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肝移植106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新表现及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我中心106例肝移植资料,对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诊治方案加以分析. 结果:106例肝移植中,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7例(16.0%);其中临界型1例,轻度6例,中度7例,重度3例. 这些病例在具备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同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变. 结论:由于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我们应该重视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3位的恶性肿瘤;对于有手术机会的胃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案仍是手术切除,由于胃癌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肿瘤消耗、机械梗阻、分解代谢增加等因素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营养代谢问题,继而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康复。外科手术是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由手术带来的创伤、生理结构的改变,以及术后的化疗则进一步加重上述问题。肠道微生态是人体免疫功能等重要组成部分,而现有研究提示肿瘤代谢、外科手术、化疗等均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的改变。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胃癌的综合治疗越来越为外科医生所重视。如何改善患者胃癌术后身体营养状况、减轻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已成为胃肠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回顾对行胃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及肠道微生态调节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差异表达基因的几种筛选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磊  赵青川 《医学争鸣》2007,28(3):286-288
多种因素导致的基因差异性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分离差异表达基因,对于研究细胞生命过程的调节机制及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mRNA差异显示PCR(mRNA DDRT-PCR)、代表性差异分析(RDA)、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基因表达连续性分析(SAGE)和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等多种分析差别表达基因的方法. 我们对以上方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及其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Apr-1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Apr-1基因转染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建立稳定表达Apr-1基因的细胞模型(QBC939-Apr-1).运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QBC939细胞系中Apr-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以及生长曲线等方法观察目的 基因对该细胞系的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细胞周期基因芯片,观察Apr-1基因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Apr-1基因在QBC939细胞系中呈阴性表达,转染Apr-1基因的QBC939-Apr-1细胞出现了Apr-1 mRNA的表达,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Apr-1基因的细胞模型,该细胞模型表现出细胞生长受抑,细胞周期显示G2期细胞由9%增加至13%(P<0.01).细胞周期抑制;并且细胞周期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发现:Skp2、UBE基因的表达水平出现明显上调,而CDC6、Cyclin H等25种基因的表达下降,其中MRE11A、CKS2、CDK8、CDC45下调在3倍以上.结论 Apr-1基因在体外能够使QBC939细胞的细胞周期在G2期延长,出现细胞周期多种调节基因的表达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and the mechanism of Apr-1 gene on cholangiocarcinoma QBC939 cell lines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regulation. Methods Apr-1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QBC939 cells by using liposomes to establish a QBC939 cell model ( QBC939-Apr-1 ) stably expressing Apr-1 gene. Apr-1 mRNA expression and the changes in cell cycle and cell growth of QBC939 cells were analyzed by RT-PCR, flow cytometry ( FCM ) and growth curve before and after transfection.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Apr-1 gene on the expression of cell cycle-related genes was investigated in QBC939 cells before and after Apr-1 transfection using cell cycle gene microarrays. Results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cell growth was observed with the cell model stably expressing Apr-1 gene. Apr-1 over-expression caused cell arrest from 9% to 13% (P <0. 01 ) increase in G2 population. Cell cycle gene microarray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Skp2 、UBE1 was up-regulat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MRE11A 、CKS2 、CDK8 、CDC45 was down-regulated by more than 3 folds. Conclusions Apr-1 gene suppresses QBC939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QBC939 cells presented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cell cycle-related genes after Apr-1 gene transfe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RhoA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与Western blot同步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hoA基因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中RhoA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3.445,P=0.0006),RhoA mRNA肝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在门静脉受侵犯(t=2.667,P=0.009)、有微卫星灶(t=2.172,P=0.038)和pTNM分期较晚(Ⅲ和Ⅳ期,t=2.551,P=0.013)的患者中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RhoA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3.532,P=0.0002),RhoA蛋白的含量在门静脉受侵犯(t=2.087,P=0.042)、有微卫星灶(t=2.254,P=0.031)和pTNM分期较晚(Ⅲ和Ⅳ期;t=2.812,P=0.007)的患者中明显升高.Rho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量与肿瘤侵袭能力、门静脉癌栓以及肿瘤分期相关.结论 RhoA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判断良恶性、肿瘤转移能力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上腹和侧腹联合入路手术方式与常规上腹入路的胰腺坏死感染组织清除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腹膜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既往无基础脏器功能障碍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上腹和侧腹联合入路,40例行传统上腹入路。比较两组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后并发症、新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传统上腹部入路组与上腹联合侧腹入路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腹联合侧腹入路组术后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率(3/36 vs 11/40,P=0.031)、再次手术干预率(10/36 vs 22/40,P=0.016)和病死率(4/36 vs 12/40,P=0.044)均低于传统上腹部入路组。结论上腹联合侧腹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是胰腺炎引起的后腹膜感染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再次手术干预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対比分析腹腔镜与幵腹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16年10月前发表于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及维普数据库中対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文献。按预设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用RevMan 5.2软件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9项对照研究共计2 951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腹腔镜组1387例,开腹组1 5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幵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MD=415.85,95%CI:-414.66~-87.04,P=0.00),淋巴结清扫数量多(MD=0.62,95%CI:0.06~1.19,P=0.03)。腹腔镜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经ロ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44,95%CI:-5.83~18.72,P=0.30)。腹腔镜组术后总体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老年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老年胃癌根治术同样安全、可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ADAR1 mRNA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DAR1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诊断为HCC41例患者的肝癌及癌旁组织RNA编辑酶ADAR1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肝癌组织RNA编辑酶ADAR1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为3.340±0.863;所有癌旁组织有RNA编辑酶ADAR1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801±0.209;对照的26例正常肝组织及其他肝脏疾病标本RNA编辑酶ADAR1的相对表达量为0.880±0.226。将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AR1mRNA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8.30,P<0.001);肝癌组织和对照肝组织的ADAR1mRNA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t=17.65,P<0.001);将癌旁组织和对照肝组织检测到的ADAR1mRNA的表达量进行成组t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10)。将从同一患者取材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AR1mRNA表达量进行配对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8.53,P<0.001)。结论ADAR1mRNA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增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移植学会(AST)和肝病研究学会(AASLD)于2002年正式出台了“移植肝病学专业人员培训课程指南”,对开展培训工作的移植中心和培训计划作出了详细说明,为人才的培养确定了量化指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解放军四五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24972例胆囊切除中110例胆管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早期处理包括:保守治疗、一期修补、胆管对端吻合、胆肠Roux-en-Y吻合、带蒂组织瓣修补、二次开腹引流、ERCP+ENBD.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未再手术者视为早期处理效果良好,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或内镜下置入支架治疗者视为早期处理效果不佳.结果 110例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后效果良好的比例,胆管壁单纯裂口伤为100%(19/19);Bismuth Ⅰ型为57%(20/35),Ⅱ型为50%(21/42),Ⅲ型为38%(3/8),Ⅳ型为0(0/6).开放法胆囊切除术造成的胆管损伤,修复后远期疗效优于LC.结论 胆管损伤越重,再次手术率越高.胆管损伤的处理要根据损伤类型、局部和全身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