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病例报告 女性患者,54岁,因尖锐的头痛和轻度视觉障碍做头颅CT,发现一涉及枕骨斜坡的肿瘤包块,组织活检诊断为无功能的脑垂体腺瘤。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经随访1年后,患者头痛加重并伴复视,磁共振(MRI)发现颅底巨大边界不清的包块,占据整个蝶鞍和蝶窦并向上扩展至下丘脑区。手术切除肿瘤已成为必然,经口腔插管麻醉后,首先从中线处切开下颌骨,然后行上颌骨Le Fort型骨切开术,并用牵引钩向下牵拉,同时切除下鼻甲和鼻中隔,这时已获得一个宽敞的空间,成为接近枕骨斜坡的最佳途径。暴露充分后由神经外科医生切除肿瘤,然后复位上、下颌骨,用微型接骨板固定。术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髂骨移植同期种植行下颌骨节段缺损功能重建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肿瘤切除和外伤致下颌骨节段缺损的病人。通过血管化和非血管化髂骨移植建立下颌骨连续性,同期植入牙种植体行功能重建。结果 移植的骨块成活,植入的种植体可以实现骨结合并完成种植义齿修复,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外形。结论 骨移植同期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在恢复外形的同时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63.
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强化临床前教育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前教育是指对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我们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组把握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改革实验小班课,从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爱伤观念、敬业精神,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临床前的教育,努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强,爱岗敬业、医德高尚的新时期军队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4.
叶绿素光敏剂选择性损伤鸡冠血管参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观察光动力治疗后鲜红斑痣动物模型鸡冠的形态学变化,选择光敏剂损伤鸡冠微血管的最佳参数。方法:102只动物随机分成6组6组,3组对照组(空白对照、单纯照光组、单纯光敏剂组);3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光敏剂浓度(5、7.5、10、12.5、15mg/kg体重),功能密度(50、100、150、200mW/cm^2_,能量密度(15、30、45、60、120、135、180J/cm^2)及给药至照  相似文献   
65.
焦凯  侯锐  牛丽娜  刘岩正  倪峰  赵晋龙 《医学争鸣》2005,26(15):1439-1439
0引言可谱诺(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麻药,被广泛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但关于其在口腔颌面外科拔牙术中的应用情况国内外相关报道甚少.本研究对需拔除下颌牙的患者采用可谱诺进行下牙槽神经麻醉,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6.
基于点云数据建立犬大面积下颌骨缺损支架实体数字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骨缺损畸形修复的动物数字模型。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建立犬矩形全层下颌骨缺损模型,利用Mimics7.10、Surfacer7.1软件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下颌骨大面积缺损的数字模型。结果:生成了可直接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与加工*.STL文件格式的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数字模型。结论:利用Mimics 7.10、Surfacer 7.1可以快捷地生成精度高的个体化支架实体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应用外支架牵引成骨治疗复杂面中部后缩畸形.方法 对1例继发性面中部凹陷畸形、2例Crouzon综合征和1例Parry Romberg综合征患者,采取Le Fort Ⅲ型截骨或同时行Le Fort Ⅰ型截骨,应用颅面外支架牵引装置对目标骨块进行牵引治疗.牵引开始于截骨后第7天,牵引速度为每天1 mm,牵引完成后,固定外支架牵引装置3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按计划完成牵引,面中部前移10~14 mm,后缩畸形明显改善.结论 外支架牵引成骨技术是治疗各种复杂面中部后缩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BMP珊瑚植于下颌骨表面后的早期组织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局部成骨及与下颌骨的结合情况。方法 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将复合rhMP-2的珊瑚块植于下颌骨表面,用钛钉将其固定,令其与下颌骨表面尽量贴合。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1W,脱钙后局部残留大量空隙,材料周围包绕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内可见细胞增生聚集,间克质细胞增殖分化,大量炎细胞浸润。2W,材料内部细胞增生聚集更加明显,血管成分增多,可见新生骨样组织形成。3W,大量新生骨样组织形成,并有片状钙化的新骨沉积,编织骨形成。6W,珊瑚内大量成骨,新骨融合生长并改建成成熟的板层骨,与颌骨形成完全的骨界面。结论 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早期即可成骨,并可以与下颌骨形成骨结合。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国人与鸡氧合血红蛋白光吸收特性的对比研究而说明国人血红蛋白与鸡血红蛋白光学特性。结果显示国人氧合血红蛋白对波长为414,541,577nm的光有特异性吸收,鸡氧合血红蛋白与国人氧合血红蛋白光透过曲线形态走势基本一致,说明鸡与人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基本相同,可比性较好.用鸡冠作为毛细血管瘤激光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在光学特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通过用578nm激光照射鸡冠组织来选择最佳照射剂量。结果表明,产生最佳生物学效应(表皮完成,表皮下血管破坏),照射功能与照射时间同等重要,在0.5~1.0W的输出功率条件下,最佳的能量密度范围为4~15J/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