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通过与传统外侧入路比较,探讨改良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将7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有34例采用改良外侧入路和42例采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比较改良外侧入路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克氏针在位状况及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9个月.改良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外侧入路组手术并发症包括:克氏针松动移位2例,肘关节活动范围减少4例,发生率为17.6%(6/34).外侧入路组手术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克氏针松动移位5例,尺神经损伤2例,肘内翻2例,肘外翻1例,肘关节活动范围减少8例,发生率为45.2%(19/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改良外侧入路组满意率为94.1%(32/34),而外侧入路组满意率为73.8%(31/42),两组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5,P<0.05).结论 改良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朱成祥  赵其纯 《医学信息》2018,(21):97-99,10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筛选50例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应用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患者22例设为实验组,应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ysholm、IKDC、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对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与活动性随访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21.43% vs 9.09%),实验组在避免膝关节僵硬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优于对照组(4.55% vs 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IKDC评分以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实验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以及Tegne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创伤小,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效的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
<正>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又称交叉韧带腱鞘囊肿,通常起源于肌腱或关节附近组织,关节内的腱鞘囊肿往往少见,而发生于关节内韧带上的囊肿更是罕见[1]。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普及及关节镜技术的开展,人们对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认识及诊治也越来越清晰。本研究是在关节镜下对交叉韧带囊肿进行手术切除,评估并随访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交叉韧带囊肿有无复发。旨在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诊治上提供相关理论基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48 h时血清PCT、CRP和ESR的水平,同时将术中关节液、术后48 h时切口渗液、引流管引流液分别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术后48 h时切口渗液的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ESR和CRP检测值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之间比较有所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组的PCT值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CT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检测指标,对该类手术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应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光接枝改性的聚羟基丁酸-羟基异戊酯(PHBV)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 将3代绵羊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光接枝改性的三维PHBV支架材料上,24 h后以成软骨诱导液培养,3周后,复合培养物行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学观察,测定糖胺聚糖(GAG)含量.并将复合物埋植于绵羊腹部皮下,4周后取出,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经成软骨诱导后,扫描电镜下,BMSCs的突触逐渐变短,由长梭形向扁平形转变,分泌基质量亦明显增多.组织学观察见细胞支架复合物阿利新蓝、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GAG含量测定示诱导3周后,细胞分泌的GAG量(1306.7±192.3)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BMSCs(205.0±26.2)(P<0.001),但仍低于正常软骨细胞(1969.2±235.3)(P<0.001).复合物埋植于皮下4周后,其内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但番红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 结论 以BMSCs为种子细胞,复合改性的PHBV,可于体外构建出软骨样组织,但该组织的理化特点与正常软骨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26.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48例骨盆骨折。男32例,女16例,平均38岁。Tile骨盆骨折分型:B1型11例,B2型13例,B3型5例;C1型9例,C2型6例,C3型4例。采用重建钢板前环及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环采用骶骨钉或骶骨棒等稳定骨盆后环的解剖结构,或者联合应用。结果48例中46例恢复行走功能,无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基本纠正。结论根据骨折分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器械,手术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对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手术成功要素。方法对26例髋臼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行全髋置换。均采用K-L后外侧切口,充分显露和检查髋臼形态,3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者术中同时作松解,8例骨不连患者取出原有内固定后对骨不连进行处理重新内固定,18例节段性缺损者将切除的自体股骨头进行结构性植骨,2例髋臼存在巨大的结构性骨缺损,先植入防内突加强钛网支架,将股骨头咬成细骨颗粒打压植入。髋臼侧2例存在巨大的结构性骨缺损用骨水泥臼杯固定,其余为生物型固定臼杯,股骨侧均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手术时间53~175(110±5.3)min;术中出血量500~1600(800±130)ml,输血量0~1 000(600±100)ml;术后早期无切口感染、假体脱位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7~58(29±8.6)个月,除1例伴有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出现髋臼松动外,其余患者髋臼假体及股骨假体无松动及骨溶解征象。8例骨不连和18例骨缺损植骨患者均完全愈合。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Harris评分为83~95(88±5.4)分,髋关节屈伸平均活动度110°±7.6°。结论全髋置换用于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稳定髋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次全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对 6例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时 ,发现滑膜增生呈绒毛结节状 ,表面有铁绣色物质沉积 ,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后 ,应用电动刨削器切除病变滑膜组织 ,直至镜下所见为正常滑膜为止。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6例患者均疼痛消失 ,关节活动正常 ,无交锁症状发作 ,5例关节肿胀消失 ,全部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结论 膝关节镜下滑膜次全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有创伤小 ,切除更彻底 ,术后康复快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在医学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Subject Based Learning (SBL)效果有无差异.方法 将128名学生分为PBL组和SBL组,两组中,分别采用PBL和S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各论内容的教学,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PBL组在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优于SBL组,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适合临床教学.但是,教师备课时间相对延长,对学生也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在将来的医学教学中,适当采用PBL方法,将提高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两种不同顺序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复位顺序进行复位.A组:先复位侧方移位,后复位前后移位;B组:先复位前后移位,后复位侧方移位.直视下观察两种不同顺序复位的效果.对两组患者的解剖复位成功率、获得解剖复位花费的时间及骨折端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A组30例均在第1次复位取得解剖复位,平均花费时间3 min,25例骨折端稳定,5例不稳定.B组第1次复位6例获得解剖复位,24例失败.失败患者改变复位次序进行第2次复位后均取得解剖复位.获得解剖复位平均花费时间11rain.23例骨折断端不稳定,7例稳定.两组资料的第1次解剖复位率、复位花费时间和稳定骨折端所占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当按照先复位侧方移位后复位前后移位的顺序进行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