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诊断皮肤微血管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大鼠耳部皮下血管作为鲜红斑痣模型,应用OCT系统对大鼠耳部皮肤进行成像。将OCT扫描图像与大鼠耳组织病理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大鼠耳组织病理学图像进行比较,OCT图片可清晰分辨大鼠耳部皮下微血管,并可得到血管直径及深度的量化信息。结论 OCT对鲜红斑痣等皮肤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在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过程中,除光动力效应产生的活性氧物质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外,组织吸收激光产生的热效应也可能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了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坏死和凋亡率,以期了解光动力中的热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早期食管癌患者1例,静脉推注PSD-007 5 mg/kg后6 h,以激光波长630 mn、功率密度150m W/cm~2半导体激光照射病灶,照射时间30min,能量密度270J/cm~2.术后1、4和8周胃镜观察治疗局部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4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近期观察显示,患者在一次PDT术后即获得痊愈,且在术中及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光动力治疗早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微创,选择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避孕失败,要求终止妊娠,通常应用刮宫术、引产术,其手术操作并发症多,孕妇对手术有恐惧心理。药物流产简便,安全有效。痛苦小,无创伤容易被广大妇女接受。我站于1992年至2006年应用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合益母丸终止妊娠共120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治疗残胃复发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胃癌术后残胃复发癌患者1例,于2000~2005年间先后进行4次光动力治疗。静脉推注光敏剂5mg/kg(前3次为HpD,第4次为PSD-007)后36~48h,在胃镜下应用金蒸气激光(波长627.8nm)以点状光纤进行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为100~200mW/cm2,照光时间20~30min,能量密度为120~360J/cm2。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长期随访,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术后4~5周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局部癌灶消失,随访5~10年胃镜及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术中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残胃复发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重复进行的微创治疗,不破坏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完整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6.
皮肤创面愈合涉及多种复杂生物学效应,是不同的组织结构及大量浸润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慢性皮肤创口如糖尿病足皮肤溃疡创面,下肢静脉曲张溃疡创面等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欠佳,LED及弱激光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光生物学作用,通过促进胶原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微血管新生以及组织重建从而减少疼痛和缩短治愈时间因而全方位应用于临床。本文就LED及弱激光在皮肤创面修复愈合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亚苄基环戊酮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对生物膜内不同生长阶段白念珠菌的杀伤规律及生物膜胞外多糖的损伤作用,初步探讨该光敏剂对真菌生物膜的光动力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1)光动力对生物膜内白念珠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分为PDT组、单纯光敏剂组、单纯照光组和空白对照组四组。PDT组:不同浓度光敏剂P(10,25,50和100μM)与生物膜避光孵育1 h后,532 nm激光照射,根据光照剂量分为两组:PDT1组功率密度为40 m W/cm~2,照射时间10、15和30 min;PDT2组光照时间为10 min,功率密度为40、60和80 m W/cm~2。单纯光敏剂组:只加入光敏剂,孵育1 h,不予激光照射。单纯照光组:不加入光敏剂,生物膜中加入PBS后给予激光照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光敏剂,不予激光照射。处理后用XTT法测定各组菌的存活率;(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2-PDT对生物膜各组分的破坏:按光敏剂浓度分为低浓度组(10μM)和高浓度组(100μM),分别给予40和80 m W/cm~2的532 nm激光照射10 min,处理前后的生物膜内加入LIVE/DEAD和Con 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P2浓度为100μM时,40 m W/cm~2照射10、20和30 min(光剂量分别为24、36和72 J/cm~2)可使生物膜内细菌存活率分别下降40.4%、66.9%和88%;用80 m W/cm~2照射10 min(光剂量为48 J/cm~2)可使生物膜内细菌存活率下降99.2%,在10μM时也可使存活率下降92.1%。CLSM结果显示低浓度组PDT只能灭活孢子和芽管,不能杀灭菌丝态的白念珠菌;PDT后胞外多糖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提示PDT可破坏生物膜胞外多糖。结论:P2-PDT对生物膜内的孢子、芽管和菌丝态的白念珠菌以及胞外基质中的多糖都有灭活作用;孢子和芽管对P2-PDT的敏感性比菌丝强;P2-PDT对生物膜内菌的灭活是浓度依赖和光依赖。  相似文献   
48.
黄连素对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全血培养,以植物血凝素(PHA)或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激活化淋巴细胞,双荧光染色及溶血获取有核细胞后,以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表达活化抗原CD69和CD25的水平,并以碘化丙锭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7-AAD活染分析细胞死亡率。结果:浓度为100μmol/L和50μmol/L的Ber对PDB+Ion或PHA激活T细胞表达CD69有明显抑制,而25μmol/L的Ber抑制效应无显著性;随时间延长,对CD69表达的抑制程度下降;对于CD25表达,上述3个浓度的Ber抑制作用均有显著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这3个浓度的Ber均能明显阻止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M,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没有时相特异性。活染分析显示Ber对淋巴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Ber通过干扰早期活化信号转导通路而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波长为810nm、980nm半导体激光与1064nm的Nd∶YAG激光对离体肌肉组织间光凝的效果,为临床光凝治疗中激光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新鲜离体猪肉组织为实验对象,将75mm长的21G脊髓穿刺针插入肌肉组织进行光凝。三种激光均按能量分为180、300、1500J三组,每组又按输出功率分为3、5W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及病理确诊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和鳞癌患者各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 5 mg/kg后6 h,应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以点状光纤照射,激光功率密度150 mW/cm2,每个光斑照射10~30 min,能量密度90~270 J/cm2。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4~5周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例患者累计治疗18处病灶,其中15处病灶经1次治疗,2处病灶经2次治疗,1处病灶经3次治疗后痊愈,未见瘢痕形成。2例患者病灶愈合后均无口腔功能及感觉变化。结论光动力疗法具有靶向性好、选择性高、安全可靠、创伤小、可重复应用和对口腔功能无明显损害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值得推广的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高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