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12.
本实验在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加自体肝细胞脾内移植的动物模型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通过术后2周、12周时病理组织学、电镜形态、肝化脾匀浆谷丙转氨酶含量、同位素~(99)mTc-HIDA摄取率及增殖指数等指标的对比分析,以观察PHGF对肝化脾增量的影响。发现:①移植术后2周,PHGF组肝化脾的组织形态学、谷丙转氨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移植术后12周,PHGF组脾内肝细胞生长好,数量、面积大,肝化脾匀浆谷丙转氨酶含量达2 324.8±400.8U/g、放射性计数达2 780.0±868.8、增殖指数达3.83±0.42%(对照组分别为:1 839.4±368.4U/g、868.7±169.0、2.89±0.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PHGF对加速肝化脾增量及缩短其再生周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促进肝化脾增量及缩短其再生周期的新途径。方法: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PHGF)与三七皂苷(PNGS)于自体肝细胞脾内移植(IHAP)的动物模型上,分别于移植术后2周、12周时对病理组织学、电镜形态、肝化脾匀浆谷丙转氨酶含量及脾内肝细胞增殖指数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移植术后2周,三七皂苷组脾内肝细胞水肿、变性程度较轻,肝化脾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达(928.0±268.1)U/g,较对照组[(639.4±138.4)U/g]明显增高(P<0.01);移植术后12周,肝细胞生长因子组脾内肝细胞生长好,数量、面积大,肝化脾匀浆ALT含量达[(2324.8±400.8)U/g],增殖指数(Ip达3.83%±042%[对照组分别为(1839.4±368.4)U/g、2.89%±0.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苷在早期对脾内肝细胞有一定的抗损伤保护作用,而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加速肝化脾增量及缩短其再生周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岁6个月,2010年3月8日因"发现左侧腹部包块10d"入院,入院时食欲胃纳好,无发热,无咳嗽、无咳痰,大小便通畅,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好,营养中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小分子SB431542、noggin和LDN1931897将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转分化成肠神经样干细胞的可行性,为先天性巨结肠的细胞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种子细胞。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当ADSCs传代至第3代时,加入小分子SB431542、noggin、LDN1931897以及肠神经培养基进行转分化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肠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情况。结果 ADSCs在含有3种小分子的肠神经细胞培养基中转分化培养7天后形成神经球样的细胞团。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发现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呈阳性表达,肠神经干细胞标记物Sox2呈阳性表达。结论小分子SB431542、noggin和LDN1931897可在肠神经培养基中将ADSCs转分化为肠神经样干细胞。ADSCs有可能作为先天性巨结肠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股沟斜疝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 ,我院近 2年来共收治 86例 ,其中 2 6例为双侧性腹股沟斜疝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6例中 ,男 78例 ,女 8例 ,年龄 9个月~ 13岁 ,中位年龄为 4岁 6个月。病史 6h~ 8年 ,中位时间为 1年 3个月。单侧 6 0例 ,右侧 5 3例 ,左侧 7例 ;双侧 2 6例 ,以左侧发病就诊术中探查右侧同时存在腹股沟斜疝 5例 ,以双侧发病就诊 3例 ,右侧术后左侧发生者 14例 ,间隔时间为 40天至 3年。 86例中合并交通性鞘膜积液 6 4例 ,合并有隐睾18例。体检发现有患侧睾丸较对侧缩小者 6例。早产儿 46例 ,胎儿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评估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经手术证实并治疗14岁以下小儿阑尾炎患者共208例,对评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评分分值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r=0.510,P〈0.01)。结论 提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与确定外科手术治疗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理微环境体外诱导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表达肝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悬滴培养ESC发育5~7d的拟胚体,将其离散细胞种植于不同的分化体系,观察ESC在自主分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或5%淤胆血清 HGF诱导下每天的分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以及细胞的糖原、甘油三酯、白蛋白及尿素氮合成功能,细胞吲哚氰绿(ICG)和荧光二乙酯(FDA)染色的情况。结果ESC自主分化难以控制,分化为3个胚层的细胞。HGF促进ESC向内脏内胚层和中胚层(心肌)分化,但两者仅能表达低水平的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引入淤胆血清的HGF诱导体系中ESC能分化为较为均一的多角形细胞,具有较高水平的糖原、甘油三酯、白蛋白和尿素氮合成能力,ICG和FDA染色阳性。结论自主分化和HGF诱导ESC表达肝细胞代谢的能力有限。体外模拟病理性微环境可诱导ESC定向分化为肝系细胞,并具有较高水平的肝细胞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股沟可触及隐睾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26侧腹股沟可触及睾丸的隐睾患儿进行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其中左侧隐睾8例,右侧隐睾12例,双侧隐睾3例。结果 23例中有20例隐睾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均能分离到足够长度的精索及输精管,使睾丸能通过腹股沟管顺利降至阴囊中而I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月睾丸发育良好,睾丸无回缩,均未出现睾丸萎缩、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等并发症。3例转为腹股沟开放性手术。结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可触及的隐睾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阑尾炎极为罕见,最近我院收治1例"腹胀、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阑尾炎性包块病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23d.因腹胀4d人院.G1P1,胎龄37+周,因"羊水过少"外院剖宫产出生,出生时呼吸稍弱,胸片示"新生儿肺炎",予氨苄两林等抗感染治疗后好转.4 d前患儿腹胀,胃肠减压等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院.检查:神清,哭声响亮.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