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探讨传统中医调神与治未病的关系,认为未病从心开始是人类心身疾病的重要特点;神者,亦即正气,养生和治疗务必本于神;如果患病不愈,在于神不使,因此,治未病要从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入手,并紧紧抓住认知矫治这个关键,调神一定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82.
服刑罪犯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服刑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9名服刑罪犯进行团体测试,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9名犯人心理健康各因分子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尤以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项目评分为著.结论 服刑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异常,提示应注意心理疏导和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公务员性生活质量对幸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以及WHOQOL - 100中关于性生活的评估项目对广州市241名公务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90.8%的调查对象自陈存在着某些性生活困难的烦恼,公务员性生活质量得分与常模相比,并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公务员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水平,明显低于常模.结论:公务员的性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改善性生活质量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幸福感指数.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抑郁分量表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被试同时实施MM P I抑郁分量表测验与房树人绘画测验。结果①21项绘画特征与抑郁量表T分显著相关(r=-0.452~-0.337或0.339~0.374,均P0.05);②多项绘画特征与8个量表条目组原始总分显著相关(r=-0.474~-0.335或0.340~0.562,均P0.05)。结论 MMPI抑郁分量表与多项房树人绘画特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6.
背景:中国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还以每年超过10%的增量扩大,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供体短缺问题。导致目前中国器官供体短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中国公民究竟如何看待遗体器官捐献,他们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公民遗体器官捐献行为的实施?目的:了解中国传统观念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900名接受问卷调查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br〉 结果与结论:①有55.16%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他人,有24.22%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11.94%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其实是自己生命的延续。②有70.00%的民众认为捐献的器官应该用于器官移植事业,以便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其平均得分为2.53分;而建议将捐献器官应用于医学教学用和病理解剖用的比较接近,平均得分依次为1.72和1.75。③有65.01%的民众支持采取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24.33%的民众支持采取脑死亡的标准判断人死亡,还有10.66%的民众认为不清楚采取什么方式。④有50.52%的民众认为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其次是捐献程序和家属感情。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影响民众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大部分民众认为以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为最佳方法,认为捐献器官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别人,捐献的器官应首先应用于器官移植,以便挽救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87.
道德修养与道德观转换的身心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道德问题与心身健康问题并不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事实上,这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话题。道德修养是一种塑造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和心理训练;而道德观的改变往往是在经历心理危机后对人生重新审视后的格式塔式转换,它是一种可能带来双向身心效应的人格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去向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知识、技能要求为背景,介绍了该校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知识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89.
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是高等教育中一些基本问题 ,但似乎只有规模和效益最使人注目 ,而质量和结构问题却常被人忽视。其实 ,教育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才是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性意见》([2 0 0 1]5号 )是一份应该引起十分重视的文件。文件中指出 ,目前我国高校学科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是 :国家未来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供给不足 ;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薄弱 ;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 ;重外延发展、…  相似文献   
90.
中国传统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情志相胜疗法 1、治疗原理 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人的各种情志之间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有忧;恐伤肾,思胜恐。”这就是说,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到调和。王冰注上述《内经》条文时解道:“悲发而怒止”;“恐致则喜乐皆泯胜喜之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