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78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113篇 |
口腔科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373篇 |
内科学 | 220篇 |
皮肤病学 | 52篇 |
神经病学 | 81篇 |
特种医学 | 91篇 |
外科学 | 314篇 |
综合类 | 810篇 |
预防医学 | 346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330篇 |
中国医学 | 486篇 |
肿瘤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147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506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诊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4例)和观察组(282例),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力胶布固定,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用自制气囊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侧肢体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出血2例(0.7%),无局部并发症发生,30例(10.6%)患者诉术侧肢体麻木;对照组出血190例(84.8%),131例(58.5%)局部皮肤发生并发症,219例(97.8%)诉术侧肢体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气囊压迫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了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增进了患者舒适感。 相似文献
62.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外科手术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和甲状旁腺的识别一直是甲状腺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神经监测技术在临床上的不断推广,为术中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术中对甲状旁腺的精确识别仍然是困扰甲状腺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笔者回顾文献总结甲状旁腺术中识别方法的进展,以期为外科医生术中快速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中、重度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上段结石并中、重度肾积水患者239例,男136例,女103例。年龄22~75岁,平均45岁。左侧106例,右侧133例,合并患侧结石56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或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后留置双J管2~6周。结果 239例均一期碎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石清除率为100%。术中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大出血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中、重度肾积水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醇乙醇介入疗法对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嗜铬细胞瘤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31-59岁,平均42岁。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2例,左侧5例,右侧7例,均为单发,其中8例经活检证实,4例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T表现作出诊断。右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1例,在右侧交感神经链上有2个复发灶。13例嗜铬细胞瘤均在CT引导下行乙醇注射消融治疗。结果:治疗后7-20天CT或MRI复查,8例肾上腺良性嗜铬细胞瘤完全消失,4例完全坏死并缩小。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的2个复发灶完全消失。所有病例已随访7-30个月,患者血压一直正常,未再发阵发性头晕、面色苍白、四肢麻木等表现。血、尿儿茶酚胺检查也正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乙醇消融疗法对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具有确切疗效,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通过构建大鼠视黄醇类核内受体-α(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可供转染的滴度.方法 大鼠RXR-α基因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与经AgeI酶切后的pCC-FU-3FLAG载体连接产生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3flag-Rxra,转化DH5α,PCR筛选阳性克隆,片段长为411bp.测序并转入293T细胞Western blot鉴定,90 KDr处有特征条带.将pGC-fu-3flag-Rxra、pHelper 1.0、pHelper 2.0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测病毒滴度,1.00E-04μl组和Control组的Ct值存在差异(2.775).结果 DNA测序及Western blot鉴定证实构建的大鼠RXR-α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3flag-Rxra正确,浓缩慢病毒悬液滴度为2×108TU/ml.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大鼠RXR-α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8例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56岁。术前经膀胱镜、输尿管镜、B超和CT等检查证实为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其中4例左肾盂癌和2例右肾盂癌合并膀胱癌,2例为左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2例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4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5ml,均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d,下床活动时间为4d。6例患者行开放肾输尿管膀胱全切除术,其中4例行回肠膀胱术,另2例行输尿管造口术,平均手术时间366min,平均出血量767ml,平均输血量485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7d。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 7例为尿路上皮癌,上尿路肿瘤分期分级为T2~4N0~1M0G2,膀胱癌为T2~3N0M0G3,另1例为左肾盂鳞癌T4N1M0合并膀胱鳞癌T3N0M0。术后平均随访24.6个月,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余7例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可行Ⅰ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MELD(Model For End-StageLiver Disease)评分在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肝脏储备功能中方面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从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外科病房的429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肝脏体积及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试验数值,分析肝硬化患者预后情况,各个评分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 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两体系的ROC曲线面积有差异(P0.01)。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与肝脏体积有相关性(P0.01),肝脏体积与MELD评分的相关系数大于Child-Pugh分级。Child-Pugh分级与吲哚氰绿试验指标(K值,R15)有相关性(P0.05);MELD评分与吲哚氰绿试验指标(K值,R15)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相对于传统的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能更好的预测患者预后,特异度,敏感度更高,精确性更好,MELD评分与肝脏体积,肝脏储备功能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且相关性明显好于Child-Pugh分级,作为评价患者预后,MELD评分体系更可靠,更能间接反映出肝脏的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重症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伴重症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参比组22例。参比组应用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高于参比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参比组,差异同样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重症鼻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可能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胰门板降低技术处理胰腺段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近期收治的1 例利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取出胰腺段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该例患者胰腺段胆总管内嵌顿一颗直径约2.5 cm质硬结石,纵行切开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前壁后采用液电碎石仪和取石钳难以碎石和取石,最终笔者首次利用胰门板降低技术显露胰腺段胆总管前壁后,继续纵行切开胰腺段胆总管才取出结石。术后经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 年半无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结论 胰门板降低技术可安全显露胰腺段胆总管,有助于取出胰腺段胆总管内嵌顿结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