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TN)对炎症模型小鼠的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5只8周Balb/c小鼠灌服大肠杆菌脂多糖构建炎症模型动物,对成功获取的15只炎症模型动物进行腹腔冲击收集巨噬细胞进行编号和体外共培养,然后体外培养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3只,分别对应为空白对照、7.5μmol/L PTN+1 mg/L LPS、15μmol/L PTN+1 mg/L LPS、30μmol/L PTN+1 mg/L LPS及200μmol/L维生素C+1 mg/L LPS.上述各组细胞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实施体外共培养试验,在培养第24、48及72小时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同时对细胞抗氧化能力指标(SOD、MDA、GSH-Px)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炎症模型动物的体外分离获得的巨噬细胞墨汁吞噬染色的吞噬率为95.5%,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为91.5%;在与PNT共培养24 h,C组TNF-α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共培养24、48 h,C组IL-1β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共培养72 h,对照组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对照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TNF-α、MDA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C组GSH-Px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在与PNT共培养第24、48及72小时期间的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白菊内脂可提升巨噬细胞的抗氧化活力,抑制炎性因子分泌,以30μmol/L PTN+1 mg/L LPS进行体外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羟糖甘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LASIK术后1个月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45例90眼,应用羟糖甘滴眼液治疗30d。观察干眼症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UT(4.33±1.47)s比治疗前(2.86±1.62)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chirmerI试验值为(7.97±3.48)mm,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14±3.5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自觉症状治疗后明显改善者29例58眼(64.44%),改善者8例16眼(17.78%),稍改善者6例6眼(13.33%),未改善者2例4眼(4.44%),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羟糖甘滴眼液是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不同分期,给予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局部换药等治疗手段,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死的原因之一。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电磁辐射前后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细胞粘附因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场强为6×104V/m的电磁脉冲照射Wistar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组织中BDNF和NCAM的表达.结果:BDNF和NCAM的表达均于照后1h开始升高,6h达高峰(P<0.05).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后早期,BDNF和NCAM的上调可能介导了突触可塑性的正向改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分析胃癌组织中c-erb B2、EGFR、ki67的表达与胃癌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9例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采用SP法对胃癌组织中c-erb B2、EGFR、ki67抗原相关基因的蛋白产物进行检测,对三者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全部胃癌组织中c-erb B2、EGFR、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1%(34/249)、55.42%(138/249)、83.13%(207/249);高中分化腺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TNMⅢ期+Ⅳ期患者的c-erb B2、EGFR、Ki-67联合检测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腺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TNMⅠ期+Ⅱ期的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组织中c-erb B2、EGFR、ki67联合表达与胃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密切相关,对三者联合进行检测对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LASIK术中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4例(428眼)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105例(210眼),在LASIK术中局部用糖皮质激素(0.01 g·L-1地塞米松)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对照组109例(218眼)用平衡盐液进行冲洗,观察1个月.结果 试验组DLK的发病率为4.76%(10眼),全部为Ⅰ期;对照组为15.14%(33眼),其中Ⅰ期占78.79%(26眼),Ⅱ期占18.19%(6眼),Ⅲ期3.02%(1眼),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未见下降.结论 LASIK术中应用0.01 g·L-1的地塞米松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能够明显降低DLK的发病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下斜肌减弱手术的临床观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垂直肌手术已发展至可以需要时象内、外直肌手术一样应用于临床治疗。从临床实践来看,患有垂直肌的缺陷甚为常见,有的成为水平斜视的潜在原因。如果不能于儿童时期或失代偿之早期进行治疗,对其双眼视觉之发展影响很大。1 临床资料 我院从1990年6月~2000年10月,临床不完全统计共收治斜视手术患者609例,其中下斜肌减弱手术83例117眼,男46例,女37例,最大年龄为26岁,最小年龄为3岁;分离性垂直偏斜“DVD”手术14例(28眼),下斜肌功能过强者手术为69例(89眼),其中合并内斜76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AR)对巨噬细胞系RAW264.7极化分型的影响.[方法]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培养,模型组中加入100μg/L脂多糖,实验组分别加入低、中、高浓度PAR(2.5μmol/L、5μmol/L、10μmol/L)处理,连续培养7 d后采用ELISA法检测RAW264.7两种极化分型(M1型和M2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测定两种细胞表面分子CD16/32和表面分子CD206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PAR三组细胞中ApoE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PCR(RT-qPCR)检测三组细胞中IL-10、精氨酸酶(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TNF-α和MCP-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TGF-β1、IL-4和ApoE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实验组中高、中、低浓度PAR处理后,TNF-α和MCP-1水平依次降低,TGF-β1、IL-4和ApoE蛋白水平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2/M1为0.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5;而实验组低、中、高浓度M2/M1分别为0.61、0.69、0.73,显著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浓度M2/M1依次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rg-1 mRAN水平显著下降;IL-10、iNOS mRNA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浓度中IL-10、iNOS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低浓度和中浓度;Arg-1 mRAN水平显著高于低浓度和中浓度,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R可能进而诱导RAW264.7从M1促炎表型向M2抗炎表型极化.  相似文献   
40.
为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重组质粒,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1、P2。在两引物的5末端分别加上了EcoRI、BamHI酶切位点,利用PCR技术获取p30抗原基因整个开放阅读框架的碱基序列。PCR产物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与经同样两种内切酶切割的质粒载体pBluescriptSK连接构成重组质粒pBluescriptSK-p30,转化大肠肝菌DH5α。通过遗传标记筛选、PCR扩增及酶切分析对重组子进行了鉴定证实构建了p30基因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