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患者,女,6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及剑突下隐痛,伴而部及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查尿蛋白3+,24 h尿蛋白量3.4 g,血白蛋白25 g/L,Scr 48 μmol/L,CT示胰腺领前上方有可疑结节,于2010年10月5日入我院肾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病史8年.入院查体:血压140/88 mm Hg,面部水肿,肝肋下 1.5 cm,莫菲征阳性,双下肢水肿,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12.
运动致急性肾衰竭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运动致急性肾衰竭(EIARF)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7年收治的3例EIARF患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资料。结果:EIARF临床表现为厌氧运动后恶心呕吐、腹痛、腰痛,血肌酐、尿酸升高,尿渗透压降低,伴或不伴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肾脏病理1例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结论:EIARF少见,早期易误诊,临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重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本院是最早开展此项手术的国内医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现报告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本科成功对15例重症甲状旁腺亢进患者采用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阿霉素肾病大鼠建立微小病变肾病模型,以霉酚酸酯(MMF)进行干预,检测nephrin的表达,研究霉酚酸酯对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18只,分为肾病模型组、MMF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入阿霉素7.5mg/kg,治疗组大鼠于注药次日开始使用MMF20mg/(kg·d)灌胃。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第28天各取大鼠6只,检测尿蛋白、血生化指标;并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内nephrin蛋白水平。结果肾病组尿蛋白第28天达高峰;血清清蛋白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第28天尿蛋白、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较肾病组减少(P<0.01),血清清蛋白较肾病组增加(P<0.01)。免疫组化、Westernblot结果提示肾病组较对照组第28天neph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治疗组第28天nephrin蛋白表达较肾病组下调(P<0.01)。结论阿霉素诱发的微小病变肾病发生与nephrin表达异常有关,霉酚酸酯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微小病变型大鼠肾损伤,其作用与影响nephr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20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的介入性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选择性肾动脉内注射肾上腺素的肾静脉造影法对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效果及留置肾动脉、肾静脉导管,区域性溶栓对肾病综合征(NS)合并肾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NS经肾静脉造影确诊有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基础上,用介入性经皮穿刺,将导管插入到肾动脉及肾静脉,固定后给尿激酶冲击继而予微泵以维持量持续7~14d区域灌注溶栓治疗。结果 20例区域溶栓患者,溶栓后7—14d浮肿及腹水消退、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改善。随访并继续常规方法治疗3-9个月,15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无明显出血等副反应。结论肾动脉、静脉留置导管区域灌注尿激酶方法溶栓效果好,可提高NS治疗缓解率。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8)往往病情危重,伤情复杂,并发症多,在治疗过程中可并发急性肾衰竭。肾血流量减少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也与大剂量甘露醇的应用有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用甘露醇已列为常规,所引起的肾衰竭被称为甘露醇性肾病或渗透性肾病,已受到临床重视。早期发现肾衰竭的指标,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从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外科2004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4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例并发少尿型肾衰竭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6例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T2DM合并有肾脏疾病、有完整的肾活检病理资料的1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肾活检时血清CysC中位数水平分为血CysC水平>1.54 mg/L组(n=57)和血CysC水平≤1.54 mg/L组(n=56), 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无肾脏终点事件累积生存率, 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及阈值效应分析血清CysC水平与肾脏不良预后的关系,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ysC联合肾小管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总体及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不同肾病分期患者中对肾病预后的诊断价值, 以及时间依赖的ROC曲线评估血清CysC对T2DM患者3年内的肾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血清CysC≤1.54 mg/L的患者比较, 血清CysC>1.54 mg/L的T2DM患者肾功能较差、贫血更重且维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对人类移植肾组织P-糖蛋白表达影响的差异,分析两种药物肾毒性差异的分子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南京医科大学临床肾脏病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移植中心接受肾移植的患者60例,肾移植后时间均在3年以上,根据移植后免疫抑制方案不同将其分为2组,环孢素A组32例患者采用强的松(5mg/d) 骁悉(1.5g/d) 环孢素A(初始剂量为5mg/(kg·d))免疫抑制治疗;他克莫司组28例患者采用强的松 骁悉 他克莫司(初始剂量为0.1mg/(kg·d))免疫抑制治疗,强的松、骁悉剂量同环孢素A组。①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②移植肾活检,比较肾组织慢性移植肾排斥的班夫评分(Ⅰ级:间质浸润同时发现中度或重度动脉炎病灶;Ⅱ级:轻度或重度内膜炎或严重的动脉内膜炎并涉及>25%的腔体;Ⅲ级:跨壁动脉内膜炎和/或动脉纤维样变和内侧平滑肌细胞坏死伴随淋巴细胞炎症)及平均慢性化病变积分(由小管萎缩、动脉病变、间质纤维化3项评分得出的均值,其中每项0~3分,依次表示<25%,26%~50%,51%~75%和>75%的观察视野)。③免疫组织染色检测移植肾P-糖蛋白的表达并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其在近端肾小管染色强度(半定量为0~4级,0为阴性,4为最强)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环孢素A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量及血脂水平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肌酐清除率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P<0.05)。②肾毒性指标小管萎缩、动脉透明样变、间质纤维化的发病人数环孢素A组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环孢素A组慢性化病变积分也显著高于他克莫司组(P<0.05)。③P-糖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顶膜、基底膜和细胞浆内。环孢素A组的染色强度显著低于他克莫司组(3.1±0.7,3.8±0.4,P<0.01)。结论:应用环孢素A进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的患者发生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肾毒性的比率和程度均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其中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下是其可能的分子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新型硫酸葡聚糖(DS)血脂分离系统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简化血脂分离工艺,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50例患者共110例次血脂分离治疗,首先用单采机采集患者高脂血浆,按10ml/kg体重采集总量(600 ± 100)ml.然后血浆中加入静脉注射用DS作为吸附剂,Ca2 作为催化剂,DS特异性吸附LDL形成大颗粒,用离心法去除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 每次血脂分离治疗总胆固醇下降11%(6.52±0.5)和(5.8±0.4);三酰甘油下降15%(3.85±2.1)和(3.27±1.5);LDL-C下降20%(4.03±0.86)和(3.2±0.52);HDL-C保持不变(1.13±0.28)和(1.13±0.41);白蛋白保持不变(45±5)和(45±4),过量的Ca2 被阳离子树脂柱完全吸附.结论 新型DS血脂分离系统工艺合理、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特别是治疗费用低廉,更适合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纠正血脂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联机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有效控制干体重,可以延长患者寿命,减少并发症.如果干体重设置过低,将导致透析中发生低血压.设置过高,将导致机体内水潴留,而发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约80%的患者存在干体重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如何确定患者的干体重一直是血液透析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有关方法也很多,但很难有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本中心从2001年使用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4008H的联机血容量监测(BVM)功能,调整患者的干体重,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