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4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和饮食模式与肥胖的交互作用,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生命早期因素。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3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蚌埠市22所幼儿园2129名3~6岁学龄前儿童(男童1148名,女童981名;城镇户口1199名,农村户口930名;独生子女756名,非独生子女1373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蚌埠市学龄前儿童睡眠及发育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是否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及看护人信息等)、睡眠状况和质量以及膳食摄入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睡眠时间和饮食模式与儿童肥胖的关系,并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共获得传统型、动物食物型、高钙型和零食型4种饮食模式,4种饮食模式的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6.568%、11.462%、7.317%和4.562%,累积因子贡献率为39.909%。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8.0%(383名)和10.5%(223名)。调整年龄、性别、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城镇户口、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柴夏芩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3.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方剂,其作用机制有多种观点,众多研究认为这种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膜各离子通道完成的。目前研究表明麻黄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可分别通过KCNQ1/KCNE1通道和cAMP/PKA途径刺激钾、钙通道激活;附子主要有效成分乌头碱及去甲乌头碱均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膜钠、钾、钙电流而影响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而细辛的有效成分β-细辛醚则可通过阻滞钙通道而扩张冠脉,并可激活心肌细胞膜钠通道而发挥强心作用。该文将针对这三种药物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调节机制、临床研究的不足等问题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索性研究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晚期肺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提取的DNA中HER2基因20号外显子的体细胞非移码插入突变,并结合直接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在对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标本提取的DNA检测中,通过野生型样本和未知样本的1:5混合检测,共检出3例HER2基因20号外显子突变,经过DNA测序验证证实均为YVMA非移码插入突变。结论:DHPLC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液样本中HER2基因突变基因片段,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以鉴别甲状腺良性病变与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15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资料,探讨鉴别良恶性病变时彩超检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价值,记录下最终的结果。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证实152例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良性疾病共105例(69.1%),47例(30.9%)恶性甲状腺结节,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85.1%),滤泡状癌3例(6.4%),髓样癌4例(8.5%)。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微钙化率为33例(70.2%),无钙化率为8例(17.0%),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微钙化率为3例(2.9%)、无钙化率为94例(8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中,边缘性钙化率为3例(6.4%),粗钙化率为3例(6.4%),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边缘性钙化率为3例(2.9%),粗钙化率为5例(4.8%)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鉴别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提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并分析比较含未硫磺熏蒸白芍和硫磺熏蒸白芍的桂枝汤特征图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结果通过对13批(5批含未硫熏白芍和8批含硫熏白芍)桂枝汤的HPLC特征图谱研究,共标定了22个特征峰。运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所建13批桂枝汤的HPLC特征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含未硫熏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桂枝汤能明显分成两类,且含硫熏白芍的桂枝汤中有新的成分产生。结论 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联合使用是区分含未硫熏白芍和硫熏白芍的桂枝汤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为快速鉴别桂枝汤中所用白芍是否为硫熏饮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年龄、性别应用简化肾脏病饮食调整工作组(MDRD)方程计算目标人群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目标人群合并慢性肾脏病情况,同时分析影响患病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6 665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男性4 457例,女性2 208例;HBV携带者60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 6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 428例。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eGFR<60 ml/min/1.73 m2患者72例(1.08%),60 ml/min/1.73 m2≤eGFR<90 ml/min/1.73 m2患者586例(8.79%),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52、P= 0.473)。随着年龄增长,CKD患病率增加,不同年龄段患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6.71、P <0.001)。肝硬化患者合并CKD患病率(3.15%)显著高于HBV携带者(0.16%)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4.00、P <0.001)。
结论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进展,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增加,高龄、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均为慢性HBV感染者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邬晓艳 余萍 陈静 刘莉 马学尧 杨丽娟 赵莹莹 杜海英 Sefik Tagay Wolfgang Senf 施琪嘉 周娟 周肖榕 李航 董非 王琳丽 鄢利福 刘欢 江瑞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5(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地震后1年半,应用德国埃森创伤问卷(ETI)及社会支持评定问卷(SSRS),以震区454名普通群众为被试,对ETI得分和SSRS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被试社会支持水平与PTSD整体症状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②被试社会支持各维度的水平与PTSD各症状群均为显著负相关,但相关程度不同。负相关程度排序依次为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结论:社会支持水平是PTSD的保护性因子,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PTSD负相关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超声在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8月,将480例拟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体表定位盲穿法)和超声组(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观察并比较置管一次成功率、置管穿刺所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留管时间。结果超声组1次、2次、3次穿刺成功分别为223例(92.9%)、14例(5.8%)、3例(1.3%),穿刺失败0例,总成功率100%;对照组1次、2次、3次穿刺成功分别为190例(79.2%)、25例(10.4%)、9例(3.8%),穿刺失败16例,成功率93.4%;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失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为(4.8±2.1)min,短于对照组的(13.5±3.0)min(P<0.05)。超声组2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22例出现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1.3±8.5)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6±7.8)d(P<0.01);超声组发现解剖变异10例(4.1%),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于胸锁关节上方汇合,均在超声引导下于锁骨上成功置管。结论超声在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中引导精确,置管完毕后可用超声观察导管位置,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偏离、脱出和血栓隐患,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危重患者体位不适及疾病带来的风险,穿刺时间短,留置导管时间长,尤其对于穿刺困难患者,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