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7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表型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VITEK-2系统进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改良Hodge试验(MHT)筛查低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EDTA双纸片增效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PCR法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115株实验菌有12株MHT阳性;12株阳性菌中,3株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阴性,9株阳性,这9株菌除阿米卡星、多粘菌素B敏感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呈耐药,含I类整合子,且检出IMP-4(blaIMP-4)和IMP-1(blaIMP-1)型的MBL基因,未检出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及其他MBL基因。结论:厄他培南对肠杆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筛选比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经MHT筛选阳性的,潜在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科细菌,应进一步用基因检测法确认。  相似文献   
72.
饶志刚  赵子文 《广东医学》2012,(21):3273-3275
目的探讨真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病理确诊和临床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的8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经过病理确诊侵袭性肺真菌病17例,临床诊断肺侵袭性真菌病66例,拟诊真菌性肺炎37例。其中侵袭性肺念珠菌34例[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诊断念珠菌肺炎20例(58.82%)],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5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阳性诊断曲霉菌肺炎8例(53.33%)],侵袭性肺隐球菌病3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肺炎2例(66.67%)]。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诊断念珠菌肺炎确诊的20例与真菌镜检、培养等方法诊断的34例比较,阳性率较低(58.82%,20/34);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阳性诊断曲霉菌肺炎确诊的8例与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诊断的44例比较,阳性率较低(20.45%,8/44);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诊断隐球菌肺炎确诊的2例与真菌镜检与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诊断的3例比较,阳性率较高(66.67%,2/3);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法敏感性18.18%,特异性92.86%;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法敏感性40.00%,特异性75.00%;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敏感性58.82%,特异性85.71%。结论真菌抗原可用于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早期检测,辅助肺真菌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3.
把好首道关:明确诊断、正确评估CTEPH的诊断性评估包括3个目标:(1)确定肺动脉高压(PH)的存在、严重程度以及由此导致的心功能不全;(2)明确其原因;(3)若血栓栓塞存在,确定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能.疑似CTEPH患者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来达到以下3条标准:(1)证实PH的存在.要求右心导管检查证实静息时肺动脉收缩压超过40mm Hg(1 mm Hg=0.133kPa),平均肺动脉压超过25 mm Hg.超声心动图可用于筛查PH,但不足以确诊PH.(2)血管造影或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证实存在慢性血栓栓塞,经过3个月的治疗性抗凝后,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仍有阻塞.肺动脉造影(CTPA)或V/Q检查正常可除外CTEPH的诊断.CTEPH患者中有时可见CTPA相对正常,但V/Q显像异常,因此V/Q显像在CTEPH的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3)除外PH的其他原因,多排CTPA及三维重建、单光子放射CT灌注显像、磁共振等可用于鉴别CTEPH与其他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74.
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内科胸腔镜病理活检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镜下进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69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被确诊,其中肺癌58例(腺癌41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5例、腺鳞癌4例),胸膜间皮瘤3例,直(结)肠腺癌胸膜转移3例,乳腺癌2例,胸腺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诊断阳性率88.5%(69/78)。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1.7%(33/36),平均拔管时间为5.6 d(2~13 d)。主要并发症:胸痛29例(80.6%),发热16例(44.4%)。结论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恶性胸腔积液进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结果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是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1.1%、39.5%、28.9%、31.6%和21.1%,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DHA-1、PER-1和IM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1%、18.4%、10.5%、7.9%和31.6%,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5%。结论广州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n=20)、非冠心病患者(NCHD组,n=23)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痛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7,P〈0.01),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O.01)。结论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患者,表明该指标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7.
咪唑安定对老年病人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老年病人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方法将40例需机械通气的病人按年龄平均分两组,A组为老年病人(年龄≥60岁),B组为非老年病人(年龄<60岁),气管插管前两组均予推注咪唑安定0. 2~0. 3mg/kg,插管后接多功能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再予咪唑安定以0. 03~0. 2mg/(kg·h-1 )滴注,平均持续滴注时间(48±11. 4)h(36 ~124 )h。结果镇静和停药后神志恢复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 05 );两组病人用药前后R,SaO2,PaO2 和PaCO2 均有明显改善(P<0 05),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用药后两组病人血压(BP)和心率(HR)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咪唑安定用于老年病人机械通气的镇静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126例咯血原发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咯血的病因。方法根据临床特点、细菌学、细胞学、X线胸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对照分析、诊断。结果咯血病因:肿瘤46例,炎症35例,支气管扩张22例,结核14例,SARS1例,其他4例,未确定原因4例。结论肿瘤、炎症、支扩、结核是咯血的主要原因,必须综合应用多种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免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79.
123例COPD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颖  谭锦文  赵子文  曾军 《河北医学》2005,11(10):896-898
目的:分析COPD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进一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腹泻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病房5年内123例COPD患者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时间≥7d,腹泻发生率明显升高,联合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腹泻发生率越高。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27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医院感染病例27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在27例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肺炎和27例对照病例中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入住ICU、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尿管、胃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素数量与PDRPA感染有关。结论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入住ICU、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包括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素数量是PDRPA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无菌意识教育、患者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和及早营养支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