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低钾性周期麻痹以发作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血钾降低、间隙性完全正常为临床特征.诊断多不困难。但症状不典型者常误诊误治。我们1984年至1993年10月收治120例中.其中24例初步诊断有误,占20%、为提高诊断水平,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8-57岁。有1例30年有类似发作外余均首次发作。起病前有“上感”病史10例,“腹泻”2例。12例在晨起发病,均在起病24小时内入院。表现为有呼吸困难3例.2例伴有吞咽及面肌无力、四肢瘫18例,其中下肢重于上肢者14例,3例左右瘫痪程度不对称。双…  相似文献   
32.
自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干出血患的预后及出血量、出血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了我院经脑CT或MRI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的病人。结果:(1)发现脑干出血好发部位主要在桥脑基底被盖部、被盖部,其次为中脑,最少见于延髓。(2)本组死亡率为51%,其中桥脑被基部死亡率(62.2%)较高,其次为桥脑被盖部(43.7%)和中脑(42.8%)、桥脑基底部(30.7%)。(3)虽然延髓出血罕见,但因易累及生命中枢,即使出血量少,死亡率极高。(4)>5ml组(分别为86.7%)死亡率最高,1-5ml组相对较低(28.9%),<1ml组(6%)最小。(5)经统计死亡组出血量平均为5.8ml是存活平均值(2.3ml)的2.5倍。结论:脑干出血的预后因素受多因素影响,可与年龄、性别、体温、意识障碍、血压、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其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在短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笔者医院接诊的110例短鼻畸形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体肋软骨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鼻修复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00.00%vs92.31%,(89.73±11.05)minvs(56.60±5.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鼻根高、鼻面角、鼻尖角均高于对照组[(6.21±0.38)mmvs(5.89±0.35)mm,(28.30±2.15)°vs(26.74±2.06)°,(89.25±3.03)°vs(87.01±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92.3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45%vs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在短鼻畸形修复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鼻部形态,术后维持效果好,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γ-羟基丁酸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及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4-05~01/10-3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25)、治疗组(n=25),模型组和治疗组又各分5个时间点:即缺血1h再灌注1.5h,3h,6h,12h,24h,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拴线法,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不阻断血流,24h后断头取脑。治疗组于再灌注前10min给予γ-羟基丁酸钠(GHBA)3.5mL/kg腹腔注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于缺血1h再灌注1.5h,3h,6h,12h,24h,各取5只大鼠处死,断头取脑,置于40g/L多聚甲醛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行5μm厚连续冠状切,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分析各组在不同时让点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及氨基丁酸A受体α-亚型阳性细胞数。结果:纳入动物共60只,手术过程及术后因麻醉过深、失血过多等原因,模型组死亡2只,治疗组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组共55只。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假手术组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模型组缺血区淡染,细胞数明显减少,但结构尚存,缺血周边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核固缩深染,细胞间隙增大,海马区变化尤为显著。治疗组较模型组细胞数增多,细胞损害较轻。②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中缺血1h再灌注1.5h,3h,6h,12h,24h海马CA1区中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缺血1h再灌注6h及以后各组均显著高于相应模型组(P〈0.05)。③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在中缺血1h再灌注12h及以后各组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再灌注12h及以后各组均高于相应模型组(P〈0.05)。 结论:γ-羟基丁酸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再灌注后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及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型受体的表达来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恶性症候群(NMS)是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达15%~20%。我们遇到3例曾误诊为脑炎,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女26岁,1995年12月8日入院,1年来精神异常,在某精神病院静点舒必利,3天后出现肌强直,震颤,发热,二便失...  相似文献   
36.
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周期性麻痹各发病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回归分析等级相关分析研究89例周期性麻痹病人的临床资料,阐述发病时间、发病年龄、肌力、血清钾浓度、心电图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周期性麻痹各发病因素中,只有肌力与血清钾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呈低度正相关;发病时间及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表现之间不相关。结论 周期性麻痹病人的血清钾浓度与肌力有关,而与心电图表现不相关;瘫痪程度随血清钾浓度的水平而改变,心电图改变的轻重与血清钾浓度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37.
RP-HPLC法测定盐酸纳洛酮原料药含量及相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盐酸纳洛酮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快速、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色谱柱为Dikma公司OD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每580 mL含辛烷磺酸钠1.36 g、氯化钠1.0 g、磷酸1mL)∶甲醇∶乙腈(5.8∶4.2∶1.08);流速0.9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29 nm。结果:盐酸纳洛酮在0.100 7~1.611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低、中、高3种浓度(15.0、20.0、25.0μg/mL)对照品溶液的日内RSD分别为0.84%、0.53%、0.67%(n=6),日间RSD分别为0.81%、0.67%、0.46%(n=6),最低检测浓度为50.0 ng/mL。相关杂质、中间体与盐酸纳洛酮分离良好。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作盐酸纳洛酮含量测定和杂质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丁基胆碱酶基因(BCH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情况。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在38例患者和40例正常人中观察ApoE和BCH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D患者与ApoE基因的等位基因ε4正关联,BCHE基因多态性与AD无关联。结论:在中国人群中,ApoEε4是AD发病的风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确诊的脑梗死75例。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体积,采集其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测定NSE浓度,并与对照组30名健康成人比较。结果表明:(1)脑梗死组和对照组NSE浓度分别为7.25&;#177;2.14μg/L和3.97&;#177;1.12μg/L(P&;lt;0.01);(2)血清NSE浓度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P&;lt;0.05);(3)脑梗死后6hNSE开始升高,24h明显升高,2天达高峰,并可持续到第5-7天,1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4)血糖水平与NSE之间有一定相关性;(5)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NSE高者,其2周时的预后较差。结论:脑梗死后患者血清NSE的变化早于影像学改变,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程度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109例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TIA)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组为本科近二年收治的TIA患者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57~70岁,平均573岁。脑血栓形成63例,其中男50例,女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