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评估其对心功能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根据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Ⅳ级,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彩色超声心动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析B型钠尿肽的水平与不同病情的关系。结果 B型钠尿肽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它与心功能级别、冠状动脉的病变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B型钠尿肽是检测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指标,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检查方法分析冠状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1年10月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患者147例,用IVUS和IVUS-VH分析患者冠状动脉分叉近端、远端以及分叉处的对侧和内侧斑块负荷及其组成成分。结果冠状动脉分叉处血管对侧壁的斑块负荷百分数为47%±14%,大于内侧壁的35%±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叉血管对侧壁的钙化成分为34%±31%,亦大于内侧的22%±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分叉对侧低剪切力血管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重,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钙化成分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分析ABCA1基因多态性(R219K、-565 C/T)与血脂水平及炎症介质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明确其对早发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心内科2020年5月~12月住院的12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pCAD组;同时期88名本院体检中心的冠脉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全血ABCA1(R219K、-565 C/T)基因多态性分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AD组219KK+RK基因型(P<0.01)、K等位基因(P<0.05)以及-565C等位基因(P<0.05)含量降低,而219R等位基因、-565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均P<0.05)。219 RK+KK基因型患者血浆HDL-C水平高于RR型患者(P<0.05),而TC、TG、LDL-C、ABCA1含量及炎症介质在不同基因型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219RR基因型比较,KK及RK基因型的个体发生pCAD的风险分别降低70.7%(P<0.01)和62.1%(P<0.05),而ABCA1-565C/T不同基因型对pCAD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4.
三腔起搏复律除颤器植入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2岁。因间断胸闷、呼吸困难2年,加重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陈旧前壁心肌梗死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0/90mmHg(1mmHg=0.1333kPa),双肺底部对称性细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4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二尖瓣区轻度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宽度120~140ms,V1~V4病理Q波,广泛导联ST—T改变。  相似文献   
65.
19岁男性战士急性心肌梗死1例武警天津总队医院内科王谨,赵季红,师亮(天津300162)关键词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9岁,战士。1997年11月2日因胸痛、乏力伴头晕2d住院。2d前受凉后出现胸痛、乏力伴头晕,1d前站岗时站立30min出现意识...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不同用药方式和服药时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92例,女109例),接受缬沙坦(80 mg/d)联合氨氯地平(5 mg/d)治疗,随机分为四组,各组治疗方案如下:A组两种药物均于清晨服用,B组两种药物均于睡前服用,C组缬沙坦清晨服用、氨氯地平睡前服用,D组氨氯地平清晨服用、缬沙坦睡前服用.监测各组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的24h动态血压值.结果 服药12周后,各组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服药后各血压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其中24 h SBP/DBP平均值分别为A组(123.0±13.2) mmHg/ (73.1±6.7) mmHg、B组(113.6±11.0)mmHg/(67.1±8.3) mmHg、C组(124.4±13.7) mmHg/(73.6 ±9.0)mmHg、D组(119.8±13.0)mmHg/(70.6±7.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睡前联合服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的培训效果,加强护理人员对CPR中基础生命支持部分的知识与技能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复苏成功率。方法使用复苏模型、多媒体示教、CPR规范流程相结合的演示模式进行培训,最终理论与实际演示操作皆考核合格者视为通过。结果经过培训后医护人员的CPR急救知识得到提高,CPR操作步骤掌握熟练,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明显增强。结论通过此次CPR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明显提高, CPR的操作步骤愈加熟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TMZ)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体外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ox-LDL体外干预建立NETs诱导模型;采用TMZ、LY294002、Rapamycin干预ox-LDL对NETs的诱导;免疫荧光法观察NETs标志物MPO-DNA的释放;PicoGreen试剂盒定量检测cfDNA/net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结果ox-LDL以浓度-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MPO-DNA复合物,使上清cfDNA/nets含量明显增高;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Beclin-1及MPO的蛋白水平亦随ox-LDL浓度增加上调;TMZ预处理能抑制NETs释放,降低LC3b、Beclin-1及MPO的蛋白表达,该结果可被PI3K通路阻断剂LY294002模拟,而用mTOR抑制剂Rapamycin预处理则结果相反。结论ox-LDL以浓度-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TMZ可下调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抑制ox-LDL对NETs的诱导作用,减少NETs产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栓形成有关的结构,本研究拟建立一种评价NET体外生成和降解的方法。方法通过Ficoll-Histo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利用佛波酯(PMA)诱导其产生NET,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NET的形成,PicoGreen dsDNA染色结合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DNA酶(DNaseⅠ)和健康人血清对NET的降解。结果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中性粒细胞纯度达到95%。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显示NET网状结构主要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NET的DNA条带大小超过10 000 bp。DNase和健康人血清均可降解体外诱导的NET,但程度不同。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NET体外诱导生成和降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64排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效果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价值。方法:对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9~12个月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共106个支架),观察支架及其支架血管的通畅性。采用5分制计分法评价支架的轴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同时测量支架内管腔直径。计算支架内管腔直径与支架近端的管腔直径比值。结果:图像平均质量达到优良水平。支架通畅85个(80.2%),支架内狭窄3个,闭塞1个,支架前后血管狭窄18个。平均支架内腔直径比率为(78.3±12.6)%。结论:64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观察和了解冠心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