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检测的动脉钙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时程关系。方法 :3 0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 :正常对照组、高脂Ⅰ、Ⅱ、Ⅲ组 ,分别喂养 2、1、3、4月后 ,取上段主动脉作EBCT扫描和病理切片。结果 :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 ,高脂组动物的动脉钙化参数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加重 (多数P <0 .0 5 ) ,相关分析显示钙化参数与最大内膜厚度及内膜 /中膜厚度比值显著相关 (r在 0 .5 5~ 0 .97之间 ,P <0 .0 5 )。结论 :EBCT检测的钙化参数能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2.
研究采用35只雄性Wistar大鼠,手术建成短肠大鼠全肠外营养模型,分为饮食、常规全肠外营养、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和正常组,持续8天静脉输液或喂养后,采用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等方法,对残留小肠、胃和结肠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提示: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组残留小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粘膜及肠壁全层厚度均明显大于常规全肠外营养组,饮食组的各组相关指标,均明显大于其它各组.透射电镜观察: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组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明显高于常规全肠外营养组,饮食组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并且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组胃和结肠粘膜和全层厚度均明显大于常规全肠外营养组,饮食组胃的相关指标明显大于其它各组.研究证明:含2%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可防止短肠大鼠残留小肠|胃和结肠粘膜的萎缩,饮食刺激是胃肠道粘膜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采用短肠大鼠全肠外营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四个组.静脉营养或喂养连续8天后,取大鼠的胰和肝标本,应用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观察胰和肝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组胰腺泡截面积较常规全肠外营养组明显增大,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含量明显多于常规全肠外营养组.常规全肠外营养组肝组织在中央静脉周围均有脂肪颗粒沉积,而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组仅有少数呈轻度的脂肪颗粒沉积.电镜观察示:常规全肠外营养组肝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存在,2%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组肝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糖原的含量明显多于常规全肠外营养组,饮食组胰和肝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均正常.研究提示:含2%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可防止胰外分泌部的萎缩和防止肝脂肪变性.饮食刺激可维持胰和肝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在轴位X线造影上的正常形态、行径、和分布规律。方法9例新鲜心脏标本的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铸型剂后,对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投照,并与相应方位铸型标本对比分析。结果正位时,右冠状动脉分支清楚;左前斜位时,随着角度增大,右冠状动脉主干逐渐伸展;右前斜位40°以内时,分支显示清楚,但随着角度增大,右冠状动脉主干重叠明显;当影像增强器由头倾位向足倾位旋转时,右冠状动脉主干逐渐伸展。结论左前斜位40°~60°、正位+头倾20°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主干近段;左侧位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主干中段;右前斜位20°~40°、正位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左前斜位30°+足倾20°适合观察右冠状动脉主干全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