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总结非血液病患儿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7月期间北京儿童医院确诊或临床诊断的21例非血液病患儿发生IPA的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微生物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确诊5例,临床诊断16例,其中急件IPA 13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8例.高危因素:确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6例,可疑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例;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5例;有肺部基础疾病3例;白细胞减少1例;3例患儿无明显宿主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所有的急性IPA患儿影像均可见双肺多发结节样或刚块状实变阴影,伴空洞形成,10例有"空气新月征".所有的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患儿均可见单侧肺大叶实变伴有局部胸膜肥厚,实变区有空洞形成.微生物学检查:急性IPA和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患儿痰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2.1%和22.4%.所有培养阳性的痰液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涂片均发现有大量典型的曲霉菌丝.病理学检查:3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患儿行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均提示肺组织坏死,有肉芽肿性炎症,PAS染色找到曲霉菌丝和孢子.治疗和预后:15例采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单用或联合应用,12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死亡,该3例患儿均发生肺外播散.6例患儿未接受治疗,均死亡.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寒战、高热、低钾血症和一过性的BUN升高.患儿对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耐受性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发生于非血液病儿童的IPA绝大多数有高危因素或环境暴露史,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提示性.宿主(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表现是临床考虑IPA的重要线索,蕈复痰液病原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关键.早期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单用或联合用药可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32.
33.
痰液炎性细胞与儿童发作期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映气道炎症状况的痰液炎性细胞测定在哮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in等的诱导痰技术,对105例哮喘发作期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诱因组30例,非感染诱因组75例)的新鲜痰涂片进行迈-格氏加姬姆萨(May-Gruenwald′s Gimsa)复染法和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染色,做细胞学分类计数,测定痰液炎性细胞百分比,同步检测变应厚皮试和肺通气功能。结果:上呼吸道感染诱因组中痰液嗜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位数分别为4%、74%与非感染诱因组(分别为13%、30%)比较、两种细胞各组间差异无有显著性(P<均<0.01),非吸入激素组和不正规吸入激素组中的嗜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75%、15%,与正规吸入激素组(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嗜酸细胞型18型中12例为中、重度哮喘发作者(67%),气道阻塞明显,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的均值(66.09%)与嗜酸细胞型和非嗜酸细胞型(分别为84.16%、84.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痰液炎性细胞可能成为反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程度,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双硫仑样反应下引起心电图呈De Winter征样改变的原因,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以2018年5月10日我院收治的1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在双硫仑样反应下引起心电图呈De Winter征样改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因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后饮酒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后心衰患者在抗心衰药物包括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基础上加用基因重组人脑钠肽的疗效。方法104例心脏手术后的心衰患者,男58例,女46例,年龄1~83岁,肾功能正常患者79例,肾功能不全患者25例,经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明显。给予静脉微量泵推注重组人脑钠肽0.01μg(ks·min),平均维持35h。初步疗效观察指标为肺小动脉楔压(PAwP),终点疗效指标评价为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酐浓度(SCr)和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纳肽后PAWP降低35.2%(P〈0.01),MPAP降低14.6%,CI增加14.1%,MAP下降8.7%,SCr无明显变化。观察期间呼吸困难全部获得缓解,尿量明显增加,成人和儿童的临床疗效观察无明显差别。结论心脏手术后严重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和正性肌力药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纳肽,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有实验室证据的耐药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结核接触史、临床影像表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治疗方案及转归等。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均患有肺结核,2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4例合并支气管结核。结果 5例中2例经分子技术Xpert MTB/RIF检测诊断为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R-TB);1例经颈淋巴结穿刺脓液培养药敏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1例经痰培养诊断为泛耐药结核病前期(Pre-XDR);另1例是其父痰培养为MDR-TB。5例患儿诊断耐药结核病后,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包括二线抗结核药物在内的治疗方案。5例中2例治愈,2例好转,1例治疗失败。5例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儿童耐药结核病可通过分子技术Xpert MTB/RIF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表型耐药检测确诊,分子技术具有较高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儿童耐药结核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儿童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7.
儿童腹腔结核病30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儿童腹腔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30例腹腔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及预后资料,探讨各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结果 20例患儿初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另6例诊断为肺结核,初诊即诊断为腹腔结核者仅4例.30例中21例(70%)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均有腹部阳性体征(腹腔积液1O例次,腹部揉面感9例次,腹部压痛8例次,腹部包块4例次,肝脾肿大3例次).24例伴发腹腔外结核.PPD阳性28例(93%),腹部超声结果全部异常.剖腹探查3例,结肠镜活检2例,均获确诊;24例获临床诊断患儿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儿童腹腔结核病初诊时容易被误诊,应引起重视;大多数患儿具有消化道症状和体征;腹腔外结核的存在是协助诊断的重要依据;PPD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结肠镜和剖腹探查能够获得确切诊断证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类型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3年12月-2007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7例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型,临床、影像以及病理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在7例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3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3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1例为普通型问质性肺炎(UIP);(2)7例均有慢性咳嗽,6例伴有呼吸急促.除2例COP外,其余患儿肺部有中、细湿啰音和(或)爆裂音,1例UIP和2例NSIP有杵状指(趾);(3)胸部影像学改变:3例COP/BOOP肺CT表现为双肺多发实变阴影,位于肺外周,2例伴有小叶中心性结节和细支气管壁增厚,1例有细支气管扩张.3例NSIP肺CT均表现为弥漫磨玻璃阴影,伴有线状和网结状阴影,其中1例存在局灶性蜂窝肺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1例UIP肺CT表现为双肺散在小片实变,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蜂窝肺以及小叶间隔增厚;(4)病理改变:2例COP/BOOP患儿肺泡腔、肺泡管及细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形成,1例COP/BOOP患儿病理表现不典型.3例NSIP肺泡间隔增宽并见淋巴细胞聚集以及少量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浸润.1例UIP肺泡间隔增宽,明显纤维化、慢性炎症病灶以及少许相对正常肺组织共存;(5)7例患儿均采用泼尼松治疗,经4~12个月治疗,3例COP/BOOP患儿病情完全控制;2例NSIP患儿联用甲氨蝶呤或6巯基嘌呤治疗,症状消失,肺CT遗留少许肺囊泡;另1例NSIP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1例UIP患儿病情未控制.结论 COP/BOOP,NSIP,UIP可见于儿童.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型应结合临床、影像以及病理表现进行.激素是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首选药物,治疗反应因不同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39.
病毒与细菌感染引起小儿急性发热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初步判断细菌和病毒感染对于及时控制病情,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非常重要.虽然目前尚无能够绝对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指标,但在临床上,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的一些证据可以预测患儿是否有细菌感染,常用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的证据如下.  相似文献   
40.
支气管上皮细胞与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介导这一炎症的机制复杂,除炎性细胞参与外,目前认为支气管上皮细胞通过分泌许多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在哮喘气道慢性炎症中发挥作用。另外,支气管上皮细胞在哮喘时脱落,随后出现修复过程(脱落重建),此过程可诱发白细胞在上皮细胞层的积聚及网状基底膜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