用于重组表达和 免疫佐剂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5.
树突状细胞在调节性T细胞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虽在体内的数量较少,但具有超强的抗原提呈能力,而且能够活化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DCs既能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同时在诱导免疫耐受中也十分重要。在中枢耐受中,胸腺内的DCs可以通过阴性选择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Cs在外周耐受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通过诱导效应性CD4^+T或者CD8^+T细胞的无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分化来调控针对自身抗原的外周耐受。DCs的来源、表型和成熟状态都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DCs的耐受功能可能依赖于其某一成熟阶段或者是某一亚群。本文就DCs在诱导产生Treg中的作用和应用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获取重组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溶血素(Ehx)保护性片段,并研究其基本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方法PCR法从EHECO157-SMR2菌株克隆O157:H7的HlyA亚单位的N端片段(436个氨基酸),T-A克隆后构建表达载体pET-28a(+)-HlyAN436,测序鉴定后转化到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初步纯化后免疫动物。结果Hly-AN436成功地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以及一定的免疫保护性。结论Hly-AN436蛋白有可能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对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进行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和黏膜佐剂活性分析。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不耐热肠毒素B基因,将此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ET 11C,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然后采用D(+) immobilizedgalactose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后重组LTB为佐剂,与幽门螺杆菌重组尿素酶B亚单位蛋白(rUreB)共同口服和滴鼻免疫BALB c小鼠,分析重组LTB的黏膜佐剂活性。结果 PCR扩增出390 bp LTB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5%。重组LTB蛋白的表达率为6%,以胞周质分泌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后蛋白纯度大于95%。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神经节苷脂GM1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动物试验表明,重组LTB与rUreB抗原共同口服和滴鼻免疫小鼠后的特异性血清IgG及鼻腔、气管、胃黏膜和小肠黏膜sIgA水平显著高于单独rUreB抗原免疫组(P<0.05)。结论 所获得的重组LTB具有较好的黏膜佐剂活性,为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8.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感染后若不治疗,将持续存在并对胃的生理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目前幽门螺杆菌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随着耐药率上升,疫苗成为理想的对抗手段。在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工程中,动物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简要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建立需考虑的因素,根据菌株特性确定感染使用的菌株,再根据菌株确定动物种属,然后再细化感染细节,从而使模型更接近于人类感染情况,才能进一步验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9.
T细胞免疫应答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抗感染和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作用.根据TCR两条肽链构成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αβT细胞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γδT细胞由于其分布特点和应答的非MHC限制性,在固有性免疫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也逐渐被揭示.γδT细胞是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线防御细胞和进程效应细胞,它在微生物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就γδT细胞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0.
Cefditoren是一种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 ,在日本已成功使用多年。作者用琼脂稀释法、肉汤稀释法、E试验和纸片扩散法测定了cefditoren对 6 5株青霉素敏感 (MIC≤ 0 0 6mg/L)、6 8株中度敏感 (MIC0 12 5~ 1 0mg/L)、6 7株耐药 (MIC≥ 2 0mg/L)的肺炎链球菌的抑制效力。结果显示 :青霉素G的MIC50 和MIC90 为青霉素敏感株 0 0 3和 0 0 6 ,中度敏感株 0 5和 1 0 ,耐药株 2 0和 4 0 (mg/L)。而cefditoren的MIC50 和MIC90 为 :青霉素敏感株 0 0 16和 0 0 3(琼脂稀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