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1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葡激酶(r-Sak)和益活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2药合用的协同作用.[方法]1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n=18)、造模(B)组、益活清胰汤治疗(C)组、r-Sak治疗(D)组及益活清胰汤合用r-Sak治疗(E)组(均n=36).每组随机选9只用于测定18 h存活情况,SAP造模术后6、12、18h各取9只测定胰腺血流量,计算腹水量,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O),并在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变化.[结果]A、B、C、D和E组大鼠18 h存活数分别为9、2、6、7、8只.A、C、D、E 4组SAP术后6、12、18 h AMY、LPO、腹水均较B组明显降低,C组较D组低,E组较C、D组低(均P<0.05).术后各时点B组胰组织血流量呈逐渐下降趋势,B、C、D、E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5).C、D、E 3组各时点胰组织血流量降低值<B组,D组<C组,E组<C、D组(均P<0.05).C、D、E组胰腺的病理损伤程度较B组减轻.[结论]r-Sak及益活清胰汤均对大鼠SAP具有治疗作用,且2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基因芯片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因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至今,芯片技术已在医学领域中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诊断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基因芯片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基因芯片能同步进行微生物的诊断和测试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现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03.
聚乳酸及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体外降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聚乳酸与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的体外降解特性。方法 采用奥氏粘度计或凝胶层析法 (GPC)测定分子量 ,并考察其重量与形态的变化。结果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开始降解的时间早于聚乳酸 ,而在相同时间内 ,前者的重量和分子量下降也较后者明显。结论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亲水性优于聚乳酸 ,是较理想的亲水性药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O1 5 7∶H7紧密黏附素 (intimin)免疫保护性片段 (intiminC30 0 )。方法 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O1 5 7∶H7基因组扩增紧密黏附素及其免疫保护性片段的编码基因eae与eaeC30 0 ,T A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 2 8a(+) eae及pET 2 8a(+) eaeC30 0 ,经测序鉴定后转化E .coliBL2 1 (DE3) ,IPTG诱导表达 ,PAGE检测。结果 PCR法自EHECO1 5 7∶H7基因组扩增出了约 2 80 0bp和 90 0bp的目的片段 ;原核表达质粒pET 2 8a(+) eae及pET 2 8a(+) eaeC30 0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转化E .coliBL2 1 (DE3)后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率约 2 5 %和 30 %;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 96× 1 0 3和 35× 1 0 3,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结论 EHECO1 5 7∶H7紧密黏附素免疫保护性片段经基因克隆后获得了较高的表达量 ,为进一步的生物学性质及免疫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以其无创优势倍受青睐.尿素呼吸实验和粪抗原被称为是Hp感染活动性检测;而血清和尿液抗体是检测Hp的标记物,并不能说明感染是否正在进行,所以被称之为被动检测.非侵入性检测被广泛推荐用于初次感染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初筛感染的可能性、检测方法的特性及其性价比.作者对现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7.
CEL-1000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肽,它在抗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制方面具有潜在的佐剂活性,能促进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方法 采用溶菌酶加超声破菌的方法抽提包涵体 ,以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 ,变性条件下以阴离子柱层析进行首步纯化 ,复性后再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对纯化的样品进行了SDS PAGE、HPLC、N端氨基酸序列、免疫印迹及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 rhIL 18在大肠杆菌中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 ,所提取的包涵体中重组蛋白纯度可达到 80 %以上 ,包涵体经二步柱层析纯化后 ,HPLC分析纯度达 98%以上 ,SDS 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约 19× 10 3 ,N端 15个氨基酸序列与预期一致 ,生物学活性分析证实纯化的rhIL 18具有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产生IFN γ的能力。结论 所建立的纯化rhIL 18的方法简便有效 ,为开展rhIL 18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及其大规模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9.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人类病原菌,由它引起的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可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现就目前常用的几种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鞭毛粘附素基因hpaA,筛选Hp疫苗有效抗原成分。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基因组中扩增hpaA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HpaA(rHpaA),鉴定rHpaA蛋白的表达形式。结果 pPHA重组菌以包涵体形式表达rH-paA,表达量约占全菌的35%。纯化后的rHpaA免疫家兔获得了高效价的兔抗HpaA抗血清,且该抗血清能够与不同Hp菌株中相应分子量条带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Hp引起的RBC凝集现象。结论 Hp鞭毛粘附素HpaA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能够高效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