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24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脊液特殊改变的EB病毒性脑膜脑炎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Epstein Barr)病毒性脑膜脑炎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脑炎一样 ,一般情况下 ,脑脊液生化改变仅表现为轻度蛋白升高 ,糖正常。而蛋白明显升高 ,糖明显降低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此种患儿极易误诊为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 2 0 0 1~ 2 0 0 3年收治的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 ,糖明显降低的 5例EB病毒性脑膜脑炎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1例 ;发病年龄 1~ 2岁 2例 ,4~14岁 3例。夏季发病 3例 ,冬季发病 2例。临床诊断标准 :(1)具有脑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及体征。 (2 )脑脊液EB病毒抗体IgM阳性或IgG抗体 4倍升高 ;外周血… 相似文献
2.
赵顺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2):884-886
成人支气管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肺内结核病灶中的结核杆菌直接播散植入支气管黏膜,引起结核病变,因病变主要限于支气管内膜,故也称支气管内膜结核。而绝大多数儿童支气管结核的发生是由于支气管旁淋巴结结核长期侵蚀支气管,经过一定时期后发生淋巴结-支气管瘘,淋巴结内含结核杆菌的干酪样物质经支气管外壁破溃入支气管腔内所致,结核病变涉及支气管外壁到内膜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20例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LR水平分为4组(每组55例),比较住院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着NLR的增加,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住院病死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与住院病死率呈正相关(r=0.397,P<0.05),死亡组患者的CRP、D-二聚体、NLR水平较存活组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CRP、D-二聚体为A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LR与AAD患者住院病死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是AAD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心理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诊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心理性咳嗽的33例患儿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位年龄为8岁个6月,病程7周至7个月,12例表现为犬吠样咳嗽,14例为清嗓子样咳嗽,7例表现为类似下呼吸道感染干咳,有人在场时发生或明显加重,转移注意力可减轻,睡眠时消失.6例伴有眨眼或吸鼻子或耸肩动作.5例有哮喘或鼻炎病史,肺部和其他部位查体未见异常,全部均有心理因素诱因.12例心理测试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治疗有效,4例患儿应用硫必利治疗有效.结论 心理性咳嗽的咳嗽特性是诊断的线索,具有心理诱因,辅助检查正常,对其他治疗无持续反应,心理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大脑中动脉远端氯化铁血栓模型,评价其造成的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损伤程
度。
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用10%氯化铁(ferric chloride,
FeCl3)溶液诱导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形成血栓。在术前、术后10 mi n、术后1 d和7 d观测术侧脑血流
和手术动脉血流量的变化。术后1 d观察脑组织梗死率。术后1 d、3 d、5 d、7 d用3种神经学评分[改良
加西亚评分(modified Garcia score,mGS)、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和15分神经学评估表(15-point neurological evaluation scale,NES)]和胶黏纸测试评价小
鼠神经功能。术后7 d免疫荧光染色标记神经细胞核观察脑组织损伤,标记CD16/32、CD206和Iba1观
察胶质细胞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术后10 mi n、1 d、7 d脑表面血流和手术动脉血流下降,术后1 d脑
皮层梗死明显,术后7 d仍有明显脑组织损伤;脑缺血组术后1 d、3 d、5 d和7 d时3种神经学评分及胶
黏纸测试均提示小鼠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损伤。术后7 d脑缺血组梗死周围皮层M1和M2型胶质细胞表
达增加。
结论 FeCl3溶液可诱导形成稳定的小鼠脑缺血模型,该模型可造成手术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及脑表
面血流量降低,皮层脑梗死,小鼠神经功能受损,梗死周围胶质细胞表达上调。本研究建立了稳定
氯化铁诱导血栓形成的小鼠脑缺血模型,为脑血栓形成和抗栓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研究工
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在病程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5例哮喘患儿发作之初、病情好转以及病情缓解时期的痰液 ,比较哮喘病程不同时相之间以及不同时相与 10例正常儿童之间痰液细胞成分的差异。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初期痰液脱落上皮细胞明显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别 ;随着病情好转 ,脱落上皮细胞数显著下降 ,而嗜酸性粒细胞数和(或 )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 ,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仍无明显差别 ;当病情缓解时 ,脱落上皮细胞的数量接近正常对照 ,嗜酸性粒细胞和 (或 )中性粒细胞数也显著下降 ,而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上皮细胞脱落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除造成上皮细胞脱落外 ,可能还发挥促上皮细胞再生的有益作用 ,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淋巴细胞可能在维持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非血液病患儿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7月期间北京儿童医院确诊或临床诊断的21例非血液病患儿发生IPA的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微生物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确诊5例,临床诊断16例,其中急件IPA 13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8例.高危因素:确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6例,可疑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例;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5例;有肺部基础疾病3例;白细胞减少1例;3例患儿无明显宿主因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所有的急性IPA患儿影像均可见双肺多发结节样或刚块状实变阴影,伴空洞形成,10例有"空气新月征".所有的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患儿均可见单侧肺大叶实变伴有局部胸膜肥厚,实变区有空洞形成.微生物学检查:急性IPA和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患儿痰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2.1%和22.4%.所有培养阳性的痰液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涂片均发现有大量典型的曲霉菌丝.病理学检查:3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患儿行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均提示肺组织坏死,有肉芽肿性炎症,PAS染色找到曲霉菌丝和孢子.治疗和预后:15例采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单用或联合应用,12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死亡,该3例患儿均发生肺外播散.6例患儿未接受治疗,均死亡.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寒战、高热、低钾血症和一过性的BUN升高.患儿对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耐受性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发生于非血液病儿童的IPA绝大多数有高危因素或环境暴露史,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提示性.宿主(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表现是临床考虑IPA的重要线索,蕈复痰液病原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关键.早期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单用或联合用药可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9.
儿童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临床特点和CYBB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观察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患儿起病方式、感染部位、病原谱和炎症并发症等临床特点,总结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22例男童被诊断为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平均起病年龄为0.7岁,平均诊断年龄为2.7岁,6例有家族史。首发症状发热18例,咳嗽9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炎症6例,腹泻4例。首次诊断前3位依次为肺炎14例,败血症4例,脓疱疹及腹泻病各3例。感染前3位依次为至少1次肺部感染22例,败血症12例,肛周脓肿6例。肺组织及血培养曲霉菌2例、伤寒杆菌1例。BCG接种同侧腋下淋巴结钙化12例、肿大1例,远距离淋巴结钙化4例,播散性卡介苗病(BCG-osis)1例,高度怀疑肺结核4例,骨结核1例。CYBB基因突变分析示缺失/插入2例,拼接区突变6例,无义突变6例,错义突变8例。新发现的突变为8例。结论对于反复肺炎的患儿,尤其伴有败血症、皮肤过度疤痕/肛周脓肿者,若常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应考虑慢性肉芽肿病可能,曲霉菌肺炎需尤其关注。重症BCG淋巴结炎具有提示诊断的意义。CYBB基因突变分布广泛,异质性明显。基因突变分析是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多抗原蛋白芯片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患儿作为结核病组。选取同期住院,患感染性疾病,同时除外结核病的患儿作为非结核病组;选取体检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既往无结核病史,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胸部影像学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结核病灶的儿童作为结核感染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卡疤试验阳性,无基础疾病,无结核接触史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各组留取血清标本。计算结核病组PPD试验阳性率及细菌学检查阳性率。应用MTB多抗原蛋白芯片同时检测标本中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相对分子质量16000和38000蛋白IgG抗体,通过蛋白芯片阅读仪判断结果,其中任意1种或1种以上抗体检测阳性,即判为蛋白芯片检测阳性。分别计算各组抗体检测阳性率,并计算该方法检测儿童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及,检验分析蛋白芯片检测阳性率与患儿年龄、病程、抗结核治疗时间、激素使用以及结核病类型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结核病组79例,非结核病组33例,结核感染组15例,健康对照组30例。蛋白芯片检测结核病组的阳性率为34.2%(27/79),低于PPD试验阳性率(84.8%,67/79),高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12.7%,10/79)。在非结核病组阳性率为6.1%(2/33),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蛋白芯片检测结核病组的灵敏度为34.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93.1%,阴性预测值58.5%。Logistic回归发现蛋白芯片检测阳性率仅与病程相关,且随病程延长而阳性率升高。病程〈1个月,蛋白芯片检测阳性率为18.8%(6/32),病程在~3个月,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