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脊柱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3例脊柱结核复发(3%)。另有植骨不融合5例,植骨融合率为94%,植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还有3例术后窦道形成,经切开清创探查,加强换药后痊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14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恢复1.1级。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1例椎体骨水泥灌注后再骨折病例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通过对1例椎体骨水泥灌注后再骨折病例进行分析及文献查阅,总结椎体骨水泥灌注后再骨折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椎体骨水泥灌注后再骨折表现为骨折部位再发疼痛,好发于胸腰段。初次术前存在骨坏死、椎体前方高度恢复过多、骨水泥大块填充、术后未能严格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其高危因素。再次骨水泥灌注多能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骨水泥灌注后的椎体仍有再骨折的可能,要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43.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髋、膝关节退行性疾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THA和TKA作为骨科大手术,患者常面临着术中失血过多、术后出现贫血等风险,而且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老年患者大多存在术前贫血,增加了术后贫血的发生率与贫血的严重程度。Spahn~([2])研究表明,THA和TKA术前有  相似文献   
44.
脊柱、骨盆和下肢构成的骨骼支架,共同维持着躯体在矢状面的整体平衡。髋关节疾病患者在矢状面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众多参数已被应用到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和术后临床效果上。随着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研究深入,髋关节疾病的矢状面平衡逐渐被更多的学者重视。因此本文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评价、临床意义和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脊柱结核患者,经3~4周正规抗结核治疗,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髂骨(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3例脊柱结核复发(3%)。另有植骨不融合5例,植骨融合率为94%,植骨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还有3例术后窦道形成,经切开清创探查,加强换药后痊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14例截瘫患者肢体神经功能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恢复1.1级。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同时一期建立和恢复脊柱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6.
背景: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难以修复,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培养体内成骨的超微结构仍不明确.目的:通过观察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体内成骨的超微结构,了解其在股骨头缺损修复中的成骨效应,验证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作为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开放性动物体内实验,于2008 02,08在中日友好医院骨坏死与骨循环实验室完成.材料:体外培养兔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并与β-磷酸二钙多孔陶瓷材料复合共同培养2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制作股骨头坏死缺损模型后,空白对照不作填充,磷酸三钙组填充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磷酸三钙+骨髓间充质工细胞组填充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物.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材料的复合情况;回植体内6,12周后.取材,通过电镜观察磷酸二钙多孔生物陶瓷和骨髓间允质十细胞体内成骨的超微结构,了解材料降解及骨组织的替代过程.结果: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良好.空白对照组缺损区6,12周均见纤维组织结构,无骨小梁结构;磷酸三钙组6周材料和骨基质交界不清,材料开始降解,12周材料与周围组织边界模糊,材料部分降解,多孔框架结构不清:磷酸二钙+骨髓间允质干细胞组6周新生骨从宿上骨长出,12周可见成熟骨组织的连续平行纤维结构网络,材料降解,表面有较多的成骨细胞.后2组在股骨头缺损修复成骨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磷酸三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成骨更佳.结论: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是良好的组织上程支架材料,易与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复合,可用于股骨头坏死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7.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近年来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术前对病人做详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假体;术中提高假体位置安放的准确性、术后避免容易导致脱位的活动范围可以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通过详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可以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复发性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复发性脱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7月~2007年1月,共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病人47例,其中复发性脱位13例。对该13例病人做CT及X线检查,了解假体是否松动及假体位置,分析脱位原因。利用稳定实验判断假体稳定情况。根据稳定情况及患者意愿,分别采取手法复位、假体部件调整及翻修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有假体位置异常,11髋稳定实验显示有异常。8例保守治疗中,5例手法复位后未再出现假体脱位;3例手法复位后仍出现脱位,每年脱位1~2次,患者认为可以接受。5例手术治疗中,4例通过组件调整而显示稳定,其中2例采用加长股骨头;1例调整防脱位内衬位置并采用加长股骨头;1例采用防脱位内衬及加长股骨头治疗。1例经部分假体组件调整治疗仍不稳定,更换髋臼和股骨假体。随访6个月~5年,平均2.7年,均未再出现假体脱位。[结论]假体位置异常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复发性脱位的主要原因,稳定实验显示有不稳定。治疗应根据脱位原因、关节稳定情况及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观察系列MRI上股骨头坏死的坏死信号和面积比例变化。方法根据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对10例(20髋)具有2次及以上MRI成像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4~58岁,平均40岁。两次MRI成像平均相差18.1个月,观察其坏死信号和面积比例变化。结果第1次MRI检查时的平均坏死面积比例为52.62%±17.90%,第2次MRI检查时的平均坏死面积比例52.24%±19.3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687)。两次MRI检查时,均有180个层面,共有38个层面出现信号改变。在无外科治疗及塌陷出现的8髋65个层面中,2个层面发生信号改变;在塌陷加重而无外科治疗的3髋37个层面中,3个层面发生信号改变;在出现塌陷或有外科治疗的9髋78个层面中,33个层面发生信号改变,(P=0)。结论股骨头坏死的坏死面积比例不随病程的延长及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改变。如无外科干预或软骨下骨折出现,股骨头坏死的信号强度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先进韧带加强系统(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四股胭绳肌腱(ST/G)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8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膝关节后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LARS组)30例,两端均采用挤压螺钉固定;ST/G重建PCL(ST/G组)28例,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取Intrafix挤压螺钉+门型钉固定。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时患侧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LARS组患者术后扶拐下地、去拐行走、恢复轻量化运动时间[(12.4±4.3)h、(40.3±5.7)h、(3.4±0.6)h]均少于ST/G组[(23.5±6.6)h、(60.4±7.6)h、(7.2±1.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32、t=11.445、t’=14.127,P值均〈0.05)。LARS组在术后3、6、9个月时,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高于ST/G组,Tegner评分在术后3、6个月时高于ST/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术后12个月时LARS组3种膝关节功能评分与ST/G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等优势,早期临床效果优于ST/G重建PCL手术;但远期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长期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