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哮喘气道重构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个结构相关的生长因子大家族的一员,具有广泛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肺组织中多种细胞如肺泡巨噬细胞和肺纤维原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可合成TGF-β。发作期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以及在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气道黏膜活检标本中,TGF-β为过度表达。TGF-β可加重气道上皮的损害,刺激成纤维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诱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而导致气道上皮下纤维化,在哮喘的气道重构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针对TGF-β治疗成为防治哮喘气道重构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CRP)的表达,探讨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碘化丙啶DNA染色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及20名正常人(正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步测定相应T淋巴细胞内CCRP、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kipl)、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水平.比较哮喘患者和正常人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S期、S+G2/M期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9)%和(25±10)%,对照组分别为(5±4)%、(11±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哮喘组G0/G1期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为(76±10)%,对照组为(9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T淋巴细胞内P27kipl的表达水平为 (4.0±2.4)%,对照组为(6.7±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组cyclin E、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24)%、(9±7)%、(6.4±5.9)%,对照组分别为(6±5)%、(4±4)%、(3.4±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T淋巴细胞内CCRP异常表达与发作期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有关,将CCRP作为调控靶点,可望成为治疗哮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首例H5N1型人禽流感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H5N1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一例H5N1型人禽流感患者,采用荧光定量RT-PCR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流式细胞术监测细胞免疫,即时动态的放射学检查、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即时的细菌学检查监测细菌感染情况和抗生素治疗效果。采用抗病毒、禽流感恢复期血浆、机械辅助通气、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抗生素、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并继发严重肺部细菌感染。联合奥司他韦和禽流感患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患者体内的病毒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和清除;机械通气、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有效控制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多黏菌素治疗有效控制广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免疫调节治疗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结论H5N1型人禽流感病情重、进展快,严重的ARD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主要临床特征。早期清除病毒、及时正确的对症辅助支持治疗、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值得进一步探索。恢复期血浆治疗是重症禽流感治疗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余3例患者病情加重,1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BiPAP对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我国卫生部公布的28例高致病性禽流感A/H5 N1病毒感染(简称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评估其临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总结我国2005年11月至2008年5月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28例人禽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fisher)检验.结果 我国28例人禽流感病例中,男13例,女15例,治愈10例,死亡18例.发病中位年龄为29岁(6~62岁),发热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100%).治愈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测白细胞为(4.0±1.9)×109/L,淋巴细胞为(1.09±0.49)×109/L,,血小板为(116±39)x 109/L;死亡患者分别为(5.1±2.9)x 109/L、(0.98±0.44)x109/L 及(101±40)x109/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与死亡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73±246)U/L和(272±263)U/L,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1016±568)U/L和(1512±1052)U/L,肌酸激酶分别为(1099±1590)U/L和(2534±4281)U/L,肌酸激酶同T酶分别为(28±30)U/L和(125±197)U/L.死亡患者发病初期LDH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8倍以上者6例.疾病极期均出现舣侧肺部病变.22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治愈患者中5例,死亡患者中17例;急性肾损伤9例,均死亡.奥司他书抗病毒治疗的10例中,6例康复,4例死亡,康复和死亡患者开始使用奥司他韦的时间分别为(6.5±3.0)d和(11.8±3.3)d.28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丁抗牛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开始碰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和疗程治愈患者与死亡患卉无差异.结论 (1)发病初期LDH升高大于正常上限8倍以上者预后不良;(2)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急性肾损伤者预后差;(3)发病早期应用有效抗病毒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多种炎症基因表达增加或异常表达为特征的疾病.RNA干扰技术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技术,广泛用于肿瘤、传染病等疾病治疗的研究中.近年RNA干扰技术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以及基因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RNA干扰在哮喘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方剂配合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医学营养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下降差值、BMI下降差值、腰臀比下降差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  相似文献   
18.
邱晨  陈升汶 《临床荟萃》1997,12(4):163-164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TBLB)是目前肺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我院呼吸内科1993年4月~1996年4月共进行TBLB 30例次,现就本组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入囊肿性痤疮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加以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治愈者停药3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4.0%、96.0%和5.4%,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对应P<0.05和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制定新型随访制度,利用随访平台管理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了健康管理师、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金字塔式三级责任制,专业问题逐级汇报解决。利用网络医院APP、电话和短信3种方式主动发起随访,接受网络和电话两种咨询方式。该制度可提高诊疗准确性及医疗质量,加强了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