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估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的个体化差异,为多中心放疗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2例不同TMN分期的鼻咽癌患者,3名同一市级肿瘤中心医师以手工方式勾画每例患者的靶区(GTVnx)和危及器官(OAR)。以国家区域级肿瘤中心放疗专家手工修改和确认的靶区(GTVnx)和OAR勾画结构作为标准勾画。采用绝对体积差异比(△V_diff)、体积最大/最小比(MMR)、离散系数(CV)和体积相似性指数(DSC)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市级与国家区域级)医师之间和市级肿瘤中心3名医师之间的器官勾画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对不同TMN分期的鼻咽癌放疗计划器官的勾画差异。结果: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市级与国家区域级)医师之间勾画GTVnx体积差异明显,3名医生中的最大△V_diff、MMR和CV分别为97.23%±83.45%、2.19±0.75和0.31±0.14,平均DSC<0.7。同时,他们之间对于左右视神经、视交叉、脑垂体等小体积OAR勾画差异也较大,平均MMR>2.8,CV>0.37,DSC<0.5...  相似文献   
73.
放射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历经数十年,放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剂量适形性和摆位精准性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使用各种在线成像手段,在分次治疗前或治疗中获取患者影像,跟踪肿瘤靶区及周围器官位置、形状和密度的改变,引导调整摆位或修改治疗计划的影像引导放疗技术广泛进入临床应用。影像引导放疗可缩小治疗分次之间的摆位误差,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增益比,减少放疗副反应。本文基于现有证据,对影像引导在食管癌放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计划质量量化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RTOG 0615临床试验的剂量要求为基础,结合本中心临床需求设计鼻咽癌放疗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估计算模型,计算每个计划的计划质量指数(PQI)。选取123例鼻咽癌放疗病例,通过调节临床计划的处方剂量(±3%)并计算其PQI,来评估量化评价方法对处方剂量变化的敏感性。同时根据已有的30例临床计划,将算法评价方法计算结果与临床医生的选择相比较,验证评价方法与临床医师决策的一致性。结果:+3%、-3%处方剂量和原治疗计划3组计划PQI分别为68.27±9.84、63.93±12.78、79.33±12.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临床计划中,医师选择的计划的PQI为80.15±10.96,未被选择的计划PQI为74.78±9.41(P<0.01),量化评价算法与临床医生选择结果一致性为83.3%。结论:量化的计划质量评价方法对处方剂量较敏感,与临床医生选择有较高一致性,可以用于临床计划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75.
近十几年来,随着辐射直接显色(RC)剂量胶片灵敏度不断提高,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商业产品体系的完善,RC剂量胶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迅速拓展,成为医用放射剂量测量的有效手段。新类型的RC剂量胶片——EBT,标称测量范围0.1 cGy~80 kGy,空间分辨率更高,更近组织等效,使小射野剂量测量更准确。这对肿瘤放疗剂量的准确测量、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精确验证等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76.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不确定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研究探讨使用热塑面罩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摆位不确定度。方法选择首次放疔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9例,仰卧体位,个体化泡沫头枕,热塑面膜固定,将等中心点置于鼻咽腔附近,由三维激光灯在而罩上定出左、中、右3个原始十字标志点,并贴上直径约为0.3 mm的铅珠作为显像标记,然后行CT扫描。将CT图像通过网络传到Peacock的逆向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然后实施治疗。在治疗的一至六周,每周在CT模拟机进行重复扫描,共85次,扫描及固定和摆位方法都与进行计划CT时相同。将每周验证体位重复性的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通过读图软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19例患者的85次重复CT与计划CT比较,得出使用本面罩系统时,等中心点的平均位置坐标为(-0.84,+0.65,+0.01)mm;不同解剖骨性标记点在x、y、z 3个轴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89±0.69),(0.82±0.79),(0.95±1.24)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平均值为1.87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95%可信区间(CI)最大值7.24mm,最小值2.03mm,平均值3.82mm;第一周到第三周等中心点二维矢量位移95%CI的平均值是4.17mm,第四周到第六周的平均值是5.12mm。结论使用连续CT多次重复扫描的方法来研究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摆位不确定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辐射显色剂量胶片的特性及其在放射医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随着辐射直接显色(RC)剂量胶片灵敏度不断提高,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商业产品体系的完善,RC剂量胶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迅速拓展,成为医用放射剂量测量的有效手段。新类型的RC剂量胶片——EBT,标称测量范围0.1cGy~80kGy,空间分辨率更高,更近组织等效,使小射野剂量测量更准确。这对肿瘤放疗剂量的准确测量、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精确验证等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78.
第二届全国鼻咽癌放射治疗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31日至 1 1月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鼻咽癌放射治疗学术会议 ,来自全国 2 6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代表共有 2 75人与会。大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包括香港以及美国M .D .Anderson癌症中心、UCSF癌症中心和WilliamBeaumont医院等知名鼻咽癌放射治疗专家 ,对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和保证以及后期放射损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 2 8个专题报告和热…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在组织不均匀条件下,治疗计划系统(MONACO)中的有限笔形束算法(FSPB)与快速X射线体积元蒙特卡罗算法(XVMC)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计算精度差别,以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和各自的应用范围。方法 在非均匀仿真人体模型中,对两种算法模型计算的规则照射野及调强照射野的剂量精度,利用经过刻度的放射性铬胶片(EBT2胶片),进行剂量测量以及二维平面剂量的分析比对。结果 在非均匀仿真人体模型中,不同能量的X射线规则照射野,XVMC算法在不同介质中的剂量计算与胶片测量的结果偏差均在±2.00%范围内,而FSPB计算的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偏差除了15 MV射野为10 cm×2 cm情况下肺中的剂量偏差高达6.51%以外,其他条件下的结果偏差都在±3%范围内。调强放疗计划(IMRT)的胶片验证测量结果中,3%/3 mm γ通过率XVMC算法组>90%;FSPB算法组为80%~90%,且4%/4 mm γ通过率>90%。结论 当临床治疗病例的组织密度不均匀性较大、子野数较多时,XVMC算法的剂量计算精度优于FSPB算法,采用XVMC治疗设计胸腹部IMRT治疗计划可以将算法所引起的误差控制在±3%以内,而且可以避免由于算法原因所致的计划靶区剂量缺失。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EBT剂量胶片在临床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PDD)中的测量方法.方法 采用14.7 cm×5.1 cm的矩形射野,在同一张EBT胶片上进行5阶梯度的剂量刻度.应用上述刻度方法,针对4、6、8、10、12和15 MeV电子线,在小水箱中采用竖直和倾斜5°两种方式测量PDD,并与半导体探头的三维水箱扫描结果以及平行板电离室在小水箱中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当剂量胶片上端与水面平齐时,EBT测量的PDD曲线与两种探头测量的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并且倾斜和竖直测量两种方式无明显差异.当剂量胶片上端伸出水面时,在竖自测量方式下剂量建成区内测量结果明显低于其他测量结果,而倾斜测量方式下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的剂量刻度方式快捷可靠,可显著减少剂量胶片用量.在测量电子线PDD时建议将胶片倾斜一定角度进行,以便减小胶片上端与水面不平齐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