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56篇 |
内科学 | 49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新 洪建国 辛建保 吴昌归 薄建萍 张天托 王长征 蔡绍曦 刘纯 邱晨 黄建安 赖国祥 孔灵菲 刘春涛 马壮 黄克武 杨和平 周建英 陈卓昌 孙培宗 孙耕耘 王立波 唐素萍 陈志敏 李昌崇 赵德育 林荣军 郑跃杰 向莉 周小勤 陈育智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8(4):341-344
目的 评价和调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常规临床治疗哮喘的疗效和使用情况.方法 开展多中心、开放的、非干预性调查研究,观察哮喘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12周后的哮喘控制情况,以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与改良的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5)平均分值为主要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共入选受试者360例,其中成人哮喘228例,儿童哮喘132例.经12周治疗后,所有患者ACQ平均分值由治疗前的2.03(成人2.20,儿童1.74)下降为0.60(成人0.78,儿童0.29),ACQ5平均分值由治疗前2.47(成人2.24,儿童1.76)下降为0.47(成人0.62,儿童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常规临床应用时可以有效地改善哮喘,并达到哮喘的良好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哮喘气道重构的病理特点,探讨气道重构的机制,为哮喘防治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析其气道炎症的变化;支气管-肺组织行HE、天狼猩红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支气管黏膜、管腔、气道平滑肌和上皮下胶原的病理改变。结果反复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大鼠出现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增多,②支气管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上皮下胶原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结论气道重构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气道平滑肌增生和胶原沉积是气道重构的主要原因,气道重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性 ,2 0岁 ,于 2 0 0 0年 7月 17日因“间断咳嗽 1年 ,伴咽部异物感 1个月入院”。1999年 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少量泡沫痰 ,近 1个月伴咽部异物感而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 ,间接喉镜检查咽腔、声带正常 ,但发现“气管前壁黄白色斑块”而转来呼吸科。查体 :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两肾、肝、胆、脾、胰B超正常。唾液及泪腺分泌试验正常。肺通气功能检查及胸部X线片正常。颈部及肺部CT检查发现自甲状腺下极水平至气管分叉水平气管壁上点状钙化影 ,双肺及纵隔未见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全程大量小结节样粘膜突起 ,… 相似文献
3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肺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测定及分析26例SLE患的肺通气、肺容量、弥散功能及胸部X线与肺功能变化特点。结果 77%(20/26)病例出现弥散功能减退,50%(10/20)病例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0%(6/20)病例出现小气道阻塞,20%(4/20)病例出现轻度肺气肿。胸片异常的SLE组患肺功能参数(肺活量、呼气容积、肺总量、弥散功能)均低于胸片正常组,SLE患在胸部X线出现明显间质性改变以前,弥散功能已出现降低(67%,8/12)。结论 弥散功能的测定较X线敏感,建议将弥散功能的测定作为SLE患肺部受损的早期监测指标及病情程度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方剂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医学营养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下降差值、BMI下降差值、腰臀比下降差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 相似文献
36.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对大鼠哮喘模型中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 ,探讨PS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设立正常组、哮喘组、生理盐水 (NS)处理组及PS处理组 ,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检测血清中NO-2 /NO-3 、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正常大鼠的血清NO-2 /NO-3 、MDA及SOD分别为 (10 6 73± 34 96 ) μmol/L、(17 79±5 6 8)nmol/mL、(81 80± 7 93)U/mL ;哮喘组分别为 (410 2 3± 86 77) μmol/L、(32 4 2± 6 11)nmol/mL、(34 72± 12 95 )U/mL ;NS处理组分别为 (45 2 86± 85 2 7) μmol/L、(34 0 8± 7 83)nmol/mL、(2 8 89±13 19)U/mL ;PS处理组分别为 (2 70 19± 82 0 9) μmol/L、(2 6 2 4± 5 92 )nmol/mL、(78 5 2± 7 11)U/mL。哮喘组血清中NO-2 /NO-3 和MDA含量高于正常组 (P <0 0 1) ,SOD活性低于正常组 (P <0 0 1) ;NS处理组与哮喘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S处理组血清SOD活力明显高于哮喘组 (P <0 0 1) ;NO-2 /NO-3 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哮喘组 (P <0 0 1) ;PS处理组NO-2 /NO-3 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S干预可影响哮喘大鼠体内氧化 /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116例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镇江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43例;年龄23~96岁,平均(55.1±14.0)岁。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送达医院时的生命体征等。结果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占全部患者的22.4%,65岁以下患者占78.4%。卒中患者以男性居多(62.9%),城市居多(72.4%)。从卒中症状开始到到达医院的时间平均为27 h(范围为0.5~72 h)。40例患者(34.5%)在症状出现后4.5 h内(窗口期)到达有溶栓能力的医院。患者总体NIHSS为(15.71±7.52)分,出血性卒中患者[(17.54±7.54)分]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4±7.15)分](P<0.05)。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平均GCS评分为(12.12±3.35)分,缺血性卒中为(13.07±2.56)分,出血性卒中为[(11.11±3.80)分](P<0.05)。结论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治的卒中患者以65岁以下患者为主,男性居多,尽管患者意识水平尚可,但普遍病情较重,而且仅约1/3患者能短时间到达医院。因此,社会、媒体和医疗机构应积极的宣传,使人们提高对危险因素和卒中的认识。急救中心也应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究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MM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三药化疗方案治疗MM的疗效显著,可调节骨代谢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 患者肺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测定及分析 26例 SLE 患者 )的肺通气、肺容量、弥散功能及胸部 X 线与肺功能变化特点。果 77% 20/26)病例出现弥散功能减退,50% 10/20)病例出 ( (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30% 6/20) ( 病例出 现小气道阻塞20% 4/20)病例出现轻度肺气肿。胸片异常的 SLE 组患者肺功 (能参数 肺活量、呼气容积、肺总量、弥散功能)均低于胸片正常 (组,SLE 患者在胸部 X 线出现明显间质性改变以前,弥散功能已出现降低 (67%,8/12)。结论 弥散功能的测定较 X 线敏感建议 将弥散 功能的 测定作为 SLE 患 者肺部 受损的 早期监测 指标及病情程度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