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6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天然脑活素延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MRC-5)复制性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β-半乳糖苷酶(AA-β-Gal)染色法观察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改变,计数阳性细胞率.结果:天然脑活素连续培养的细胞在老龄阶段SA-β-Gal阳性率均显著低于老龄对照细胞(P<0.01).结论:天然脑活素可能通过降低SA-β-Gal酶活性而有效延缓细胞的复制性衰老.  相似文献   
32.
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由基角度在小鼠垂体后叶素性心肌缺血模型上探讨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四逆汤可降低缺血心肌的氧自由基(OFR)浓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营养血流量(NB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示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是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流,减轻自由基损伤反应,加强自由基防御能力等多种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四逆汤煎剂和缓释片两种剂型的毒性。方法通过动物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四逆汤煎剂和片剂的毒性。结果四逆汤煎剂MTD>222.00g生药/kg体重;四逆汤缓释片MTD>8.50g生药/kg体重。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缓释片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煎剂组肝脏脏器系数与正常对照组和缓释片组相比显著增加,病理切片显示两只大鼠肝脏可见弥漫水样变性,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假胆管增生,一只大鼠心脏有轻度心内膜炎和键索变性。结论四逆汤传统煎剂经过剂型改良,从毒性角度来看,缓释片剂明显优于煎剂,更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4.
四逆汤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四逆汤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汤组、四逆汤有效部位组。大鼠心脏进行L angendorff灌流,通过控制灌流液流量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药组在灌流液中加入相应药液,测定再灌注后50 m in的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和再灌注1 m in内心律失常发生率。小鼠ig给药3 d后ip垂体后叶素(20 U/kg)造模,记录0~8 m in的心电图,并取心肌测SOD活性、M DA及LA水平。结果四逆汤和四逆汤有效部位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收缩力恢复率、降低再灌注1 m in心律失常发生率,四逆汤有效部位对心肌收缩力的恢复作用较好,四逆汤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较好;四逆汤和四逆汤有效部位均可明显地降低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心电图J点抬高,明显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M DA和LA水平,四逆汤和四逆汤有效部位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四逆汤有效部位可以显著地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氧化损伤和抑制无氧酵解,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5.
煎煮方法和药物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煎煮时间、煎煮溶剂和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方法以心律失常为指标,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溶剂和与甘草、干姜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附子各种不同处理方法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煎煮时间延长、醇提和与干姜、甘草配伍均能使附子的毒性降低,附子的毒性与3号色谱峰位置的生物碱呈显著相关性(r=0.91)。结论煎煮时间、煎煮溶剂和配伍对附子毒性均有影响,而3号色谱峰位置的生物碱可能是总乌头类生物碱中毒性较强的物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加减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模型组(M)、加减四逆散组(C1)、人参皂甙组(C2)。电子天平称重并计算大鼠胸腺重量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目、核转移率。结果:与C组比较,M组胸腺重量指数显著下降,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R)的数目略有上升的趋势,胸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核转移率显著上升(P<0.01)。与M组相比,C1组与C2组的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移率均显著降低,胸腺重量指数显著提高(P<0.01或P<0.05)。在受体核转移率下降方面,C1组优于C2组(P<0.05)。此外,C1组各项数据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减四逆散能显著减轻糖皮质激素对胸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慢性心理应激大鼠GCR由胸腺细胞胞浆向胞核转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复方血栓通胶囊的功效为活血化淤、益气养阴,既往多用于眼科疾患,但临床也有扩大运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报道。为了证实其药理作用,我们观察了该药对实验性犬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过程中取静脉血检测 SOD、MDA、乳酸、乳酸脱氢酶(LDH)等生化指标。结果:血栓通高、低剂量组血浆 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缺血组(结扎30min 后由缺血组的204.3 U/ml 分别上升至254.1、246.8 U/ml),与对照组和地奥组差异无显著性;其血浆 MDA、乳酸含量及 LDH 活性均显著低于缺血组(结扎30 min 后 MDA 由缺血组的5.84μmol/L 分别下降至3.77、4.00μmol/L;结扎120 min 后乳酸由缺血组的13.58 mol/ml 分别下降至9.44、8.75 mol/ml;结扎30min 后LDH 活性由缺血组的502.1 U/ml 分别下降至221.4、311.0 U/ml),与对照组和地奥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犬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电穿孔法介导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 MRF′的最佳条件,提高其转化效率。方法将pCMV-Scri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 MRF′菌株,观察不同的电转化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电场强度、脉冲时间、电击缓冲液的离子强度、细菌生长状态、感受态细胞保存时间、质粒DNA浓度对转化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电压2.0kV,电阻200Ω,电容25μF,脉冲时间4.3ms和低离子强度电击缓冲液的条件下转化,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结论优化电穿孔条件能提高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构建Canstatin基因缺氧表达增强体系,观察其在常氧与缺氧条件的基因表达量和生物学效应。方法定向克隆法构建含有缺氧反应元件(HRE)的Canstatin基因表达载体,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细胞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Canstatin 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Canstatin缺氧增强表达体系。缺氧条件下该体系转染的细胞Canstatin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该体系转染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并伴有大量细胞凋亡,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改变。结论Canstatin缺氧表达体系在缺氧条件下表达量及生物学效应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0.
附子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建立灌服附子多糖小鼠力竭性游泳实验模型,观察小鼠心肌自由基代谢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附子多糖(Fuzi Polysaccharide,FPS)对运动过程中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安静组、力竭组、力竭 VitC对照组、力竭 附子多糖组,采用一次性力竭游泳建立模型。观察小鼠游泳耐力,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并计算凋亡指数,并检测心肌组织Bcl-2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附子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力竭小鼠的心肌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强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降低,提高运动耐力。结论附子多糖能够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及影响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增强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