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L-8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状态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IL-8基因与癌前状态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2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粘膜中IL-8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3例不同胃粘膜标本IL-8蛋白表达,其中包括29例正常胃粘膜、54例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57例萎缩性胃炎、40例异型增生、70例胃癌。结果:1)胃癌组织中IL-8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2)正常胃粘膜、癌前状态与胃癌组织IL-8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1),胃癌IL-8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癌前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及胃癌IL-8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上升(29.6%、45.5%、57.5%、71.9%、88.6%),胃癌与萎缩性胃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异型增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中IL-8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浅表性胃炎(P<0.01或P<0.05);萎缩性胃炎中IL-8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异型增生。结论:IL-8基因在癌前状态及胃癌中高表达,IL-8基因表达增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与癌前状态的进展有关。IL-8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S100A4蛋白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产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38例癌旁正常粘膜、23例淋巴结转移癌及胃癌纱MKN45、BGC823中S100A4蛋白表达,Boyden小室法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胃癌组织S100A4表达阳性率(70.5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粘膜(15.79%)(P〈0.01)。在弥温生长、低分化及未分化型、浸透浆膜、淋巴结转移阳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血管紧张素原是血管活性多肽-血管紧张素Ⅱ的唯一前体,又是急期蛋白之一。因此,研究IL-6调节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对阐明人体感染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加致高血压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IL-6刺激的肝癌细胞Hep3B中血管紧张素原mRNA,并且进一步通过DNA-蛋白质电泳泳动漂移、DNA重组和瞬时转染技术分析了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5′端侧翼序列-568位置的一个IL-6反应元件同源序列(HAGIL-6RE)。结果IL-6使血管紧张素原mRNA明显提高,位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中的HAGIL-6RE结合于转录因子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将多拷贝的HAGIL-6同TK核心启动子连接,再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融合,构成异源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发现IL-6增强C/EBPα的作用活性。结论C/EBP在IL-6诱导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神经细胞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及nNOS催化的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TSA刺激对n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分别应用TSA、7-NI(nNOS特异性抑制剂)及二者联合作用细胞,应用DAF-2DA荧光染料检测NO合成水平的变化,从而分析TSA对nNOS催化的NO合成水平的作用。结果TSA使-C6细胞nN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达到对照的2.8倍(P〈0.001);同时TSA的作用使nNOS催化的NO合成明显上升,为基础状态的3.5倍(P〈0.001)。结论TSA可上调C6细胞中nNOS蛋白及其催化的NO合成,这可能为TSA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大鼠骨骼发育过程中环境类致畸因子对成骨细胞中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家族基因表达的抗雌激素作用。方法 应用环境类致畸因子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构建先天性大鼠骨骼发育畸形动物模型;应用雌激素和TCDD分别或联合作用于小鼠头盖骨成骨样(MC-3T3-E1)细胞株;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胎鼠头盖骨组织和MC-3T3-E1细胞中IGF—I和胰岛索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6,IGFBP-6)mRNA的表达和细胞增殖率。结果 在5~15μg/kgTCDD浓度下诱导了大鼠骨骼发育畸形,并存在剂量依赖性生物学效应;雌激素增加了胎鼠头盖骨组织及MC-3T3-E1细胞中IGF—ImRNA的表达,提高了MC-3T3-E1细胞的增殖率,但使IGFBP-6mRNA的表达降低;TCDD抑制了雌激素对IGF—I、IGFBP-6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结论 在高雌激素水平下,TCDD可以诱导大鼠骨骼发育畸形;通过靶基因IGF—I和IGFBP-6,TCDD可发挥拮抗雌激素对成骨细胞的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6.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被称为人类生命健康第一杀手.Lancet杂志报道显示,2000年全世界成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6.4%,患病人数约9.72亿[1];亚洲国际心血管合作组织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27.2%,且具有上升趋势[2].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rhBMP-7处理组(B组),B组于再灌注开始前30 min给予rhBMP-7 250 μg/ kg尾静脉注射,C组和I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血流再灌注后24 h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后取脑,行脑含水量和梗死体积测定,计算脑梗死体积比,并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B组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24 h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下降,脑含水量和梗死体积比明显低于I组(P<0.01).神经细胞的坏死程度也明显轻于I组.结论 rhBMP-7缩小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阐明WNK4基因G1816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001年3~10月选择中国东北高血压病高发地区辽宁省彰武县采集的2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35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样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G1816T多态,结果经测序验证,同时检测所有人群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WNK4基因G1816T多态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9%对20·2%,P=0·035);AS和SS基因型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密切相关(P分别为0·041和0·032)。结论WNK4基因G1816T多态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该文报道1例类固醇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SRD5A2基因突变特点。患儿男性,2月龄,生后即出现尿道下裂及阴茎短小。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DNA样本进行内分泌疾病相关基因的捕获测序,并对家系DNA样本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SRD5A2基因存在c.680G > A(p.R227Q)和c.608G > A(p.G203D)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680G > A来源于其父亲,为已知致病性突变,c.608G > A来源于其母亲,为新发现的突变。该研究为患儿病因诊断及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分子依据,并扩展了SRD5A2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为了解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以便推动遗传代谢病的全面筛查,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联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检测尿液中有机酸,对氨基酸、有机酸代谢病及脂肪酸β氧化障碍进行筛查和诊断.方法 收集4819例(包括1388例新生儿及3431例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检测结果及尿有机酸检测结果,分别利用LC-MS/MS检测了4778例干滤纸片和GC-MS检测了3004例尿标本.结果 通过遗传代谢病筛查共确诊88例(占所检测样本的1.83%,这88例均行LC-MS/MS和GC-MS检测),其中氨基酸代谢病9种,37例;有机酸代谢病7种,40例;脂肪酸β氧化障碍5种,11例.结论 联合LC-MS/MS及GC-MS能快速对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