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2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4篇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血气胸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方法;实验组15例,采用VATS治疗,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均未呼吸机辅助呼吸.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76.5 ±78.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401.3±90.7)ml],手术时间[实验组(64.7-±21.3) min,对照组(129.4±30.3) min]、术后胸管放置时间[实验组(2.3±0.9)d,对照组(4.5±1.0)d]、住院时间[实验组(9.1±2.1)d,对照组(12.7±2.2)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外伤性血气胸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诊断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曼氏血吸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的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方法(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 RAA)。方法 以曼氏血吸虫121 bp高重复基因片段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引物及荧光探针,建立并优化荧光RAA法反应体系。分别以不同拷贝数的含121 bp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及不同浓度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法扩增,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以日本和埃及血吸虫虫卵、十二指肠钩虫虫卵、华支睾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法检测,评价其特异性。结果 建立的荧光RAA法可在39 ℃、20 min内特异性扩增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拷贝数为10拷贝/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可检测浓度为0.1 fg/μL。以日本血吸虫虫卵、埃及血吸虫虫卵、十二指肠钩虫虫卵、华支睾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曼氏血吸虫DNA检测的荧光RAA法,该方法反应快捷、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并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34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349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9.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T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T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T分期是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常规对胸上段、分化程度差及侵犯程度深的食管鳞癌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eclin1和LC3在食管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Beclin1和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Beclin1和LC3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47.2%,40.4%)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癌组织标本组(88.9%,80.6%)(P0.05)。Beclin1和LC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和组织类型(P0.05)等无明显差异。Beclin1与LC3在食管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7.935,P=0.005)。结论在食管鳞癌和腺癌中,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高、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越高,Beclin1和LC3的表达越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基因 rs730012、rs3776944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和孟鲁司特疗效的关系,以指导哮喘早期预防及精准治疗。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215例为病例组,228例非哮喘儿童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法对所有研究对象LTC4S rs730012、rs377694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于孟鲁司特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尿LTE4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s730012及rs3776944 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0.617,P均>0.05)。2)中重度哮喘组A/C+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6.088,P均<0.05)。3)A/C+C/C基因型哮喘患儿在经过孟鲁斯特钠治疗后FEF50、FEF75改善率明显高于A/A型患儿(P均<0.05),而单纯应用布地奈德组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4)A/A基因型患儿应用孟鲁司特疗效更佳,较A/C+C/C基因型尿液LTE4改变率高,rs730012和rs3776944位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TC4S rs730012 SNP与哮喘严重程度有关,rs730012及rs3776944 SNPs野生型应用孟鲁司特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疟原虫的方法。方法 针对疟原虫属保守18S小亚基核糖体RNA (18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确定最佳引物对组合并建立疟原虫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体系。通过该RAA体系检测疟原虫标准质粒、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间日疟原虫( P. vivax, P.v)、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 P.m)、卵形疟原虫( P. ovale, Po)]病原体以及其他6种输血传播寄生虫(婴儿利士曼原虫、杜氏利士曼原虫、刚地弓形虫、溶组织阿米巴虫、犬吉氏巴贝西虫、田鼠巴贝虫),以评估该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筛选出一组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对,整个RAA体系使用最佳引物对在37 ℃,20 min即可完成扩增,对标准质粒的检测下限为10-2 copies/μL,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102 copies/μL,三日疟原虫为10 copies/μL。RAA检测体系未与其他输血传播寄生虫产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应用RAA方法检测外籍学生献血者标本,结果与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疟原虫RAA检测方法,将会给血液筛查和一些基层偏远医院的临床检测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治疗下段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7-06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食管切除术的下段食管癌患者。将行微创McKeown手术的患者作为微创组,将行开放Sweet手术的患者作为开放组,倾向得分匹配(PSM)用于降低2组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的病死率、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淋巴结清扫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手术时间均多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术治疗下段食管癌,较传统开放手术淋巴结清扫数多,但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40岁)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青年肺癌患者,按术后住院≤7天和>7天分为两组,收集病史及术前检查资料、术式和包埋材料、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治疗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两组患者在术前肺功能、手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前化疗史,术中患者体位、输血、胸膜粘连、捷力特、奈维、生物胶的使用、手术时间、肿瘤最大径,术后热灌注、发热、呕吐、呛咳、腹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抗生素使用(P=0.002)、改善肺功能(P=0.018)、吸烟史(P=0.024)、就诊原因(P=0.011),术中的术式(P<0.001)、切除范围(P<0.001)、淋巴结清扫(P=0.017)、止血粉使用(P=0.023)、失血量(P=0.001),术后白细胞计数(P=0.03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改善肺功能药物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吸烟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微创操作及运用止血材料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赵松  崔颖  刘美清 《安徽医药》2014,(7):122-124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60株阴沟肠杆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来自痰液标本占64.2%,其次是血液和尿液;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最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对阴沟肠杆菌抗菌活性最高。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检出率较高,需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做为临床治疗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