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血压控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不同程度的控制性降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高血压脑出血并且行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后3天平均动脉压较术前降低水平分为>20%,5~20%,<5%3组。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不同水平的血压控制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预后与早期血压控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2.
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我院1998-2000年内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3例的操作技术和体会,方法:所有病例采用经额底入路,先囊内切除部分鞍内及鞍上肿瘤,使肿瘤减压,保护视神经及鞍区动脉,再分离,分块切除瘤壁或囊壁,电灼或刮除肿瘤基底,生发部位硬脑膜,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明显提高了手术的精细程度,减少了术中对鞍区重要结构的损伤,肿瘤能够达到全除或次全切除,保证了鞍区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ICP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为患者选用经济适用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确诊为ICP且在门诊仅接受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药物治疗的患者116例,分析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①终止妊娠的孕周为(36.5±1.5)周。②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肝转氨酶和胆汁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围生儿结局如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率等与我院同期正常孕妇的结局相比无差异。结论 ICP患者,在门诊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有确切疗效。建议选用该方法,既方便病员又能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临床处置经验,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方法对171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的处置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70岁年龄组手术有效率为85%,保守治疗有效率81.3%;70岁以上组手术有效率为48.8%,保守治疗有效率66.0%。结论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处置是关键,提倡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颅内压的控制效果是决定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最小的损伤、最快的速度清除血肿是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舌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舌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语言效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舌癌患者围术期中,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素质,并且有利于护理带教和管理工作,保证患者舌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1病例报告患者女,80岁,以“周身肌肉酸痛,乏力3天”为主诉于2011年5月25日入院。3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全身肌肉酸痛,活动时明显加重,伴乏力、食欲减退并逐渐加重,无发热。既往患2型糖尿病13年,患高血压病、冠心病10余年,患高脂血症5年;近2年口服辛伐他汀10mg/d,皮下注射诺和灵、  相似文献   
27.
徐伟光  殷利明  钟德泉  赵展  王文涛 《新医学》2012,43(10):711-713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后引流管头端放置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近4年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组(48例),4年前收治的作为对照组(44例).研究组钻孔冲洗后引流管头端朝向额方向放置,对照组钻孔冲洗后引流管头端置于血肿腔最低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引流管梗阻发生率,颅内积气发生率,硬膜下残留液体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缩短,引流管梗阻发生率低,无发生颅内积气,血肿残留量少.结论:钻孔引流术后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方向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布伦登卢普血清型(布伦登卢普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 携带的毒力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 2012—2014 年每年 4—10 月天津市两家教学医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的临 床资料, 将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 生化及 PCR 鉴定、 血清学分型, 对得到的布伦登卢普沙门菌 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PCR 扩增沙门菌毒力岛 (SPI) 1~5 的代表性基因和 SPI 的调节基因。结果 3 年共检测到 非重复非伤寒沙门菌 153 株, 其中 8 株 (5.23%) 为布伦登卢普沙门菌。8 株 invA-PCR 鉴定均呈阳性, 对萘啶酸耐药 率 100%, 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中介耐药率 100%, 对其余检测的抗菌药物敏感; 8 株均检测到了 SPI 1~5 代表性 基因和 SPI 调节基因 (sitC、 hilA、 sseL、 sifA、 mgtC、 siiE、 sopB 和 phoP)。结论 天津地区布伦登卢普沙门菌临床株对氟 喹诺酮耐药并携带 SPI 1~5 毒力基因与调节基因, 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应持续开展相关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并探讨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HIF-1A)、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自2011年7月—2014年11月医院治疗的HCC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恩度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2组患者VEGF、HIF-1A、OPN和MMP-9水平变化,并在治疗结束后评价2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术前2组VEGF、HIF-1A、OPN和MMP-9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HIF-1A、OPN和MMP-9水平分别为(431.2±132.2)pg/ml、(58.4±0.7)ng/L、(76.4±18.2)μg/L和(194.3±82.2)ng/ml,对照组为(562.8±184.4)pg/ml、(62.4±1.1)ng/L、(88.3±19.2) μg/L和(238.4±94.4)ng/ml,观察组VEGF、HIF-1A、OPN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7.5%(31/4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恩度联合TACE术治疗HCC能通过降低VEGF、HIF-1A、OPN和MMP-9水平来达到控制肿瘤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分析88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中再破裂28例,总结分析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小(微小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形状(有不规则分叶或有凸起)、术中载瘤动脉痉挛( 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颈大小、手术时机、手术中使用球囊或支架没有明显关系(P>0.05)。破裂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重视可能引起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破裂发生后采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