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研究铜锌比值不同的饲料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消退的影响。在“形成”实验末和“消退”实验末,低铜锌比饲料组与高铜锌比饲料组相比,血清铜值较小,锌值较大、铜锌比值较小、总胆固醇值较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较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重,各项对比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形成”实验末有关数据的相关性检验证实,铜锌比值与总胆固醇值,铜锌比值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总胆固醇值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计分值,均呈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本文认为,微量元素铜与锌,特别是铜锌比值,通过影响脂质代谢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低铜锌比饲料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2.
非洛地平是第二代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研究证实该药能选择性地扩张冠脉,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近几年有作者认为,非洛地平可减少急性血管阻塞所致的损伤面积,保护缺血心肌的舒张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氧消耗。但长期应用能否有效改善心脏供血则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对220例中老年高血压者经非洛地平及安慰剂双盲对照治疗4年后的心电图,以明尼苏达编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3.
脉压对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脉压 (P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 1991年 8月对山东省中老年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 ,对AMI事件的发病进行随访登记。到 1999年底 ,110 0 8例中老年人共发生AMI 117例 ,应用Cox回归分析PP对AMI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患者的PP均值[5 8.4 2mmHg(1mmHg =0 .133kPa) ]明显高于非AMI者的PP均值 [(5 0 .0 4mmHg) ,(P <0 .0 1) ]。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 ,老年人PP每增加 10mmHg ,AMI危险增加 2 9.8% ;在每一舒张压水平 ,PP每增加 10mmHg ,AMI危险增加 2 5 .7% ,但不独立于收缩压。中年人PP不是AMI的预测指标 ,而平均动脉压和舒张压则是。老年人PP≥ 5 0mmHg者患AMI危险为PP 4 0~ 4 9mmHg者的3.2~ 3.3倍 ,校正舒张压后依然如此 ;PP <4 0mmHg者AMI危险有增高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PP为老年人AMI新的预测因子 ,但不独立于收缩压。中年人AMI危险主要与平均动脉压和舒张压相关。②老年人PP≥ 5 0mmHg应作为AMI危险的界值 ,且PP 4 0~ 4 9mmHg时AMI的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心肌梗死(MI)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PCR技术对206例(MI89例)进行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MI组和对照组KK、KE、EE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7.1%、43.8%、19.1%和27.4%、38.5%、34.2%;等位基因K、E频率分别是59.00%、41.00%和46.58%、53.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K等位基因、吸烟增加了MI发病的危险,并对MI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结论中国汉族人群存在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ICAM-1基因469K/E多态性与MI的发病有关,K等位基因可能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6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将受试者分为4组:正常BMI+正常腰围组(正常组,n=194)、正常BMI+腰围增高组(单纯腰围增高组,n=195)、BMI增高+正常腰围组(单纯BMI增高组,n=196)及BMI增高+腰围增高组(BMI和腰围增高组,n=191).测定所有受试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根据受试者的血脂情况,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BMI和腰围增高组受试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2120±263 mm/s)和动脉硬化指数(3.35±0.8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及单纯腰围增高组和单纯BMI增高组(P<0.05).BMI和腰围增高组受试者的踝臂指数(0.72±0.15)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及单纯腰围增高组和单纯BMI增高组(P<0.05).单纯BMI增高组受试者的踝臂指数及动脉硬化指数与单纯腰围增高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BMI和腰围增高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均显著,且二者存在协同效应.结论 腹型肥胖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受损程度严重,BMI和腰围增高对动脉弹性功能受损有交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与心率震荡、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25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餐后血糖正常组(115例)、糖耐量减退组(79例)和糖尿病组(63例).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记录24h室性期前收缩数目、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减退组、糖尿病组震荡初始、24 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Tei指数明显升高(P均<0.01),震荡斜率、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值明显降低(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糖与震荡初始、震荡斜率、IVST、Tei指数、LVFS、LVEF、E峰、E/A相关.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心室结构、功能及心率震荡有关.  相似文献   
157.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球蛋白 ,主要作为凝血因子 参与凝血。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并可能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本文介绍了目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并就其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50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内皮素(ET)水平,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内回声并进行斑块分类.结果NOS降低或ET水平增高组颈动脉斑块积分、孤立性斑块个数明显高于NOS和ET水平正常组(P<0.05),且多为不稳定斑块.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受损导致一氧化氮(NO)、ET分泌失调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颈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家族成员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原发性高血压家族成员中的14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和105例非代谢综合征者(对照组)进行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T等位基因频率在代谢综合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7%比41%,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825CT/TT基因型与代谢综合征呈正相关.结论: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家族成员的代谢综合征发病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家族成员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0.
前壁心肌梗塞U波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6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V_3~V_6导联U波直立、低平及倒置等变化与异常Q波数目及射血前间期/左室射血时间比值进行分析,结果提示,U波改变的程度与心肌梗塞面积及心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