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2.
把好首道关:明确诊断、正确评估CTEPH的诊断性评估包括3个目标:(1)确定肺动脉高压(PH)的存在、严重程度以及由此导致的心功能不全;(2)明确其原因;(3)若血栓栓塞存在,确定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能.疑似CTEPH患者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来达到以下3条标准:(1)证实PH的存在.要求右心导管检查证实静息时肺动脉收缩压超过40mm Hg(1 mm Hg=0.133kPa),平均肺动脉压超过25 mm Hg.超声心动图可用于筛查PH,但不足以确诊PH.(2)血管造影或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证实存在慢性血栓栓塞,经过3个月的治疗性抗凝后,肺动脉主干、叶、段、亚段仍有阻塞.肺动脉造影(CTPA)或V/Q检查正常可除外CTEPH的诊断.CTEPH患者中有时可见CTPA相对正常,但V/Q显像异常,因此V/Q显像在CTEPH的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3)除外PH的其他原因,多排CTPA及三维重建、单光子放射CT灌注显像、磁共振等可用于鉴别CTEPH与其他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采用盲肠结扎加戳孔(CLP)复制大鼠腹腔感染模型,分别在8hr、16hr对大鼠耳廓及本模型中损伤较重的肠系膜、肠壁微循环进行了动态观察比较。结果显示,CLP组上述各部位微循环均呈相同程度的炎性变化,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用654-2治疗后血液流态有所改善;假手术对照组,仅肠系膜微循环有轻度的炎性变化,耳廓微循环无明显改变。本研究充分说明局部严重感染尤其导致全身反应时,通过外周微循环监测可以及时反映内脏微循环的变化。但局部轻度感染时,外周皮肤微循环变化并不一致。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甲襞等部位外周微循环的监测在病变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4.
银屑病、汗疱疹和湿疹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状况王宝娃*于小玲*赵子文*董晓青*有些皮肤病虽已有诊断,但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有文献报导,某些皮肤病存在着毛细血管形态和功能的异常[1],为此本文对银屑病、汗疱疹和湿疹三种皮肤科常见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以期对...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逆转人肺腺癌细胞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耐受的效应。方法 1.常规体外培养A549/CDDP细胞,以脂质体包裹的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体外转染细胞。2.采用二苯胺反应法(DPA)测定DNA片段化、激酶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AI),评价细胞凋亡程度。3.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效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倍数(RI)。结果 1.单用ASODN转染组DNA片段化比率、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相对活性分别增高至(43.55±6.07)%、(34.03±2.25)%和1.1298±0.2502,和各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而ASODN和CDDP联用组上述凋亡指标增高更为明显,分别达(76.73±2.04)%、(65.85±5.47)%和1.6805±0.2758(P〈0.05)。2.转染组A549/CDDP细胞生长抑制显著,单用转染组和联合CDDP组生长抑制率分别增高达59.3%和83.7%(P〈0.05)。3.ASODN转染后CDDP对细胞IC50由(225.03±10.59)μmol/L减低至(158.84±4.256)μmol/L,其RI由11.9减为8.39。结论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体外转染可降低耐顺铂人肺腺癌细胞的凋亡阈值,从而较大程度上逆转其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耐受。  相似文献   
5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型肺炎)的胸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lratorysyndrome,SARS)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表现,探讨胸片在SARs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1例SARS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作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男2j例,女38例,年龄17~63岁,平均33岁。观察一系列X线平片表现。结果61例均见肺纹理增粗,23例并网格状改变,肺内见薄雾状(10例)、云絮状(33例)、浓烟状(11例)或磨玻璃样(23例)阴影。首诊时肺内阴影在单侧单叶29例,单侧多叶9例,双侧23例。38例阴影出现在单侧者,28例在右侧(74%)。肺内阴影共累及129个肺叶,下肺叶71个(j5%)。患者还合并膈胸膜增厚(6例)、纵隔气肿(3例)、心影增大(1例)。18例胸片随访见肺部阴影增多,其中13例阴影由单侧向双侧发展。激素治疗可使肺部阴影在4~37天后吸收。结论SARS的胸片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但胸片检查是SARS诊断、疗效观察及指导治疗的必需手段。  相似文献   
57.
营养支持治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益菲佳营养支持治疗并与能全力作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COPD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营养不良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益菲佳组与能全力组,每组各15例,分别加用连续管饲营养素作营养支持4周。观察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支持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营养均显著改善(P<0.05),前后体重、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益菲佳组的PaCO2较能全力组稍有降低,PaO2稍有增高,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COPD患者4周合理营养支持,能达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呼吸内科78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外周血细胞计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外周血细胞计数与重症肺炎住院病死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与预后相关(P〈0.05);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78例重症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验证,结合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对重症肺炎预后死亡判断的总正确率为82.1%。验证重症肺炎死亡预后的总正确率为82.1%,该方程的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92.9%。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结合分析能提高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9.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跨世纪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在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初步探索.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技能素质等,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树立为医学献身的敬业精神.同时,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0.
25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三家医院收治SARS病人中的 2 5例死亡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病例年龄在 6 0岁以上者 16例 (占 6 4 % ) ,平均 (6 1± 18)岁。 16例 (6 4 % )合并有基础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 ,病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逐渐升高 ,而淋巴细胞和血小板逐渐下降 ,与疾病初期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磷酸肌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及尿素氮 (BUN)与入院时相比升高 2倍以上 ,提示有多器官、多系统功能损害。 19例 (76 % )继发感染 ,主要为肺部细菌和 /或真菌感染。所有病例均有肺部弥漫病变 ,2 0例 (80 % )累及双肺 ,其中 19例出现肺内广泛的磨玻璃样病变 ,内含分枝状支气管气像的“白肺”改变。病理检查肺组织呈间质性炎症、急性渗出性炎症、双肺实变、肺泡内广泛性透明膜形成。死亡原因均为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导致Ⅰ型呼吸衰竭 ,其中 9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结论 SARS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1)年龄 >6 0岁 ;(2 )存在基础疾病 ;(3)继发严重感染 ;(4 )X线胸片进展迅速。死亡原因主要为ARDS导致Ⅰ型呼吸衰竭或M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