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MSCT成像技术在左心室功能及冠脉径线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MSCT心脏扫描,分别对左心室容积、室壁厚度、射血分数和室壁收缩增厚率及左、右冠脉主支内径进行测量,MSCT测得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MSCT测得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射血分数(EV)、心肌收缩末期厚度(EST)、心肌舒张末期厚度(EDT)及室壁增厚率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性较好,测量结果MSCT略小于超声心动图,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MSCT与数字减影冠脉造影左、右冠脉主支内径的测量值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CT在左心室功能及冠脉主干径线测定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剂量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30例,均行G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注射剂量分别为65 ml和45 ml.对冠状动脉成像进行评价.结果 每例均对冠状动脉13个节段进行分析(共780个节段).728个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要求,52个节段因钙化严重或运动伪影无法满足管腔评分.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使用合理的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题下,可以适当降低对比剂剂量.  相似文献   
63.
螺旋CT双相扫描在肺气肿诊断与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螺旋CT双呼吸相扫描对肺气肿诊断与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肺气肿患者行全肺双相扫描及局部感兴趣区HRCT薄层扫描,计算全肺、肺内各区双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及CT临界值。结果:(1)50岁以上正常人双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为45%-65%,重度肺气肿患者为20%-30%,中度患者为32%-48%;(2)肺气肿CT临界值为:深吸气相-953.30,深呼气相-914.62HU。结论:螺旋CT双相肺容积测定结合HRCT薄层扫描,对评估肺功能尤其是局部肺功能及诊断早期肺气肿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64.
<正>患者女,40岁。阵发性头痛伴言语不利7个月余入院,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刺痛,双侧颞部为著,休息后缓解,偶伴有言语不流利,未行治疗。查体:神志清,专科查体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颅脑MRI:左侧颞顶叶见团片状囊实性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内见小结节状短T1信号灶,最大截面约5.2 cm×4.6cm,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周围见大片状长T2水肿区(图1a~1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可见肿瘤实质区为明显的高灌注改变,同时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erritorial-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分别标记左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发现肿瘤大部分的血供来源于左侧颈外动脉,少部分血供来源于左侧颈内动脉(图2a,2b)。磁共振融合成像MAGiC扫描,测得肿瘤处的T1值1 683 ms,T2值1...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颅内动脉瘤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CTA及DSA检查,CTA检查采用VR技术进行后处理,同时辅助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MIP),DSA常规行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造影。观察对比两者对瘤体和瘤颈的大小、比率,分叶、分支毗邻的显示情况。 结果经CTA VR发现颅内动脉瘤35例共41个,经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瘤35例共42个。VR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89.1%。容积重建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形态、分支及与临近结构的关系,对于动脉瘤瘤体/瘤颈比也有准确的显示。 结论CTA VR成像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对了解颅内动脉瘤的三维结构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将DSA与CTA技术结合将有利于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观察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66.
67.
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对33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合常规血管造影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CTA)的准确性。结果在693个动脉节段中,683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以DSA图像为标准,对于动脉完全闭塞,CT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6%(95%CI,94.9%~100.7%)、98.9%(95%CI,98.0%~99.8%)、98.7%(95%CI,97.9%~99.5%)。CTA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9%(95%CI,97.4%~100.4%)、99.4%(95%CI,98.7%~100.1%)、99.3%(95%CI,92.4%~99.9%)。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方法:对89例怀疑冠心病或冠心病复查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分析成像质量,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pitch值与心率的关系,替代(override)功能的应用价值,从而优化扫描参数。结果:①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脉成像质量成负相关;②心率与扫描/重建方式及pitch值存在相互对应关系;③心率替代功能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CT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结论:通过控制心率及心率波动,选择心率替代功能,采取适当的扇区扫描/重建模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9.
肝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其他包括肝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脏囊腺瘤和脂肪瘤等.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是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性)两种,其他比较少见的肝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肉瘤和胆管细胞囊腺癌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在盆底痉挛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明确诊断为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及22例排粪造影未见异常者的图像资料,测量静息状态下和力排时的肛直角并计算两组的肛直角差。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21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合并有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等其他异常;盆底痉挛综合征组静息时和力排时肛直角及其差分别为(103.2±8.62)°、(92.8±7.38)°、(10.4±7.9)°;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7.4±12.7)°、(137.1±10.4)°、(19.7±12.4)°。两组肛直角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能为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